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维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艾地苯醌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性
  • 2篇药物
  • 2篇药物联用
  • 2篇硬化斑块
  • 2篇缺血
  • 2篇粥样硬化斑块
  • 2篇卒中
  • 2篇肌肉毒性
  • 2篇肌痛
  • 2篇斑块
  • 2篇斑块形成
  • 1篇杜氏肌营养不...
  • 1篇杜氏肌营养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扩张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姜维
  • 3篇林鹏飞
  • 2篇周盛年
  • 2篇焉传祝
  • 1篇石全红
  • 1篇周雪颖
  • 1篇姜维
  • 1篇吴昆仑
  • 1篇周盛年

传媒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浅谈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被引量:9
2015年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特点[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1.50~2)×1^06例新发脑卒中患者,现有脑卒中患者7×10^6例,其中约85%为缺血性卒中[2]。脑卒中可以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从上述比例看,我们更应加强对缺血性卒中的关注[3]。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更应重视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
周盛年姜维
关键词:卒中
艾地苯醌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艾地苯醌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报道了将艾地苯醌与他汀类药物进行联用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经试验验证,二者联用不仅能够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减少动脉粥样...
焉传祝林鹏飞余雯菲姜维
文献传递
艾地苯醌药理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辅酶Q10是线粒体氧化呼吸链中重要的电子传递载体和抗氧化剂,而艾地苯醌是辅酶Q10的合成类似物,由日本最先研发并上市应用于临床。艾地苯醌可以发挥抗氧化、电子传递和抗炎作用,且人体对艾地苯醌有更好的吸收能力和生物利用度。截至目前针对艾地苯醌已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初步研究表明艾地苯醌在多种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及变性疾病,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Friedreich共济失调、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中有应用的潜力。该文对艾地苯醌的药理机制及其一些重要的临床试验进行综述,为艾地苯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王光裕姜维林鹏飞
关键词:艾地苯醌辅酶Q10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FRIEDREICH共济失调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血管扩张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脑组织功能障碍及坏死的一类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处理强调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及早预防,目前的药物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改善血液循环的溶栓药、抗凝药、降纤药、抗血小板聚集药,但关于血管扩张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仍缺乏循证依据。本文归纳并分析了血管扩张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情况,鉴于其可以导致脑内盗血综合征并加重脑水肿,建议临床上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时谨慎应用血管扩张剂;这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选择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方法,也可为进一步规范和健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供依据。
姜维姜维周雪颖
关键词:卒中血管扩张剂
艾地苯醌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艾地苯醌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报道了将艾地苯醌与他汀类药物进行联用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经试验验证,二者联用不仅能够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减少动脉粥样...
焉传祝林鹏飞余雯菲姜维
文献传递
LOC389023在难治性颞叶癫痫中分子海绵机制的预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可能与LOC389023和二肽基肽酶10(DPP10)作用的micro RNA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皮质中的表达变化,预测LOC389023在颞叶癫痫中的分子海绵机制。【方法】15例脑外伤患者切除的皮质为正常组,26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行癫痫灶切除的皮质为癫痫组。运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PP10和电压依赖性钾通道4.3(Kv4.3)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对DPP10和kv4.3进行定位,采用免疫共沉淀分析DPP10与Kv4.3的相关性。运用miRanda、Pita、Target Scan和miRDB软件分别预测与LOC389023以及DPP10相互作用的micro RNA。采用q PCR技术检测LOC389023以及micro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DPP10在癫痫组中高表达(P<0.05),Kv4.3则低表达(P<0.05);DPP10与Kv4.3共表达于神经元的细胞膜且两者有相互作用;通过软件预测得到5个候选micro RNA(miR-32-5p,miR-140-5p,miR-367-3p,miR-25-3p和miR-4325);q PCR检测结果显示:在癫痫组中,LOC389023和miR-140-5p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iR-25-3p和miR-367-3p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miR-32-5p和miR-4325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LOC389023可能以分子海绵的机制调控miR-25-3p和miR-367-3p,继而调控DPP10的表达参与癫痫的形成。
温跃桃姜维吴昆仑石全红
关键词:难治性颞叶癫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