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婧敏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生态适应
  • 2篇适应性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1篇植物生理
  • 1篇生态适应性
  • 1篇协同进化
  • 1篇进化
  • 1篇菊科植物
  • 1篇高原环境
  • 1篇海拔
  • 1篇海拔高
  • 1篇海拔高度
  • 1篇不同海拔

机构

  • 2篇南开大学

作者

  • 2篇刘婧敏
  • 1篇沈广爽
  • 1篇古松
  • 1篇郭亚娇
  • 1篇江莎
  • 1篇孙会婷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3种菊科植物叶片结构变化及其生态适应性被引量:27
2016年
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方法,对分布于青藏高原祁连山东部山地冷龙岭3600—4400 m不同海拔高度的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ld.)Beauv)和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 Anthony)的叶片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海拔高度的响应及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升高,3种植物气孔器外拱盖内缘、角质层纹饰、气孔与表皮细胞的位置关系以及上、下表皮气孔器内缘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火绒草上、下表皮气孔密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蒲公英和美丽风毛菊的气孔密度则降低;3种植物上、下表皮气孔指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均未出现规律性变化;3种植物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上下角质层厚度、栅栏细胞系数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解剖学指标之间大多呈明显的协同进化;叶片结构,尤其是气孔密度对海拔高度变化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研究表明3种植物采取不同的响应机制来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植物对高原环境变化的适应具有多样性。
孙会婷江莎刘婧敏郭亚娇沈广爽古松
关键词:海拔高度协同进化青藏高原
采用因子分析探究植物在形态组织结构水平上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的变暖和臭氧层的减弱,高寒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青藏高原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区域之一。长期的环境变化导致高原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引起高山植物在不同层面上对环境变化做出...
刘婧敏
关键词:植物生理生态适应青藏高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