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丹丹

作品数:1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分子标记
  • 5篇小麦
  • 4篇育种
  • 4篇染色体
  • 4篇种质
  • 4篇分子标记辅助
  • 3篇种质资源
  • 3篇种质资源鉴定
  • 3篇资源鉴定
  • 3篇物种
  • 3篇基因
  • 3篇分子标记辅助...
  • 3篇标记辅助选择
  • 2篇单倍型分析
  • 2篇选择育种
  • 2篇小麦族
  • 2篇萌发
  • 2篇酵母
  • 2篇进化
  • 2篇居群

机构

  • 15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四川省草原科...
  • 1篇西昌学院

作者

  • 15篇吴丹丹
  • 10篇周永红
  • 6篇沙莉娜
  • 6篇王益
  • 6篇张海琴
  • 6篇凡星
  • 5篇康厚扬
  • 5篇曾建
  • 3篇徐黎黎
  • 3篇张浩
  • 2篇李思雨
  • 1篇张连全
  • 1篇甯顺腙
  • 1篇张昌兵
  • 1篇刘登才
  • 1篇王安虎
  • 1篇陈刚
  • 1篇刘小娟
  • 1篇李增林
  • 1篇李洪雨

传媒

  • 1篇遗传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B染色体的分子结构组成及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2022年
B染色体(B chromosomes, Bs)是独立于常规染色体即A染色体(A chromosomes, As)的一类特殊染色体。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方法的限制和B染色体可有可无的性质,B染色体一直被认为是完全由异染色质组成且不携带任何功能基因。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很多物种的B染色体被分离,通过对其DNA组成进行全面分析,发现B染色体也携带蛋白质编码基因且对宿主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有影响。本文以黑麦(Secale cereale L.)、玉米(Zea mays L.)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 Tausch.)为例,主要介绍了B染色体对植物表型的影响、B染色体的分子结构及DNA重复序列组成、B染色体的功能基因研究,并讨论了植物B染色体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潜在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染色体工程和育种提供新思路。
吴丹丹朱明昆方忠艳马伟
关键词:B染色体转录调控蛋白质编码基因
鹅观草不同居群赤霉病抗性评价及抗病种质鉴定被引量:4
2021年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赤霉病(FHB,Fusarium head blight)严重威胁小麦的高产、稳产和优质。小麦野生近缘种中存在许多赤霉病抗性资源,发掘野生近缘种中的抗病基因是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一条重要且有效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孢子喷雾法和单花滴注法对来自国内外的31份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 Ohwi)种质资源进行了两年两点的田间抗赤霉病鉴定。结果表明:鹅观草抗侵入性中等,抗扩展性优异,整体抗性表现良好,抗病能力存在多样性,个别居群同时具有优异的抗侵入和抗扩展能力。在31个不同居群的资源材料中,有4个居群抗病(R,占12.90%)、22个居群中抗(MR,占70.97%)和5个居群中感(MS,占16.13%)。4个抗病居群:88-89 282(新疆阿勒泰)、Pr 87-88 353(四川雅安)、Pr 87-88 352(四川雅安)和88-89 304(日本京都),两年两点间平均严重差异度都在1级以内,是优异的抗赤霉病资源,可转育到栽培小麦用以抗赤霉病品种选育。
罗粤川邓雪雪吴丹丹张亚洲周永红周永红
关键词:鹅观草赤霉病抗性
一种与小黑麦抗条锈病基因YrXY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小黑麦抗条锈病基因YrXY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及遗传育种领域。所述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分子标记的18bp处碱基存在一个SNP位点,为C/G突变。本...
张海琴林宇杨娅涵黄艮晞王益康厚扬吴丹丹程怡然沙莉娜凡星周永红
Acc1基因在仲彬草属P染色体组中的系统发育及分子进化
小麦族(Triticeae)是禾本科早熟禾亚科中一个有重要经济价值、多年生植物占优势的族,包括有30个属465个物种,有二倍体,更多为多倍体物种,有着复杂且多样的染色体组组成,如A、S、D、Ns、P、St等基本染色体组的...
吴丹丹
关键词:小麦族仲彬草属系统发育分子进化
文献传递
