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晓燕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异氟烷
  • 3篇氟烷
  • 2篇性别
  • 2篇性别因素
  • 2篇神经发育
  • 2篇成年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手术
  • 1篇运动区
  • 1篇伤害性
  • 1篇伤害性刺激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可塑性
  • 1篇手术
  • 1篇麻醉
  • 1篇麻醉药
  • 1篇脑认知
  • 1篇脑认知功能
  • 1篇脑神经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锦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4篇李萌萌
  • 4篇房晓燕
  • 3篇杨静
  • 3篇唐家广
  • 3篇张庆红
  • 2篇邓城旗
  • 1篇郝建华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运动对异氟烷处理大鼠成年后物体识别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运动对发育期多次异氟烷处理大鼠成年后物体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生后7d(P7)的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ive),运动组(Naive+PE;P21开始,跑台30min/d,5次/周,连续6周),异氟烷组(Iso;P7、P9、P11吸入异氟烷2h,共3次)和异氟烷运动组(Iso+PE)。P67(运动结束即刻)对4组大鼠进行旷场和物体识别行为学测试,P95(运动结束后4周)再次进行物体识别实验,记录大鼠的旷场及新旧物体识别行为学表现。结果运动对各组大鼠成年后旷场试验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aive相比,P67时Iso组雌性大鼠辨别指数(DR)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而Iso组雄性大鼠P67和P95时两次测试DR均有增强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1、P=0.052)。与非运动组相比,无论是否经过异氟烷处理,运动组雄鼠DR均明显增强(与Naive组及Iso组比较,P67时P=0.050、P=0.017,P95时P=0.037、P=0.019);与Naive组相比,运动组雌鼠P67时DR无明显差异,但到P95时明显增强(P=0.004);与Iso组相比,P67时运动组DR显著下降(P=0.036),而P95时有增强趋势(P=0.095)。与雄鼠相比,P67时非运动组雌鼠DR明显增强(Naive组,P=0.022;Iso组,P=0.011),到P95时,仅没有经过异氟烷处理的两组雌鼠DR高于雄鼠(Naive组,P=0.008;Naive+PE组,P=0.017)。结论发育期多次异氟烷处理对大鼠成年后非空间记忆的物体识别能力无明显损害;发育期接受规律运动能够促进大鼠成年后的物体识别能力,雄鼠的运动获益较大,而雌鼠的运动获益仅体现在远期效果上。
房晓燕李萌萌郝济伟杨静邓城旗张庆红唐家广
关键词:异氟烷性别因素
异氟烷不同间隔时间麻醉对发育期大鼠脑神经功能的急性损伤作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在异氟烷麻醉总时间一致的前提下,不同麻醉时间间隔对发育期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生后7d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呼吸空气)、连续麻醉组(异氟烷持续给药6h)、间隔麻醉1d和3d组(异氟烷给药2h×3次,间隔1d或3d),每组12只,雌雄比为5:7。生后21d进行八臂迷宫行为测试,每日2次,连测4d。根据大鼠进入八臂迷宫的错误次数、重复错误次数、入臂总次数和总耗时,评价异氟烷麻醉对发育期大鼠认知行为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间隔麻醉3d组错误次数>3次的百分比明显减少(33.3%比46.9%,P<0.05),重复错误次数>0次的百分比和入臂总次数>8次的百分比明显增多(33.3%比18.8%,27.1%比13.5%,均P<0.05);连续麻醉组、间隔麻醉1d组错误次数>3次的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8%、44.8%比46.9%),重复错误次数>0次和入臂总次数>8次的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略有增加(27.1%、22.9%比18.8%,20.8%、21.9%比13.5%,均P>0.05)。正常对照组、连续麻醉组、间隔麻醉1d和3d组入臂总耗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in:1.32±0.91、1.54±1.05、1.46±0.86、1.38±0.79,均P>0.05)。②性别分析发现,仅正常对照组雌鼠重复错误次数>0次的百分比及入臂总次数>8次的百分比明显低于雄鼠(5.0%比28.6%,P<0.01;5.0%比19.6%,P<0.05),其余各组内雌、雄鼠之间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③组间比较显示,连续麻醉组、间隔麻醉1d和3d组雌鼠重复错误次数>0次的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雌鼠明显增高(25.0%、25.0%、30.0%比5.0%,P<0.05或P<0.01),间隔麻醉1d和3d组雌鼠入臂总次数>8次的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雌鼠明显增高(22.5%、25.0%比5.0%,均P<0.05);而各处理组雄鼠在八臂迷宫认知测试中与正
杨静李萌萌郝济伟房晓燕张庆红唐家广郝建华
关键词:异氟烷麻醉药神经发育八臂迷宫
生后不同间隔时间异氟烷处理对大鼠成年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生后发育期不同间隔时间异氟烷处理对大鼠成年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生后7d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ive组),异氟烷处理6h组(G6h组),异氟烷处理3次、每次2h、间隔1d组(G2h-1d组),异氟烷处理3次、每次2h、间隔3d组(G2h-3d组)。处理后幼鼠饲养至成年(>60d),进行旷场实验、八臂迷宫及Morris水迷宫测试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价生后发育期异氟烷处理对大鼠成年后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与Naive组比较,各处理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表现均无差异(P>0.05)。雄鼠八臂迷宫测试结果显示,G6h组和G2h-1d组错误次数>3的百分比明显高于Naive组(P<0.05),G2h-3d组重复错误次数少于G6h组和G2h-1d组(P<0.001),入臂总次数明显低于G6h组和G2h-1d组(P=0.003、P=0.008),入臂总耗时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05)。雌鼠八臂迷宫测试结果显示,G6h组错误次数>3的百分比、重复错误次数、入臂总次数及入臂总耗时均低于Naive、G2h-1d和G2h-3d组(P<0.005),且G6h组和G2h-3d组重复错误次数低于G2h-1d组(P<0.001、P=0.024)。Naive组和G2h-3d组雌鼠错误次数>3的百分比和入臂总次数明显高于雄鼠(P<0.05,P<0.01),而G6h组雌鼠错误次数>3的百分比和入臂总次数明显低于雄鼠(P=0.016,P=0.041)。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与其他3组雄鼠比较,G2h-1d组雄鼠在相反象限耗时最长、潜伏期最长、穿梭平台次数最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2h-3d组雌鼠比较,G2h-1d组雌鼠在相反象限耗时增多、穿梭平台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40)。结论在生后发育期异氟烷处理总时间一致(6h)的前提下,单次或多次处理对大鼠成年后空间认知行为有一定影响。间隔时间较短的多次异氟烷处理可影响其成年后认知功能;延长处理间隔时间可减弱或消除对认知行为的影响,且具有性别差异。
邓城旗杨静杨静房晓燕张庆红张庆红唐家广唐家广
关键词:异氟烷神经发育性别因素
运动对发育期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幼儿手术逐年增加,伤害性刺激及麻醉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其随后的神经功能,使成年后感觉或认知行为发生改变。生后发育期大脑具有强大的神经可塑性潜能,过去数十年的研究证实,运动作为外界环境刺激的一部分,尤其在儿童及青春期是认知功能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运动形式的变化和时长对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会从运动区域延伸到与学习、记忆等相关大脑区域,运动可提高认知能力,促进受损大脑功能的恢复。
房晓燕丘一诺李萌萌
关键词:脑认知功能运动区婴幼儿手术伤害性刺激神经可塑性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