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波

作品数:47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单胞菌
  • 28篇牙龈
  • 28篇牙龈卟啉单胞...
  • 28篇卟啉单胞菌
  • 27篇牙周
  • 22篇牙周炎
  • 11篇细胞
  • 11篇慢性
  • 11篇慢性牙周炎
  • 7篇基因
  • 6篇口腔
  • 5篇牙周基础治疗
  • 5篇教学
  • 4篇紫单胞菌
  • 4篇白细胞
  • 4篇白细胞介素
  • 4篇白细胞介素1...
  • 3篇多元化教学
  • 3篇多元化教学模...
  • 3篇学法

机构

  • 47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省口腔医...
  • 1篇绍兴市中心医...

作者

  • 47篇刘静波
  • 38篇潘亚萍
  • 20篇林莉
  • 17篇李琛
  • 14篇张冬梅
  • 5篇赵溪达
  • 5篇谭丽思
  • 5篇唐晓琳
  • 4篇郭艳
  • 4篇刘俊超
  • 3篇马丽
  • 3篇钟鸣
  • 3篇俞宁
  • 3篇赵雪
  • 3篇张建全
  • 3篇常春荣
  • 2篇危晶晶
  • 2篇赵海礁
  • 2篇赵戬
  • 2篇孙尚敏

传媒

  • 7篇中华口腔医学...
  • 5篇上海口腔医学
  • 5篇口腔医学研究
  • 5篇中国实用口腔...
  • 3篇口腔医学
  • 3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第十届全国微...
  • 1篇第十届全国牙...
  • 1篇第十次全国牙...
  • 1篇2018年中...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限型重度慢性牙周炎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非手术治疗一例被引量:12
2013年
牙周基础治疗是牙周序列治疗的第一阶段,包括口腔卫生指导、菌斑控制、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调(牙合)以及药物治疗等.牙周基础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各种致病因素、消除牙龈炎症,通过机械手段去除龈上、龈下菌斑,减少细菌数量,改变牙周袋内菌斑的微环境,减轻局部组织炎症,促进牙周软组织愈合及骨组织重建.牙周支持治疗是牙周序列治疗的第四阶段,其内容与基础治疗相似,容易被医师及患者忽视.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牙周支持治疗是牙周治疗能否成功及疗效长期保持的关键[1].因此,医师与患者均应提高对牙周支持治疗的重视程度.现报道1例局限型重度慢性牙周炎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病例,此病例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及连续5年的牙周支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证实了牙周基础治疗及支持治疗在牙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王宏岩谭丽思刘静波潘亚萍
关键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重度慢性牙周炎局限型牙周基础治疗口腔卫生指导
牙龈卟啉单胞菌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1年
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中国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引发牙周组织破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口腔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关系、牙龈卟啉单胞菌全基因组、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龈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等研究作一综述,以拓宽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研究思路,进而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潘亚萍刘静波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牙周炎牙龈上皮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
右旋氨基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本实验研究右旋色氨酸、右旋亮氨酸、右旋酪氨酸和右旋蛋氨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含有维生素K(1μg/mL)和氯化血红素(5μg/mL)的TSB培养基培养牙龈卟啉单胞菌W83,培养到对数生长期时1∶100倍稀释后放入96孔板中,分别加入右旋色氨酸(5 mmol/L)、右旋亮氨酸(8.5 mmol/L)、右旋酪氨酸(3μmol/L)和右旋蛋氨酸(2 mmol/L),厌氧培养7 d后结晶紫染色,双蒸水冲洗,干燥后乙醇脱色,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加入右旋色氨酸、右旋亮氨酸、右旋酪氨酸和右旋蛋氨酸及空白对照组的吸收值分别为3.70±0.06,2.74±0.18,0.71±0.04,3.42±0.02,和3.65±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加入右旋亮氨酸组吸收值小,并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右旋亮氨酸能够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形成。
李琛潘亚萍林莉刘静波郭艳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
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对NF-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ATCC 33277和W83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对NF-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P.gingivalis感染血管内皮细胞模型,蛋白质印迹技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多组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P.gingivalis ATCC 33277和W83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后迅速导致p38 MAPK磷酸化、IκB-α降解及NF-κB p65核移位。结论 P.gingivalis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导致NF-κB和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在慢性牙周炎致病机制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张冬梅刘静波潘亚萍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慢性牙周炎NF-ΚBP38MAPK
牙周炎新分类概述被引量:7
2021年
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分类研讨会提出牙周炎分类的新框架,对牙周炎进行分期和分级,为牙周炎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潘亚萍刘静波
关键词:牙周炎
Ⅰ期牙周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21年
期牙周炎为早期牙周炎,处于附着丧失的初始阶段,对本期牙周炎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开展积极有效的牙周治疗,更易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进而有效降低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对Ⅰ期牙周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和阐述,旨在为口腔医生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高靓刘静波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牙周炎相关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破坏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RA与牙周炎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牙周炎增加RA的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RA亦加重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两种疾病具有相似的临床和病理表现、炎症和免疫反应、共同的易感基因和危险因素等。牙龈卟啉单胞菌是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能够产生牙龈卟啉单胞菌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PPAD),而PPAD是R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因此PPAD可能是影响这两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就RA与牙周炎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可能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黎寺莲刘静波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
戈登链球菌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戈登链球菌(S.gordonii)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生物膜超微结构及生物膜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数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形成P.gingivalis单菌种生物膜和P.gingivalis-S.gordonii混合生物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定量PCR法对生物膜中P.gingivalis数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gingivalis生长72 h,与单菌种生物膜相比,P.gingivalis-S.gordonii混合生物膜形成量明显增多;而且混合生物膜的超微结构更规则、有序、多孔隙。在生物膜形成24、48、72 h后,混合生物膜中P.gingivalis的数量分别是单菌种生物膜中P.gingivalis数量的5.4、3.8和4.4倍。结论:早期定植菌S.gordonii的存在,使P.gingivalis更容易定植、形成生物膜。
张冬梅刘静波潘亚萍潘佳雨徐秋芳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
不同牙周状态下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kgp基因差异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kgp基因型P.gingivalis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牙周状态下的龈下菌斑样本104个,根据kgp-cd基因序列的不同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将P.gingivalis分为4个基因型。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病变重部位和病变轻部位检出率最高的分别为kgp-cdⅡ型(56.25%)和Ⅰ型(51.72%),对照组仅检出kgp-cdⅠ型(25%)和Ⅲ型(75%)。结论:kgp-cdⅡ型P.gingivalis可能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最密切,在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kgp-cdⅠ型可能与慢性牙周炎无关,为健康人群或牙周健康部位的定置菌。
李琛刘静波潘亚萍林莉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PG1055基因在临床菌株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1055基因在不同人群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分布,探讨这些基因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取龈下菌斑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临床采集样本提取的DNA为探针,以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P.gingivalisW83的特异基因片段PG1055为目标序列,采用Cy5荧光标记目标序列。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1055基因在牙周病患者及健康人群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的分布。结果PG1055基因在牙周病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并且与牙周临床指数相关。结论PG1055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林莉李琛刘静波潘亚萍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慢性牙周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