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世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理学

主题

  • 10篇水稻
  • 3篇突变体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性状
  • 2篇有机质
  • 2篇诱变
  • 2篇生长发育
  • 2篇水稻生长
  • 2篇水稻生长发育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盆地
  • 2篇种子
  • 2篇沉积有机质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稻种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广州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6篇徐世平
  • 11篇翁克难
  • 5篇律广才
  • 5篇段俊
  • 5篇肖万生
  • 4篇陈钊明
  • 4篇孙永革
  • 4篇何秀英
  • 4篇白成科
  • 4篇彭长连
  • 4篇李桂双
  • 4篇廖耀平
  • 3篇柴平霞
  • 2篇陈粤汉
  • 2篇张丽洁
  • 2篇刘德汉
  • 1篇刘曙东
  • 1篇陈顺佳
  • 1篇谭梅
  • 1篇常向阳

传媒

  • 5篇高压物理学报
  • 2篇第10届全国...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压致变异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用高压诱变法处理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 ,培育出变异材料粤压 1号、2号和 3号。通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比较研究发现 ,3个变异材料与粤香占在生育期、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穗部性状、外观米质、抗病性和抗寒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表明高压诱变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育种方法。
陈钊明翁克难廖耀平徐世平何秀英肖万生陈粤汉律广才程永盛
关键词:水稻变异后代农艺性状育种方法
水稻高压变异材料的SSR标记和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对水稻品种粤香占及其由高压引起的变异材料粤压 1、2、3、4号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 ,在选取的 88对微卫星引物中有 11对表现多态性 ,变异材料与原种的多态性频率介于 3 .4%~11.3 % ,多态性标记随机地分布于水稻染色体上 ,形态上与原种越相近的材料多态性位点数越少。此外 ,每一变异材料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互不相同 。
何秀英徐世平廖耀平毛兴学翁克难陈钊明陈粤汉肖万生
关键词:水稻SSR标记可溶性蛋白质微卫星标记
塔里木盆地库车拗陷天然气富集的控制因素:分子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傅里叶红外自消卷积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从分子地球化学角度,论述了侏罗系煤系有机质的生油气潜势.结果表明,库车拗陷现有中等演化程度侏罗系煤系源岩(R_o=0.8%~1.l%)明显富集倾气性基团(—CH_3)和短链裂解产物(
孙永革肖中尧刘德汉柴平霞徐世平
关键词:分子地球化学天然气富集塔里木盆地油气源对比生油
高压处理后水稻抗氧化酶活性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1
2005年
对经高静水压处理的水稻粤香占(Oryza sativaL.cv.Yuexiangzhan)种子播种后的植株进行了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和对逆境胁迫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处理抑制了水稻生长早期(12 d)色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并使早期抗氧化酶活性表现较对照低。随着播种天数增加,经高压处理的材料中的色素、蛋白质含量不同程度地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发生改变,至播种后32 d时,高压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高于对照粤香占。在自然低温条件下,经高压(干压、湿压)处理的植株其Rubisco大、小亚基含量和光合色素含量较高,抗光抑制能力增强,具一定的耐低温性。
白成科李桂双段俊彭长连翁克难徐世平
关键词:水稻抗氧化胁迫
高静水压诱导水稻变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以高静水压处理水稻粤香占、粤丰占、998、999和毕粳38种子后的当代群体(M1),以及从中筛选到的突变株粤变长、巨无霸、粤丰压变1号-5号、毕籼为材料,研究了静水高压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对照相比,粤香占和998处理当代群体的株高和有效穗数明显增加,但株叶形态没有明显变化;粤丰占、999和毕粳38的处理群体没有明显变化;(2)粤变长和巨无霸从第二代(M2)到第四代(M4)性状稳定,未发现明显分离,但在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长和千粒重等方面,与对照相比明显不同;(3)在M3代,粤丰压变1号-5号中除粤丰压变2号外的株高都发生了分离,而且粤丰压变4号分离出了大粒型和长芒型的植株;(4)毕籼从M2代到M4代,性状稳定,但其株高、穗长、粒长和穗粒数均比对照显著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则明显降低;(5)经静水高压处理后的粤丰占种子发芽试验中,出现了双苗和3苗现象。这些结果表明静水高压能够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并能诱导水稻产生变异。
白成科李桂双彭长连段俊徐世平翁克难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
