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黄

作品数:19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透析患者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4篇血液透析患者
  • 4篇肾病
  • 4篇维持性
  • 4篇维持性血液
  • 4篇维持性血液透...
  • 4篇维持性血液透...
  • 4篇细胞生长因子
  • 4篇纤维细胞
  • 4篇纤维细胞生长...
  • 4篇灌流
  • 4篇成纤维细胞
  • 4篇成纤维细胞生...
  • 4篇成纤维细胞生...
  • 4篇成纤维细胞生...
  • 3篇血压
  • 3篇血液灌流
  • 3篇慢性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八五...
  • 6篇解放军第85...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市第二人...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19篇杨黄
  • 10篇张景红
  • 5篇宦红娣
  • 4篇陆春来
  • 4篇陆蓓莉
  • 3篇张军力
  • 3篇张昊
  • 2篇李萍
  • 2篇邹建洲
  • 2篇徐树人
  • 2篇杨峻
  • 2篇鲍晓荣
  • 2篇汪年松
  • 2篇丁小强
  • 2篇张昊
  • 2篇李丹
  • 1篇张金元
  • 1篇张金元
  • 1篇滕杰
  • 1篇严海东

传媒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医学文选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家庭用药
  • 1篇第五届全军器...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g^(2+)对离体灌流环孢素A的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影响被引量:3
1996年
了解血镁浓度与环孢素A(CsA)肾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肾灌流模型,观察了Mg2+对CsA的急性肾脏效应的影响。结果正镁(1.2mmol/L)时CsA50mg/L灌流引起显著的肾血管痉挛和肾灌注不良,以及Ca2+聚积和Mg2+耗竭;在低镁(0.12mmol/L)时,CsA的作用明显增强;而高镁(4.8mmol/L)时,CsA的作用受到了有效的抑制。结论适当提高Mg2+浓度能改善离体肾血流动力学和克服CsA对肾脏的影响。鉴于使用CsA的患者常有低镁血症,因此适当补镁对防治CsA肾毒性具有一定意义。
杨黄张景红丁群凤
关键词:环孢素A离体肾血液动力学
雷公藤多甙中毒导致重症胰腺炎一例被引量:3
2006年
我们首次报道一例雷公藤多甙中毒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例,其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和转归于以往的报道颇有不同。
杨黄陆春来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雷公藤多甙中毒病理生理变化
伽马刀治疗过程中对比剂肾损伤的防治
2012年
目的分析伽马刀治疗过程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观察水化等干预治疗的防治作用。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1年5月住院接受伽马刀治疗的体部肿瘤患者,其中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100例(十预治疗组)采用水化、碱化、钙凋等预防措施。观察两组AKI发生率、临床过程及转归。结果对照组有18例AKI患者,均发生在造影后1~5 d,3例因少尿、高分解状态或高钾而进行血液透析1~3次。2周后所有患者的肾功能逐步改善,4周恢复至术前水平。干预治疗组有5例AKI,均发生在造影后48 h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治疗组AKI表现较轻,无少尿,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变化幅度较低,1周时已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Scr基础值偏高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和伽马刀治疗部位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伽马刀治疗过程巾发生的AKI主要与对比剂有关,而非放射性损伤所致。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Scr基础值偏高者尤易发生。积极防治肾血管收缩能够防止和减轻AKI的发生和发展。
杨黄倪志明陆春来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培养阴性的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9例临床分析
张昊张景红杨黄
上海市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现况调查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了解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8月~10月上海市12家综合医院16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3月以上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Hb达标指Hb≥110g/L,达标后暂时停止治疗也作为达标。结果:1632例患者中,1396例透析前Hb<110g/L的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率为97.42%,HD组和PD组分别为98.32%和94.78%(P>0.05)。Hb达标率为62.38%,HD组患者显著高于PD组(70.53%vs40.86%,P<0.01)。1018例Hb达标患者平均Hb为(115.62±25.98)g/L,HD组显著高于PD组[(116.73±24.66)g/Lvs(111.95±20.69)g/L,P<0.05]。