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晶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殖
  • 2篇子宫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多胎
  • 1篇多胎妊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孕妇
  • 1篇孕妇外周血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囊
  • 1篇生物参考区间
  • 1篇生殖技术
  • 1篇生殖细胞
  • 1篇生殖细胞肿瘤

机构

  • 7篇义乌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张立晶
  • 4篇吴萍
  • 2篇施宝美
  • 2篇骆婷婷
  • 2篇陈丰华
  • 1篇方海俊
  • 1篇周云晓
  • 1篇陈艳
  • 1篇郑媛
  • 1篇王浩
  • 1篇陈如昌
  • 1篇丁爱娟
  • 1篇金小青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HOXB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预后评估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HOXB9在子宫内膜癌(UCE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CGA数据库来源的UCEC组织作为在线数据库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4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48例UCEC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HOXB9基因在UCEC中的表达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定,并分析HOXB9的表达与UC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免疫细胞浸润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HOXB9的免疫组化表达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增生的子宫内膜(t=26.921,P<0.001)。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HOXB9与激活的树突状细胞(aDC)浸润呈正相关(r=0.120,P=0.005)。临床标本中HOXB9高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以及脉管转移的比例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HOXB9低表达组的总生存率(OS)均明显高于HOXB9高表达组(P<0.001)。结论UCEC组织中HOXB9表达上调,并且与脉管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UCEC有价值的预后标志物。
张立晶吴萍施宝美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HOX基因预后分析
聚焦超声消融对阔韧带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对阔韧带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阔韧带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栓塞组和消融组各24例。栓塞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消融组采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肿瘤体积、术后症状缓解时间以及雌激素变化,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2组间肌瘤体积、症状缓解时间以及雌激素变化水平的差异。结果栓塞组、消融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95.8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消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17%、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消融组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栓塞组[(22.45±6.78)cm3 vs(32.82±8.63)cm3;(3.25±1.34)cm3 vs(8.26±1.47)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0、12.399,P均=0.001)。消融组压迫症状缓解时间和痛经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栓塞组[(6.42±1.34)d vs(8.92±1.65)d;(10.27±2.13)d vs(13.74±2.5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62、5.081,P均=0.001)。治疗前、后2组患者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聚焦超声消融治疗阔韧带子宫肌瘤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效果相当,且能明显减小肌瘤体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吴萍陈艳陈丰华张立晶
关键词:阔韧带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
义乌孕妇外周血未成熟粒细胞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
2022年
目的:探讨未成熟粒细胞(IG)在早孕、中孕和晚孕不同孕期中的分布情况并建立相应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20年8月-2021年4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门诊常规孕检的孕妇,分为早孕组、中孕组和晚孕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育龄期女性作为健康女性对照组。选取健康对照组120例,早孕组120例,中孕组120例,晚孕组211例,检测外周血IG。比较健康对照组和不同孕周组外周血IG#中位数M(P25-P75)及健康对照组和不同孕周组外周血IG%中位数M(P25-P75)。结果:健康对照组IG#生物参考区间:(0~0.01)×10^(9)/L,IG%生物参考区间:0~0.2%;早孕组IG#生物参考区间:(0~0.03)×10^(9)/L,IG%生物参考区间:0~0.3%;中晚孕组IG#生物参考区间:(0~0.24)×10^(9)/L,IG%生物参考区间:0~2.6%。结论:健康孕妇外周血中IG高于未妊娠健康女性,有必要建立健康孕妇外周血未成熟粒细胞的生物参考区间。
骆婷婷方海俊陈如昌丁爱娟张立晶
关键词:孕妇外周血生物参考区间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皮脂腺癌1例报道被引量:1
2019年
成熟性畸胎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良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以囊性多见,其中极少部分可发生恶变,多见于绝经前后的女性,尤其是绝经后期女性。成熟性畸胎瘤成分复杂,肿瘤中的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成分均有发生恶变可能。其中最常见的恶变类型为鳞癌变,其次为腺癌变。现报道1例绝经后期女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为皮脂腺癌的病例如下。
胡如冰周云晓金小青王浩张立晶
关键词: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皮脂腺癌恶变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绝经前后内胚层
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术前经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术前经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对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85例随机分为A组42例与B组43例。A组术前经动脉介入栓塞化疗,B组术前静脉化疗。两组均采用TP化疗方案:紫杉醇135~175 mg·m-2+顺铂60~75 mg·m-2,持续3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管新生指标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0.95%,B组总有效率为7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含量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且A组均低于B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经动脉介入栓塞化疗与静脉化疗对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疗效相当,但术前经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抑制血管新生效果优于静脉化疗,值得临床借鉴。
陈丰华吴萍郑媛张立晶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不同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子宫颈分泌物的微生态观察
2023年
目的 观察不同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子宫颈分泌物的微生态。方法 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64例SIL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72例和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92例,另纳入宫颈癌患者21例为宫颈癌组,健康妇女60例为健康组。统计4组阴道白细胞酯酶(LE)、N-乙酰基氨基半乳糖苷酶(NAG)、唾液酸苷酶(SNA)、过氧化氢(H_(2)O_(2))阳性率及pH值,观察4组阴道滴虫感染及需氧型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阳性率,评估4组阴道清洁度,观察4组HPV感染情况,并通过Spearman分析宫颈病变程度与阴道微环境、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LE、NAG、SNA、H_(2)O_(2)阳性检出率及pH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LE、NAG、SNA、H_(2)O_(2)阳性检出率及pH值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滴虫感染及AV、BV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滴虫感染及AV、BV阳性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阴道清洁度Ⅰ~Ⅱ级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健康组,Ⅲ~Ⅳ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阴道清洁度越来越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占比、HPV感染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高危型HPV感染、HPV感染总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宫颈病变程度与滴虫感染、AV、BV、LE、NAG、SNA、H_(2)O_(2)、pH值、阴道清洁度、HPV感染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L患者子宫颈微生
张立晶吴萍骆婷婷
关键词:微生态宫颈癌
超声引导下妊娠囊注射药物与抽吸胚胎组织在多胎妊娠减灭胚胎中的作用比较
2016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妊娠囊注射药物与抽吸胚胎组织在多胎妊娠胚胎减灭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早孕期多胎妊娠行胚胎减灭术的120例患者资料,分析并比较两种胚胎减灭术后的妊娠结局。结果120例患者中,55例为妊娠囊注射药物减胎,65例为抽吸胚胎组织减胎。妊娠囊心搏区注射药物组平均减胎时妊娠天数为(48.7±9.1)d,术后感染导致流产概率为12.7%(7例),早产率为5.5%(3例),抽吸胚胎组织组平均减胎时妊娠天数为(46.9±4.2)d,术后感染导致流产率为6.2%(4例),早产率为3.1%(2例),两组间术后感染导致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新生儿 Apgar 评分(P =0.4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P =0.70)、胎儿畸形率(P =0.24)、新生儿转 NICU 率(P =0.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孕期行抽吸胚胎减灭术者妊娠结局优于行妊娠囊注射药物减胎术者。B 超引导下的胚胎抽吸减灭术治疗多胎妊娠较为安全、有效。
张立晶施宝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