高静水压诱变水稻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被引量:13
2003年
比较了经高静水压力处理已萌动的水稻 (OryzasativaL .)粤香占筛选的突变株系粤压Ⅰ号、突变 1、突变 2和对照粤香占的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与对照相比 ,突变株系株高、有效穗数、收获指数等性状都存在明显差异 ,空秕粒率降低 ,理论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籽粒的长 宽比值也均较对照提高。突变株系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升高 ,孕穗 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增幅较大。突变株系增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孕穗 灌浆期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的急剧增加。
李桂双白成科段俊彭长连刘曙东翁克难徐世平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
水稻高压诱变与突变体的ISSR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以两个水稻(Oryza sativaL.)品种粤香占和毕粳38号为材料,通过高压处理,获得了5个当代突变体和4个后代分离出的突变体。ISSR分析表明高压可以诱导水稻产生变异,这种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DNA)的改变所引起的。由高压诱变产生的水稻突变体不仅在当代出现,而且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突变体与原种的遗传差异越大,其稳定性越高。
徐世平郭丽秀翁克难段俊律广才
关键词:水稻ISSR分析
高静水压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同工酶的影响被引量:14
2003年
利用不同静水压力和不同保压时间处理了籼稻粤香占种子,研究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加和保压时间的延长,水稻发芽率和成苗率明显下降,高压处理后的水稻在苗期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大约生长30d株高才赶上对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高静水压力抑制了种子幼苗的酯酶(Esterase)同工酶的表达,但对其它几种同工酶如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rDismutase)和苹果酸酶(MalicEnyme)等影响较小。利用同一压力和保压时间处理,不同类型的水稻(OryzasativaL.)品种种子,其中包括籼稻(粤香占和南京11)、粳稻(秋光和台中65)和中间类型Bulu稻(BuluGendjah和BuluRusa),结果发现所有类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都显著降低,但因水稻类型的不同其影响程度也不同,籼型水稻南京11和粤香占的耐压性最弱,粳型水稻秋光和台中65最强,中间型Bulu水稻BuluGendjah和BuluRusa居中。上述结果表明,静水高压能够显著降低水稻的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抑制幼苗前期的生长和酯酶同工酶的表达。
白成科李桂双段俊彭长连段中岗翁克难徐世平
关键词:水稻种子同工酶成苗率苗期生长籼稻
塔里木盆地原油中芳基类异戊二烯烃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2
2004年
研究表明,沉积有机质中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是光合绿硫细菌Chlorobiaceae的成岩转变产物,指示源岩形成于水体分层的强还原环境。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中普遍检出含量丰富的C10—C23系列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原油沥青质裂解产物也显示出绿硫细菌来源的典型标志:C2—C5烷基苯系物中具有高丰度四甲基苯异常分布特征。这些特征揭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主力油气源岩除了目前所认识的,以上升洋流模式为主导形成的中、上奥陶统台缘斜坡灰泥丘相沉积外,至少还存在一套水体分层厌氧沉积模式下发育的重要烃源岩。
孙永革肖中尧徐世平卢鸿柴平霞
关键词:芳香烃沉积有机质塔里木盆地
滇—黔地球化学边界似基韦诺(Kew eenaw)型铜矿中有机质与成矿条件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铜矿中有机质的类型、特征及其与自然铜矿化的关系。观测结果表明:矿床中有机质的类型比较复杂,有峨眉山玄武岩晚期火山喷发间歇沉积的腐殖型有机质转变的镜质组、丝质组和由腐泥型有机质成因的充填状沥青。铜矿区原生沉积有机质经受的热演化程度达到VRo1.6%~1.9%,远比矿区外围VRo1.08%~1.35%高,说明矿区受热程度高。后期进入的充填沥青热演化程度为ERo=1.32%~1.56%,略比原生沉积有机质低。镜质体和炭化木的总碳同位素介于-21.29‰~-22.5‰之间,充填沥青总碳同位素介于-32.2‰~-33.14‰之间,两类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差别很大。充填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表现为:高三环萜化合物、高伽玛蜡烷、C27-C28-C29甾烷均势分布、丰富四甲基甾烷等,反映出低等水生生源输入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初步推测其可能来源于古生代海相沉积有机质(泥盆系或下二叠统源岩)。流体包裹体组成的激光拉曼测定结果表明,流体中CH4含量较高,表明成矿体系富含甲烷,有利于氧化铜还原为自然铜的反应。据矿区蚀变矿物组合与有机的热演化程度,以及矿区脉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玄武岩中的铜具有早期高温分异富集特征,但是大量自然铜是在晚期温度、压力不太高的流体中受多种有机质还原作用形成的。
刘德汉孙永革徐世平朱炳泉陈广浩柴平霞胡耀国常向阳
关键词:固体沥青镜质体流体包裹体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