HD组和PD组EPO剂量分别为[(142.83±45.82)U/(kg·w)vs(155.30±33.78)U/(kg·w),P<0.05];铁剂治疗率为40.44%,HD组和PD组分别为44.10%和21.27%,口服铁剂治疗率分别为(33.43%vs18.66%,P<0.01),静脉铁剂治疗率分别为(11.24%和2.61%,P<0.01),静脉铁剂用量分别为[(98.94±12.11)mg/wvs(215.47±33.12)mg/w,P<0.01];HD组及PD组Hb达标患者EPO剂量均显著高于未达标患者分别为[176.88±21.27)U/(kg·w)vs(132.73±17.64)U/(kg·w),(182.19±25.36)U/(kg·w)vs(131.14±18.33)U/(kg·w),P<0.05],铁剂治疗率也显著高于未达标组(54.38%vs45.63%,P<0.01;43.24%vs7.7%,P<0.05)。结论:大部分透析患者均接受贫血治疗,但治疗仍不充分,Hb达标率较低,铁剂特别是静脉铁剂应用不足。HD组患者贫血治疗和Hb达标率优于PD组患者。EPO剂量不足和铁剂治疗率低是贫血治疗达标率低的主要原因。应重视肾性贫血的早期、充分治疗。
林攀刘中华邹建洲丁小强张金元汪年松何立群鲍晓荣徐树人严海东蒋更如张景红杨黄朱开元张薇
关键词: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
高血压病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年龄差异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年龄差异。方法 观察胃大部切除术的不同年龄组高血压病患者手术前后的动脉血压 ,以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 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数小时血压和血浆 NE水平显著增高 ,但不同年龄组间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老龄患者血压和血浆 NE浓度升高持续的时间较长 ,与青中年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病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在较高的应激状态 ,心血管系统受损的危险系数较高。对这类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手术前后的高血压 ,小剂量的使用能减轻应激反应程度的药物将是十分有益的。
孙仁刚杨黄
关键词:应激反应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年龄
肾病综合征一定要用激素治疗吗
2009年
【典型病例】 唐林刚过完24岁生日,一次感冒后她开始出现水肿,查尿蛋白抖、尿蛋白定量4.5克,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肾病综合征治疗道路。
杨黄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尿蛋白定量典型病例感冒后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15例HD患者血液灌流前、后血清FGF-23、全段PTH(iPTH)及血清肌酐、钙、磷等指标。透析方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1次/2周,HD5次/2周,总共12次为1个疗程。结果:单次HP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HP治疗12次后患者FGF-23(88.51±35.0ng·L-1)、血磷(87.85±33.65ng·L-1)均明显下降。结论:血液灌流可降低HD患者FGF-23水平,改善血磷代谢。
张军力宦红娣张景红李萍陆蓓莉杨黄杨峻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血液灌流维持性血透
肾病综合征合并慢性迁延性肝炎治疗4例
目的报道糖皮质激素联用骁悉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慢性迁延性肝炎的随访结果,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乙肝病毒活动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方法男性患者4例,分别为42岁和39岁,均以肢体水肿为主要症状就诊。入院时生命...
杨黄张昊张景红
文献传递
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对改善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2月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8例,分为两组:腹透组(n=19):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予间歇性腹膜透析,每日4000~6000ml,每周4~5d;对照组(n=19):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随访24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症状频率和严重指数、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尿量。结果腹透组血红蛋白、血肌酐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腹透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为11.80±5.41,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时分别降低至7.15±3.15(P<0.05)和5.94±3.70(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时评分分别为11.23±5.35、9.80±4.02和10.11±4.48。两组间的差异持续至随访期结束。腹透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张昊张景红杨黄
关键词:腹膜透析尿毒症生活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