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蕊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语文
  • 7篇高考
  • 6篇高考语文
  • 5篇天津卷
  • 5篇教学
  • 4篇学科
  • 4篇文学
  • 3篇语文学
  • 3篇语文学科
  • 2篇语言
  • 2篇作文
  • 2篇作文题
  • 2篇文化
  • 2篇文教
  • 2篇文题
  • 2篇高考作文
  • 2篇高考作文题
  • 1篇地平线
  • 1篇独一无二
  • 1篇新高考

机构

  • 13篇天津市南开中...
  • 4篇天津大学
  • 4篇天津市中小学...
  • 2篇天津市第四十...
  • 1篇天津市教育科...
  • 1篇天津市红桥区...

作者

  • 13篇王蕊
  • 3篇张妍
  • 2篇邢坚
  • 1篇张妍
  • 1篇赵福楼
  • 1篇柴慈瑾
  • 1篇周悦
  • 1篇李辉

传媒

  • 4篇语文月刊
  • 4篇考试研究
  • 3篇语文教学研究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教育家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谈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被引量:1
2019年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古人云,“德立而本立,德至而俱至,天下将归焉”。德是国家之根,文是民族之魂。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悠悠历史,教育哺育华夏子孙,其精神血脉在文化情怀。中华民族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基础在德道昌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历久弥坚,其源泉在文脉传承。
王蕊杨婉卿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高考语文试卷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建设者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阅读品质的表现与提升策略
2021年
从提高语文学科阅读品质的角度,以202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天津卷)为例,展现考生学业质量水平评价的分析结果。通过试卷抽样和数据分析,将语文核心素养、阅读品质研究和新高考考查目的结合,分析全市考生阅读品质的整体状况,提出提升策略和教学建议。
张妍林峥王蕊曾辉毕春红
关键词:学习动力
“公能文新”语文观下的活动课堂研究
2021年
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对育人方式提出了新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方向,然而当前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使应试课堂仍占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语文课堂需要彰显教育理念,需要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需要关注育人方式转变与语文课堂活力。对此,笔者提出"公能文新"语文观,并基于此开展活动课堂研究。"公能文新"概念内涵"公能文新"之"公能"二字出于南开校训"允公允能"。张伯苓认为:唯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
王蕊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课堂育人方式语文观
语文学科“思维发展”的表现与提升策略——以201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试图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以2017年高考(天津卷)中表达应用能力属别的典型题为例深入专题分析考生思维发展的表现。通过分组抽样试卷,对考生在表达应用能力考查过程中所运用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发现考生不能利用直觉思维迅速断定写作范围和要求,在审读提示材料时,逻辑思维没有起到校正的作用。某理考场作文缺乏创造性,情节雷同、人物脸谱化、描写粗糙,不具有辨识度,语言运用经不起细致推敲,不合逻辑。由此,本文提出了唤醒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师生共写共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积极阅读经典文本、加强学生写作实践等教学提升策略。
邢坚张妍孙宏王蕊林峥
关键词:教学策略
以《锦瑟》为例谈信息化浪潮下的校园文学教学研究
2016年
在当今的时代,信息化浪潮席卷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应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意识,并为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校园文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而努力。校园文学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校园文学的学习,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地培养。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诂”的说法,即对于一首诗,人们所能解读出的内涵是不同的,而这种解读的不同,也反映出各人不同的思想及修养水平。
王蕊柴慈瑾
关键词:信息化浪潮校园文学教学研究《锦瑟》语言感知能力
归途
2019年
离天边露出些晓色了,远方地平线烟树迷离,墨灰的天衬着几点疏星。出城的土路旁,敝旧的站牌伶仃地瑟缩在静默的苍茫中,旁边站着的是他和他的儿子辰生。寒露将至,秋风愈发地凛冽,他将儿子搂得更紧些。他低头看了看辰生,那缺乏营养的身板正裹在一件洗得发白的薄棉袄里,那棉袄已有几处破开,露出的棉絮在寒风里战栗。
任梓萌王蕊
关键词:地平线棉袄儿子
关注语文素养,谈坚守优秀传统语文教学的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2014年12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推进语文课程更深层次的改革,着力提高学生学科素养。2016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下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出语文学科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王蕊李辉
关键词:语文素养传统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学科素养征求意见稿
语文学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表现与教学建议——以2018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为例被引量:4
2018年
本文基于对2018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试卷的分组抽样分析,试图解读"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在高考考生中的具体表现。通过观察考生在"古代诗文阅读""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现代文阅读""写作"四部分知识范畴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表现可以发现,考生在"古代诗文阅读"知识范畴上的得分率逐年上升,但仍存在考生名句记忆质量不高,从文本中汲取、运用文化元素的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日常教学中存在忽视对考生进行文化考量和熏陶的现象。基于以上情况提出三方面的建议:定义经典,导引风尚;强调方法,注意引导;以思维提升、文化自信、文化传承、历史使命为核心加强能力培养。
张妍林峥王蕊邢坚孙宏
关键词:高考语文天津卷教学建议
天津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2018年
2018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试题要求考生阅读有关“器”的一段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展开写作。试题贴近考生实际,既生活化又多元化、可以“小题大做”,更可以深耕挖掘。
王蕊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天津卷试题要求高考语文生活化
2020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2020年
2020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王蕊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高考语文天津卷家国情怀诺贝尔奖医务工作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