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莉莉

作品数:1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苏州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造血干细胞
  • 6篇急性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造血
  • 5篇造血干
  • 5篇造血干细胞移...
  • 5篇干细胞
  • 5篇干细胞移植
  • 4篇血栓
  • 3篇血栓性
  • 3篇出血
  • 2篇性疾病
  • 2篇血栓性疾病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早幼粒细胞白...
  • 2篇髓系

机构

  • 16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永鼎医院

作者

  • 16篇周莉莉
  • 14篇吴德沛
  • 12篇韩悦
  • 9篇胡璐萍
  • 8篇仇惠英
  • 7篇孙爱宁
  • 5篇胡晓慧
  • 5篇任永亚
  • 5篇朱倩
  • 5篇赵世香
  • 4篇阮长耿
  • 3篇戴兰
  • 3篇张剑
  • 3篇唐晓文
  • 3篇何广胜
  • 3篇朱明清
  • 3篇沈文红
  • 3篇吴小霞
  • 2篇陈黎
  • 2篇苗瞄

传媒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第四届中国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及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应用特异性荧光抗体CD142-PE标记组织因子,采用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测定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及25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因子微颗粒,观察组织因子微颗粒在各组患者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组织因子微颗粒〔(123.28±197.03)/μl〕明显高于20例健康对照组〔(33.27±16.14)/μl,P<0.05〕;25例APL患者治疗前组织因子微颗粒为(75.24±104.58)/μl,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过诱导治疗缓解后组织因子微颗粒水平明显下降至(34.24±25.20)/μl(P<0.01)。在这25例APL患者中,18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组织因子微颗粒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7例未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因子微颗粒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因子微颗粒可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并对APL的DIC状况与疾病预后做出评估。
周莉莉韩悦朱倩胡璐萍赵世香朱明清戴兰沈文红陈黎吴德沛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栓性疾病流式细胞技术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早期出血并发症的状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及与生存的关系。方法观察318例HSCT患者的出血状况,按出血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出血,按出血部位分为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女性阴道、眼、颅内出血及出血性膀胱炎(HC),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出血的相关性,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211例患者在移植后初期发生出血并发症,其中轻度143例(45.0%),中度59例(18.6%),重度9例(2.8%)。预处理方案含ATG(OR=3.460)、异基因来源干细胞(OR=1.918)、感染(OR=1.691)、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OR=2.252)、血小板最低值≤15×109/L(OR=2.499)是出血的危险因素,异基因移植(OR=5.431)、aGVHD(OR=5.059)、巨细胞病毒感染(OR=4.241)、多瘤病毒尿(OR=5.723)是HC的危险因素,重度出血(RR=6.106)、出血部位位于颅内(RR=12.131)及呼吸道(RR=9.202)可独立增加移植后死亡风险。结论移植期间血小板减少等多种因素可造成出血风险增加,重度出血、颅内出血及呼吸道出血增加移植后患者死亡风险。
胡璐萍韩悦任永亚周莉莉朱倩赵世香胡晓慧仇惠英孙爱宁吴德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出血性膀胱炎
E24.荧光标记VWF73底物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价值
胡璐萍韩悦苏健马珍妮周莉莉阮长耿
文献传递
抗CD22序贯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被引量:1
2022年
例1,女,9岁,诊断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KRAS基因T58I突变。先后接受CCLG-ALL2015、hyper-CVAD(A)方案化疗,均短期复发。FC方案预处理后,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回输鼠源化抗CD19 CAR-T细胞5×10^(6)/kg(转染率50.66%)。+2 d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反复发热、脉氧下降,胸部CT提示两肺渗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3级,对症治疗后体温控制,休克纠正。+7 d骨髓评估疾病完全缓解(CR)。
