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东升

作品数:15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5篇骨折
  • 4篇置换术
  • 4篇膝关节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4篇关节置换
  • 3篇全膝关节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膝关节置换术
  • 3篇疗效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压缩骨折
  • 2篇腰椎
  • 2篇乳鼠
  • 2篇疏松性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机构

  • 14篇大连市第二人...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易东升
  • 5篇林琳
  • 4篇徐晓峰
  • 3篇迟晓飞
  • 3篇王罡
  • 2篇鞠盈洁
  • 2篇辛兵
  • 2篇孙敬华
  • 2篇高峰
  • 2篇陈勇
  • 1篇冯殿鹏
  • 1篇杨茂伟
  • 1篇应凯
  • 1篇秦玉荣
  • 1篇刘大凯

传媒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滑脱不同复位程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腰椎滑脱复位程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腰椎滑脱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椎间或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等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患者腰椎滑脱复位程度不同,主要为完全复位和部分复位,分别为26例患者和40例患者,判断不同复位程度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末次随访的椎体滑脱率、椎间盘指数、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完全复位组患者滑脱角、椎间盘指数、JOA评分与部分复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完全复位组滑脱率比部分复位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完全复位组、部分复位组患者再滑脱率、植骨融合率、JOA评分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腰椎滑脱复位程度对临床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影响。
刘大凯王罡易东升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弓根螺钉系统植骨融合术JOA评分临床疗效
关节镜诊治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并对发生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2005年~2011年行膝关节MRI检查及关节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12例交叉韧带囊肿。10例手术治疗,术前初步测量囊肿位置、术中囊肿切除后行lachman及前抽屉试验检查及探钩检查韧带是否松弛,Ⅲ度松弛患者行韧带重建术。结果10例患者随访均无复发,术后关节症状改善,行交叉韧带刺激紧缩术患者关节不稳,伴有giving way。关节镜手术是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手段,囊肿切除后关节不稳定者应当行交叉韧带重建术。
孙敬华徐晓峰迟晓飞易东升
关键词:关节镜交叉韧带囊肿
联合应用BMP-2和BMP-7对大鼠乳鼠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目的:①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成活率和纯度高的原代成骨细胞培养方法,以获得大量成骨细胞,为骨组织工程研究奠定基础。②探讨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
易东升
关键词: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细胞增值
文献传递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分析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运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快,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易东升鞠盈洁林琳
关键词:钢板螺钉内固定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精准确定股骨假体外旋角度对膝骨关节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精准确定股骨假体外旋角度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80例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均予以TKA术治疗,根据CT测量术前股骨外旋角度与术中假体放置外旋角度之差的绝对值分为试验组(角度差≤2°)和对照组(角度差>2°),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HSS评分和WOMAC评分。结果试验组VAS评分(4.51±1.36)分,低于对照组的(6.32±1.79)分,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HSS评分(88.12±5.43)分,WOMAC评分(12.45±1.76)分,分别与对照组的(81.47±3.98)分和(17.93±2.28)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 TKA术前精准确定股骨假体外旋角度,尤其是在角度差小于2°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易东升
关键词:股骨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膝骨关节炎
大鼠乳鼠成骨细胞建立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成活率和纯度高的原代培养方法,以获得大量成骨细胞,并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方法无菌取5日龄SD大鼠的颅盖骨,采用改良的二次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并用碱性磷酸酶和矿化结节染色鉴定,利用微量滴定(MTT)法测定一个培养周期的成骨细胞活性分布;培养的成骨细胞单独应用BMP-2和BMP-7以及联合应用BMP-2和BMP-7作用48 h后,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同时测定成骨细胞裂解液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OCN)含量。结果较为快速获得大量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培养至第10天时活性最强。单独应用BMP-2和BMP-7,联合应用BMP-2和BMP-7作用48 h后,均能刺激大鼠乳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增加成骨细胞ALP活性和OCN含量,但单独应用BMP-2和BMP-7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应用BMP-2和BMP-7作用后,与对照组、单独应用BMP-2和BMP-7组比较,能明显增强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改良的二次酶消化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骨细胞。联合应用BMP-2和BMP-7能使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得到显著增强。
