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宦红娣

作品数:33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液
  • 8篇血液透析
  • 7篇肾病
  • 7篇慢性
  • 6篇维持性
  • 6篇维持性血液
  • 6篇维持性血液透...
  • 6篇细胞生长因子
  • 6篇纤维细胞
  • 6篇纤维细胞生长...
  • 6篇成纤维细胞
  • 6篇成纤维细胞生...
  • 6篇成纤维细胞生...
  • 6篇成纤维细胞生...
  • 5篇血液透析患者
  • 5篇肾功能
  • 5篇肾脏
  • 5篇透析患者
  • 5篇功能衰竭
  • 5篇肝硬化

机构

  • 10篇南京军区南京...
  • 8篇解放军第85...
  • 8篇解放军第八五...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33篇宦红娣
  • 18篇张景红
  • 8篇张军力
  • 8篇张军力
  • 8篇陆春来
  • 6篇黎磊石
  • 6篇刘志红
  • 5篇杨黄
  • 4篇陈惠萍
  • 4篇陆蓓莉
  • 4篇周虹
  • 2篇李萍
  • 2篇唐政
  • 2篇杨峻
  • 2篇杨峻
  • 2篇王艳
  • 2篇张军力
  • 1篇王庆文
  • 1篇余晨
  • 1篇郑士荣

传媒

  • 7篇肾脏病与透析...
  • 4篇肝脏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上海医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1
  • 5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GF-23与慢性肾脏病的磷代谢被引量:1
2008年
宦红娣张景红
关键词:钙磷代谢紊乱慢性肾脏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代谢异常病理生理改变
肝硬化患者肾功能异常诊断标准的演变被引量:2
2018年
由原发性肝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异常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包括结构异常的肾脏疾病,或没有显著组织病理学改变的肾功能异常,如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等。既往的认识只局限于HRS,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已经取代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概念,AKI只要血肌酐轻微增加(≥0.3 mg/dl或超过基线水平≥50%)即可诊断。
宦红娣杨成晓陆春来张军力张景红
关键词:肾功能异常肝硬化患者组织病理学改变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急性肾损伤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2/2016-04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年龄>60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进行体检的100例>60岁的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选择入院时、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等时间点分别检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清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等炎症标志物水平,对健康受试者也进行血清脂联素、CRP、IL-6水平检测,比较两组炎症标志物水平及实验组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清脂联素、CRP、IL-6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时、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的透析前、透析后各炎症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伸,实验组患者炎症指标不断升高,入院时、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的透析前各炎症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个月后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肾衰竭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不能降低脂联素、CRP、IL-6等水平,提示临床有必要进行抗炎治疗.
丁玎宦红娣陆春来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老年人维持性血液透析炎症标志物
协同刺激分子B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1997年
协同刺激分子B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宦红娣综述刘志红审校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协同刺激分子免疫耐受中图法分类号R593.2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耐受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所致的一组疾病,其后果取决于自身免疫耐受完整...
宦红娣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协同刺激分子免疫耐受
成人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调查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了解我国成人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6~ 1996年 2 1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各年龄段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 ,采用方差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1)我国膜性肾病好发于 2 1~ 5 0岁 ,各年龄组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 )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及镜下血尿 ,分别为 2 9.9%、14 .0 %、6 .1%及 41.6 %、2 3 .8%的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3)平均随访 49个月 ,16 .2 %的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 (4)Ⅰ、Ⅱ、Ⅲ、Ⅳ期各占41.9%、44.4%、12 .9%和 0 .8% ,肾组织中IgG、C3 的沉积分别为 90 .2 % ,95 .6 %。结论 我国膜性肾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年轻 ,临床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比例相对较少 ,而高血压、镜下血尿、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与国外相近。
宦红娣张景红刘志红黎磊石陈惠萍郑丰
关键词:膜性肾病成人
同种异体移植肾组织中B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移植肾组织中B7蛋白表达的特点,以期阐明其在急性细胞性排异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方法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急性细胞性排异(ACR),无急性细胞性排异(N-ACR)和正常对照肾组织中B7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并结合肾间质中浸润淋巴细胞数和肾小管上HLA-DR抗原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ACR组肾间质CD4+,CD8+和B细胞数较N-ACR组和正常对照明显增高,与此相一致的是肾间质表达B7-1和B7-2的细胞也较N-ACR组增高,但B7-2增加更明显。AC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HLA-DR及B7-1的表达较N-ACR组明显增高。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可能通过HLA-DR和B7-1表达的上调作为抗原提呈细胞主动参与上述免疫反应的发生。
宦红娣刘志红周虹王庆文季曙明黎磊石
关键词:急性协同刺激因子肾移植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检测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并观察其与多种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FGF-23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肌酐、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VitD]水平。结果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FGF-23、肌酐、磷和iPTH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肾功能衰竭患者1,25-(OH)2VitD、血清钙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FGF-23与血清肌酐、磷、iPTH呈正相关(P均<0.01),与1,25-(OH)2VitD呈负相关(P<0.001),与血清钙无关(P均>0.05)。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FGF-23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是重要的钙、磷调节因子,此研究为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杨峻宦红娣张军力吴晓梅张景红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1,25-二羟维生素D肾功能衰竭
不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对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对长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探讨组合型人工肾不同组合方案间的差异。方法选择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行MHD的患者25例,根据患者接受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后置治疗(HD+HP)组,即血液灌流放置在血液透析治疗后2h进行;前置治疗(HP+HD)组,即血液灌流放置在血液透析治疗前2h进行。两组患者均经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间隔2周的洗脱期,再交换治疗方案。分别留取两组患者第1次血液灌流前(T0)、血液灌流后(T1),以及第2次血液灌流前(T2)、血液灌流后(T3)的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钙、磷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结果HP+HD组和HD+HP组T1时间点的sCr、BUN、iPTH、FGF-23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T3时间点的sCr、BUN、iPTH、FGF-23水平均显著均低于同组T2时间点(P值均<0.05)。HD+HP组第1次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后iPTH、FGF-23的下降值均显著大于HP+HD组(P值均<0.05),而第2次组合人型工肾治疗(交换治疗方案)后iPTH、FGF-23的下降值均显著小于HP+HD组(P值均<0.05)。结论不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对毒素的清除率不同。采用先血液透析后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案较先血液灌流后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案对iPTH、FGF-23等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总结和推广。
张熙余晨张军力陆春来宦红娣杨峻戴龙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合型人工肾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冠心病患者中慢性肾脏病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KD)发病情况.方法:选取上海第八五医院2010-01-01/2014-12-31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类造影患者中,晚期CKD3b、4、5期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8.21%、3.43%、0.62%,总患病率为22.25%,与文献报道的社区人群CKD的患病率相比明显较高.CKD晚期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方面与非CKD或早期CKD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血压、糖尿病、年龄、体质量指数为影响冠心病造影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KD与心血管疾病互相影响,均可导致另一种疾病的加重.本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CK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社区人群.老年人是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体质量指数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故早期诊断、预防和干预CKD,对于降低造影剂肾病及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陆春来宦红娣张军力张景红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冠心病造影
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非创早期诊断
张军力宦红娣张景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