张剑吴小霞郦梦云宋宝全周莉莉孔欣仇惠英吴德沛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D22CD19血压下降体温控制转染率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血栓出血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血栓与出血异常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重要又常见并发症,与移植病人的预后直接相关。本研究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血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多因素对血栓出血病变发生的影响,以及生存时间的变化。方法:2004年至2...
韩悦吴德沛孙爱宁胡璐萍任永亚周莉莉胡晓慧仇惠英金正明苗瞄唐晓文何广胜白霞王兆钺阮长耿
文献传递
凝血相关因子与细胞因子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的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早期凝血相关因子及特异性细胞因子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在移植相关性血栓病变及其他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5例接受HSCT的患者标本进行监测,观察预处理过程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4周内患者血浆中各种指标的动态改变。根据移植后首先出现的并发症分为4组:平稳组41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组29例、血栓组6例和感染组19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SCT在预处理过程中,纤溶酶原激活剂移植物(PAI-1)水平先升高,移植当周下降,随后又逐步上升;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血栓组有明显的升高(均P<0.001),且两者在血栓组和aGVHD组间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蛋白C(PC)水平的降低在aGVHD组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且在aGVHD与感染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预处理前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aGVHD组已经较正常升高(P﹤0.01),其他患者中未见明显改变。在预处理第4天后所有患者都较前明显升高(P﹤0.05),预处理结束TNF-α较前降低。发生aGVHD、血栓或感染时,TNF-α均明显升高,以aGVHD组升高更为明显,血栓组TNF-α升高水平大于感染组(P﹤0.05)。血栓和aGVHD组的TNF-α在发病前2周即有升高,感染组患者在发病前未见改变。白介素(IL)1-β在移植患者预处理各阶段未见明显变化,发生aGVHD、血栓、感染时IL1-β均有升高,以血栓组升高更明显,aGVHD组较感染组也明显升高(P﹤0.01)。在血栓患者发病前2周明显升高,而aGVHD组于发病前1周升高。结论 (1)血浆PAI-1水平的增高可能是移植相关性血栓病变的特异性指标,提示肝静脉闭塞病(HVDD)、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2)t-PA抗原对aGVHD和血栓有鉴别诊断的意义,PC在aGVHD的早期预测方面有一定的作用。(3)预处理可造成细胞因子TNF-α释放增加。在aGVHD发生时,血�
周莉莉朱倩韩悦胡璐萍赵世香高海丽张威胡晓慧吴德沛
关键词:细胞因子造血干细胞移植肝静脉闭塞病血栓性微血管病
脂质体两性霉素B引起血小板减少合并脑梗死后出血一例被引量:6
2011年
患者,男,66岁,2010年3月初因"发热伴乏力3 d"入院,经我院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M1,染色体正常核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阴性。遂给予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化疗1个疗程,复查骨髓穿刺检查显示AML-M1达完全缓解;
任永亚韩悦叶春梅徐静胡璐萍周莉莉孙爱宁吴德沛阮长耿
关键词:脂质体两性霉素B血小板减少后出血多重聚合酶链反应骨髓穿刺检查去甲氧柔红霉素
小剂量芦可替尼治疗38例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采用小剂量芦可替尼治疗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苏大附一院收治的38例急慢性GVHD受者,自移植后8个月(1~56)个月开始加用芦可替尼(口服,10 mg/d),症状缓解后5 mg/d,逐步减量至5 mg/2 d维持治疗。随访期内观察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8例受者服药中位时间63.5 d(7~316)d,27例(71.1%)完全缓解,8例(21.1%)部分缓解,3例(7.9%)无效,总体有效率为92.2%。服药后起效中位时间7 d(3~90)d,3例受者停药复发,继续芦可替尼治疗后完全或部分缓解。1例受者出现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后死亡,1例受者移植后复发死亡,余均存活。结论小剂量芦可替尼作为二线药物治疗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受者耐受性良好,并具有一定疗效。
黄晓雯鲍协炳仇惠英林志红张剑吴小霞周莉莉陈君陈峰吴德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疗效
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7(EGFL7)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异质性疾病。随着对白血病分子发病机制的理解日益加深,相关分子标志可考虑与预后相关,甚至可作为临床治疗指导。EGFL7是表皮生长因子蛋白家族的一员,EGFL7异常高表达于AML患者,但其...
安竞男周莉莉赵涔竹
关键词:EGFL7AML
出凝血异常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回顾性研究
<正>目的:血栓与出血异常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重要又常见并发症,与移植病人的预后直接相关。本研究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凝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多因素对血栓出血病变发生的影响,以及生存时间的变化。方法:2004年至2...
韩悦胡璐萍任永亚周莉莉孙爱宁仇惠英金正明苗瞄唐晓文傅琤琤何广胜胡晓慧王兆钺阮长耿吴德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