易东升林琳高峰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细胞增值骨钙素
治疗骨关节与运动损伤疾病运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机制与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在骨关节与运动损伤疾病使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机制的效果.方法:使用计算机对1990年-2018年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中涉及的骨关节与运动损伤疾病中使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机制的相关资料进行检索,仔细阅读实验室文献和临床数据报告等内容,并对其相关疾病、数据等现状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1)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等机制尚不明确,现今关于其猜测、推理等内容较多.(2)各种骨关节与运动损伤性疾病治疗中,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方法、使用剂量、治疗疗程以及给药方法等尚未完善、规范化,国内外相关疾病无明确的指南和参考文献.(3)对骨关节与运动损伤性疾病治疗中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具有较优的发展前景,但在现今临床上仍处于初始探究时间,并对其进行有效实验,充分的分析、总结相关有效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4)近几年国内外对骨关节与运动损伤性疾病治疗中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研究资料较少,缺少明显的对照数据,因此需谨慎进行相关研究,其需经长期检验,根据其结果作为最终的研究结果.结论:在骨关节与运动损伤疾病使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机制,经研究证实,效果明显,因现今临床上缺乏相关研究证实,还需经长时间研究作出最后结果.
辛兵王永升易东升
关键词:骨关节
经椎弓根旁外侧入路与经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经椎弓根旁外侧入路与经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及术后近期残留腰背部疼痛发生率的差异。方法纳入自2019-03—2020-05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8例新发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其中29例经椎弓根旁外侧入路(椎弓根旁外侧入路组),29例经椎弓根穿刺入路(椎弓根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近期残余腰背痛发生率、术后伤椎后凸角。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椎弓根旁外侧入路组骨水泥灌注量多于椎弓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两组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椎弓根旁外侧入路组术后1 d、1周疼痛VAS评分比椎弓根入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后凸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术后伤椎后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近期均有患者残余腰背部疼痛,椎弓根入路组术后1 d、术后1周残余腰背部疼痛发生率高于椎弓根旁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残余腰背部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旁外侧入路与经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是经椎弓根旁外侧入路术后近期残留腰背痛发生率明显低于经椎弓根入路。
王罡陈勇杨茂伟易东升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
全膝关节置换术间隙平衡技术与测量截骨技术应用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间隙平衡技术与测量截骨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间隙平衡技术,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测量截骨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稳定性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股骨远端截骨量(10.43±1.64 mm)和聚乙烯衬垫厚度(10.28±1.58 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3±1.13 mm,8.24±0.95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屈膝90°内侧应力位(3.72°±1.53°)及外侧应力位(4.31°±1.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42°±2.15°,7.11°±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8.08%)与对照组(7.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间隙平衡技术,有利于维持屈伸间隙平衡,改善患者预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辛兵易东升冯殿鹏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稳定性并发症
不同截骨方式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截骨方式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截骨方式不同分为多节段组和单节段组,每组20例。多节段组实施多节段Smith-Peterson截骨治疗,单节段组实施单节段经椎弓根楔形截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后凸畸形Cobb角、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多节段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单节段组[(136±22)min比(157±24)min,(8.7±1.4)d比(9.8±1.5)d],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单节段组[(866±47)mL比(1018±53)mL,(95±18)mL比(108±17)mL](P<0.05)。两组间Cobb角、S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Cobb角、SVA低于术前,TK、LL高于术前,不同时点间Cobb角、SVA、TK、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bb角、SVA组间与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ODI低于术前,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与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节段组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脊液渗漏1例(5.0%),单节段组3例(15.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多节段与单节段截骨方式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易东升林琳
关键词:后凸畸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