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华 作品数:7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莞市厚街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并为这类特殊群体的优质诊疗照护积累循证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患者,在实施髂窝入路复位时,应妥善固定好骨盆后环,并采取改良Stoppa入路,切口一般是在耻骨联合上方2指处做一横切口,同时也可以采取正中纵切口,并切开皮肤及皮下脂肪,充分暴露腹膜外间隙,借助骨盆复位器械进行辅助复位,利用钢板进行固定塑形重建,待复位满意后再做最后的固定处理,对腹直肌前鞘要进行仔细修复,最后再缝合手术切口。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0~150 min,平均时间为(116.7±5.9)min;术中出血量达200~700 m L,平均出血量达(400.8±13.5)m L。手术结束后,通常会选择X线片来确定双侧或单侧骨盆环复位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复位均满意。对所有患者实施为期7~1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8.9±1.1)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3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2.8±2.3)周。除了仅1例发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外,均未并发复位不良或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患者而言,采取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手术开展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暴露视野良好、损伤小的优点,能达到较为可观的临床疗效。 郭伟华 王虎 孙景福 罗军 刘晓雷 吴仁涛 刘小鹏关键词:改良STOPPA入路 闭合复位PFNA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PFNA方法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指标包括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88例患者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09.48±40.24)ml、平均手术时间为(45.28±10.16)min,随访时间内88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36±2.77)周。不同性别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行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5%。88例患者均未发生骨折不愈合、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及内固定松动等情况,术后2例关节僵硬、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4%。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郭伟华 王虎 李保良 孙景福 罗军 吴任涛 刘小鹏关键词: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疗效 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并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手术组: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非手术组:采用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VAS评分、Tegner评分、Mazur评分变化。结果手术组治疗优良率跟非手术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Tegner评分、Mazur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Tegner评分、Mazur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Tegner评分、Mazur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均有一定疗效,在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踝关节功能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刘晓雷 刘小鹏 王虎 李锦孟 郭伟华 孙景福关键词:关节镜手术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关节功能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1~11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9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内固定组和内固定+植骨组,每组48例。内固定组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植骨组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间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治疗前后凸Cobb角、椎管内占位、伤椎前缘高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凸Cobb角显著减小、椎管内占位显著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显著提高,且内固定+植骨组改善幅度更大,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植骨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减小凸Cobb角、降低椎管内占位,提高伤椎前缘高度,值得推广。 刘晓雷 孙景福 吴任涛 李锦坤 郭伟华 刘小鹏关键词:疗效对比 双钢板与单一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一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疗效比较。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行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行单纯一侧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包括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郭伟华 王虎 李保良 孙景福 罗军 吴任涛 刘小鹏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对比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持续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本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200例作为对照组,2015—2019年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200例分别作为干预组1、干预组2、干预组3、干预组4和干预组5,通过建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点评标准,从用药指征、药品选择、给药时机、术中用药、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预防用药更换等方面进行点评。结果:通过一系列干预,本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率由干预前的32.17%下降至25.75%;24 h内停药率由干预前的23.06%上升至71.52%(P<0.05);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23.33%下降至2.92%(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用药指征、术前给药时机不合理、术中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和预防用药更换不合理病历数都呈明显逐渐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干预,可规范本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成效明显。 陈柳群 罗昭 林惠贞 万德培 郭伟华关键词:抗菌药物 干预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1月,共收治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73例,其中前期35例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A组),后期38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B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以及腰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末次随访时,B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A组,Cobb角显著小于A组,远期椎体高度及Cobb角丢失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B组患者术后ASIA分级情况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腰痛整体情况优于A组,其中无痛例数显著多于A组,中度疼痛例数显著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改善伤椎稳定性,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刘小鹏 颜春铭 郭伟华 吴任涛 王虎 孙景福 陈淑玲关键词:胸椎 腰椎 骨移植 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