23份多花黑麦草萌发期抗旱性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不同倍性多花黑麦草的抗旱能力,同时筛选优异种质资源,以23份不同倍性多花黑麦草为材料,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进行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测定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芽长、相对发芽率等6项萌发生长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四倍体多花黑麦草的根长和芽长均高于二倍体,分别高1.79倍和1.26倍。主成分分析表明:活力指数和根长分别为萌发因子和根部生长因子中的主要成分,载荷量分别为0.924和0.743。23份材料的D值变化范围为0.117~0.946,材料PI 238886的D值最低,PI 343155的D值最高。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四倍体抗旱材料5份(PI 343155、特高、929-3、川农1号、PI 619469),二倍体抗旱材料5份(PI 266111、PI 283610、PI 619471、PI 634251、W69271),中等材料9份,干旱敏感材料4份。
程少波杨巽喆邹丽吴丹丹陆佳乐周永红周永红
关键词:多花黑麦草萌发期抗旱性评价PEG-6000
小麦属物种ω-醇溶蛋白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2016年
为了挖掘ω-醇溶蛋白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潜力,利用2对引物采用基因组PCR方法分别从阿拉拉特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 Zhuk.var.araraticum)、栽培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ssp.dicoccon)、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栽培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ssp.monococcum)和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 var.boeoticum)5个小麦属物种中克隆出ω-醇溶蛋白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共克隆到6条新的ω-醇溶蛋白序列,归属于ARH、ATN和TRQ三种类型。这些新的ω-醇溶蛋白序列的长度为927~1 095bp。在这6个序列中,除KR082150拥有两个甲硫氨酸(Met)外,其余的均缺少含硫氨基酸。进化分析表明,本研究获得的6条ω-醇溶蛋白序列聚在了2个主要的分支,其中N端第一个氨基酸为丙氨酸(Ala)的ω-醇溶蛋白聚在了一个大的分支中,而TRQ类型的则聚在了另一个分支中。
李增林吴丹丹李洪雨陈刚刘小娟甯顺腙刘登才张连全
关键词:基因克隆系统进化
细胞遗传学阐释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超数染色体的累积机制
当染色体从亲代到子代的遗传效率违背孟德尔分离定律大于50%时,表明染色体发生累积。尽管超数染色体(supernumerary B chromosomes,Bs)和其他某些遗传物质表现出类似的累积行为,但Bs累积的细胞和分...
吴丹丹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
文献传递
一种控制小麦ZIP3A锌转运功能的氨基酸位点及分子标记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小麦ZIP3A锌转运功能的氨基酸位点及分子标记,包括氨基酸变异位点R227G及利用R227G设计dCAPS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设计PCR引物并对二倍体和四倍体小麦c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七条...
程怡然和平鸽王益周永红李思雨曾建吴丹丹沙莉娜凡星
曲穗草属天然杂种的鉴定及形成研究
2022年
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细胞学、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对小麦族曲穗草属(Campeiostachys)的两株疑似天然杂种进行鉴定,探究其可能的亲本及杂种形成机制。结果显示:两株天然杂种在形态上与短芒曲穗草(Campeiostachys breviaristata(Keng)Y.H.Zhou,H.Q.Zhang et C.R.Yang.)相近,长势优于后者,但其花粉育性(13.30%和21.20%)和结实率(10.70%和18.60%)较低;细胞学分析表明两株天然杂种均为六倍体(2n=42),染色体组组成为StStYYHH;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两株杂种的可能亲本为短芒曲穗草、无芒披碱草(Elymus submuticus Keng)、黑紫披碱草(Elymus atratus(Nevski)Hand.-Mazz)。基于杂种具有无芒或短芒的特征,结合形态学特征,推测短芒曲穗草和无芒披碱草为两株天然杂种可能的亲本供体,且短芒曲穗草为母本。
侯晨曦翟星光吴丹丹周永红周永红张海琴
一种小麦族物种Ns基因组特异KASP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族物种Ns基因组特异KASP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涉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该分子标记引物包含两个引物组,分别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引物组KP1A‑440448839,和核...
康厚扬张浩朱微徐黎黎曾建王益凡星沙莉娜张海琴吴丹丹周永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