陈鹏德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益普生腹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巨结肠长链非编码RNA差异表达谱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HSCR)患儿疾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参与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收集2015-01-01—2016-01-01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HSCR的无神经节细胞肠道全层组织与正常对照肠组织各30例(3例用于基因芯片筛选,27例用于扩大样本验证)。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获得HSCR相关的lnc RNA表达谱。进一步筛选通过提高入选条件(探针荧光初始信号值≥100,差异倍数≥3),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验证筛选出的lnc RNA在27例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基因确定为与疾病明确相关的生物标记性lnc RNA。结果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初步获得217个HSCR相关的差异表达lnc RNA(差异倍数≥2,P<0.05),其中上调13个,下调204个。进一步筛选后总共获得2个lnc RNA,其表达量的差异经扩大样本验证后在病变组织与对照组织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 RNA差异表达谱与HSCR的发病密切相关,为疾病的基因调控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 田姣郝丽军王娅陈鹏德张薇林燕王宝西江逊
- 关键词:HIRSCHSPRUNG基因表达谱长链非编码RNA基因芯片
- 二十碳五烯酸对E.coli 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 mRNA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Caco-2)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aco-2细胞株建立体外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模型,分为EPA处理组,EPA 0、25、50、100、200μmol/L干预96 h;以及EPA(EPA 0、25、50、100、200μmol/L)+E.coli LF82联合处理组,在不同浓度EPA干预96 h的基础上,予E.coli LF82分别干预0 h、6 h、12 h。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以及细胞膜两侧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对Caco-2细胞模型进行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PA对Caco-2细胞凋亡的影响。RT-q PCR检测EPA和/或E.coli LF82作用于Caco-2细胞后ZO-1 m RNA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aco-2细胞上清中TNF-α的变化。结果 EPA25、50μmol/L处理后,Caco-2细胞存活率均高于0浓度组,且增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EPA100、200μmol/L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呈浓度依赖性,均低于0浓度组(P<0.05)。EPA浓度为100、200μmol/L时,细胞凋亡率较0浓度组增加(P<0.05)。单独E.coli LF82干预Caco-2细胞6 h、12 h后,ZO-1 m RNA表达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少,均低于未处理组(P<0.05)。EPA 25、50μmol/L干预联合E.coli LF82处理6 h或12 h,Caco-2细胞的ZO-1 m RNA表达随EPA浓度增加而增加,均高于E.coli LF82单独处理组(P<0.05)。单独E.coli LF82处理6 h、12 h组的TNF-α分泌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增加,均高于未处理组(P<0.05)。EPA25、50μmol/L联合LF82处理6 h或12 h,细胞上清液中TNF-α分泌量随EPA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均少于单独LF82处理组(P<0.05)。结论 EPA能有效预防E.coli 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对肠黏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郝丽军林燕张薇田姣王娅陈鹏德虎崇康曾令超杨洁王宝西江逊
- 关键词:二十碳五烯酸紧密连接蛋白肠上皮细胞
-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研究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以及对GERD并CMPA治疗的预后。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的0~6月龄GERD患儿50例(男24例,女26例),患儿均采用血清牛奶蛋白可溶性IgE(sIgE)检查及牛奶蛋白回避试验,对牛奶蛋白回避试验结果阳性、血清牛奶蛋白sIgE阴性的患儿进行牛奶蛋白激发试验,根据CMPA诊断标准确诊为CMPA患儿,对GERD并CMPA患儿采用饮食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24 h食管pH监测。结果50例GERD患儿中有23例(46%)确诊为CMPA,GERD患儿与GERD并CMPA患儿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8,P〈0.05),但患儿个体间症状存在交叉,临床难以准确鉴别。GERD患儿与GERD并CMPA患儿家族过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9,P〉0.05)。对于GERD并CMPA的患儿给予饮食治疗1个月后,呕吐、流涕/喘息/咳嗽及腹泻症状较前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湿疹治疗需疗程较长且易反复,治疗1个月后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治疗前为(8.2±2.7)%,治疗后为(2.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06,P〈0.01);5例患儿复查24 h食管pH监测,结果示反酸指数与反流周期数较前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婴儿GERD的发生部分与CMPA有关,且针对CMPA的治疗可减轻GERD患儿的临床症状。
- 王娅虎崇康张薇曾令超杨洁郝丽军田姣陈鹏德王宝西江逊
- 关键词:牛奶蛋白过敏胃食管反流病婴儿
- 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和粪便菌群与黏膜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差异。方法收集4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粪便样本和其中7例腹型患儿的结肠黏膜样本,以11例健康儿童粪便样本为对照,采用试剂盒提取法提取样本DNA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HSP患儿与健康儿童粪便菌群存在结构差异,在门水平两组均以厚壁菌门(47.10%、57.75%),变形菌门(23.04%、10.13%),拟杆菌门(22.81%、21.74%)为主要优势菌群,在科水平,均以肠杆菌科(17.60%、8.72%)、拟杆菌科(18.90%、21.65%)、瘤胃菌科(16.44%、28.93%)、毛螺菌科(11.55%、10.74%)有较高的丰度。HSP患儿粪便菌群中变形菌门、欧文氏菌属(从目到属)、拟杆菌属-uniformis种、巨单胞菌属、肠球菌属(从科到属)丰度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而双歧杆菌属(从目到属)、链球菌属(从目到属)、普拉梭菌种(从科到种)丰度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腹型患儿粪便菌群多样性高于黏膜菌群;在门水平,粪便菌群以厚壁菌门(53.64%)、变形菌门(33.65%)、拟杆菌门(9.24%)丰度较高,黏膜菌群以变形菌门(88.13%)丰度最高,在科水平,粪便菌群以肠杆菌科(27.18%)、瘤胃菌科(15.58%)、毛螺菌科(12.31%)为优势菌科,黏膜菌群以肠杆菌科(87.19%)为优势菌科;粪便菌群以双歧杆菌属(从门到属)、链球菌属(从门到属)、动性球菌科(从门到科)、丹毒丝菌科(从门到科)、梭菌科(从门到科)、瘤胃菌科(从门到科)、毛螺菌科(从门到科)为主要特征差异细菌种类,结肠黏膜菌群以欧文氏菌属(从门到属)为主要特征差异细菌种类。结论 HSP患儿粪便菌群病原菌或机会致病菌增多而有益菌减少,腹型HSP患儿黏膜菌群与粪便菌群存在结构和多样性差异。
- 陈鹏德林燕杨洁郝丽军雷达兰莉江逊王宝西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肠道菌群菌群结构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