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呼雪庆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异病
  • 5篇异病同证
  • 5篇证候
  • 4篇全基因组
  • 4篇基因
  • 4篇基因组
  • 3篇术后
  • 3篇甲基化
  • 3篇和肝
  • 3篇肠癌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血瘀
  • 2篇血瘀证
  • 2篇血瘀证大鼠
  • 2篇乙肝
  • 2篇乙肝后肝硬化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施灸

机构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上海市第七人...

作者

  • 9篇呼雪庆
  • 7篇苏式兵
  • 4篇陆奕宇
  • 4篇陈健
  • 3篇李晓燕
  • 3篇蔡菲菲
  • 2篇陈启龙
  • 1篇宋雅楠
  • 1篇罗运权
  • 1篇刘慧荣
  • 1篇季青
  • 1篇高春鹏
  • 1篇魏滨
  • 1篇王文海
  • 1篇王宽
  • 1篇王宽
  • 1篇刘民

传媒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第七届全国中...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施灸方向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施灸方向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组:正常组(A)、模型组(B)、顺经灸组(C)和逆经灸组(D),每组8只。在成功建立大鼠寒凝血瘀证模型后,对顺经灸和逆经灸两组大鼠实施不同操作方向的艾灸治疗,即沿膀胱经分别行"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上"的单向反复操作,共治疗14天。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浓度。按照大鼠症状和体征量化评分表对大鼠的活动、毛发、大便、小便及脉络瘀血等情况进行相应评分,并最终计算大鼠寒凝血瘀的程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症状和体征量化积分及血浆ET-1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NO浓度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大鼠症状和体征量化积分及血浆ET-1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NO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顺经灸组大鼠症状和体征量化积分及血浆NO浓度较逆经灸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顺经灸与逆经灸大鼠足太阳膀胱经均能明显促进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浆NO的释放,抑制血浆ET-1的释放,改善大鼠寒凝血瘀症状,且顺经灸的治疗效应稍优于逆经灸。
王宽呼雪庆黄玉萨王清然高春鹏刘民刘慧荣
关键词:艾灸寒凝血瘀证血浆内皮素-1
基于悬液微珠抗体芯片技术的肝癌和大肠癌术后 "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分析
目的:揭示肝癌和大肠癌术后"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特征性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 方法:运用悬液微珠抗体芯片技术,定量检测分析证候间45种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谱;运用ELISA对TGF-β1进行定量检测,并对显著差...
陈健李晓燕蔡菲菲呼雪庆陆奕宇苏式兵
关键词:肝癌大肠癌同病异证异病同证
基于全基因组甲基化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异病同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目的: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角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和慢乙肝后肝硬化(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异病同证的生物学基础,寻找证候形成过程中重要甲基化/去甲基化基因。方法:采取慢乙肝及肝硬化湿热内蕴证...
呼雪庆陈健陈启龙陆奕宇苏式兵
关键词:DNA甲基化慢性乙型肝炎证候异病同证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异病同证”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本文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角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和慢乙肝后肝硬化(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异病同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采取慢乙肝及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本,提取DNA进行Human Methylation450K芯片检测及分析。结果:慢乙肝和肝硬化异病同证湿热内蕴证特异性差异甲基化位点有9个,覆盖9个基因;肝郁脾虚证有30个,覆盖20个基因;肝肾阴虚证有22个,覆盖14个基因。其中,与正常组相比,湿热内蕴证中KCTD2和NAV1,肝郁脾虚证中LGR6和SH2D4B及肝肾阴虚证中CYP2E1、PCSK6、DEXI、HIST1H3B和SULT1C2的差异位点甲基化程度变化较大(|Delta Beta|>0.15)。结论:慢乙肝与肝硬化基因甲基化可能与其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的形成有关。
呼雪庆陈健陈启龙陆奕宇苏式兵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证候异病同证
不同施灸方向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施灸方向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组:正常组(A)、模型组(B)、顺经灸组(C)和逆经灸组(D),每组8只.在成功建立大鼠寒凝血瘀证模型后,...
王宽呼雪庆黄玉萨王清然高春鹏刘民刘慧荣
关键词:艾灸寒凝血瘀证ET-1
基于全基因组甲基化的乙肝后肝硬化典型证候生物学基础观察
目的: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角度阐释乙肝后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肝肾阴虚证证候分类的意义. 方法:纳入1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包括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肝肾阴虚证各5例及6名健康人.采取血液样本,提...
呼雪庆苏式兵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候DNA甲基化
文献传递
大肠癌和肝癌术后“异病同证”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异病同证"的血浆共同代谢物及其代谢机制。方法:对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湿热证和隐证的血浆代谢物谱进行代谢组学(GC-MS)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寻找其"异病同证"的共同代谢物,并通过KEGG数据库分析代谢通路。结果: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共同的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和丙氨酸,其代谢调控以氨基酸的降解为主;脾虚证共同的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葡萄糖、赖氨酸和肌醇,氨基酸的降解和糖类的分解功能受到影响;湿热证的共同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葡萄糖、丙酸、甘露醇、山梨醇和赖氨酸,以影响糖类物质分解和供能过程为主要特征。结论:代谢组学方法是研究"异病同证"的有效工具之一。大肠癌、肝癌术后在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各有其共同的代谢物以及代谢机制。
魏滨呼雪庆宋雅楠李晓燕蔡菲菲季青罗运权王文海苏式兵
关键词:大肠癌术后证候异病同证代谢组学
基于悬液微珠抗体芯片技术的肝癌和大肠癌术后“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揭示肝癌和大肠癌术后"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特征性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方法:运用悬液微珠抗体芯片技术,定量检测分析证候间45种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谱;运用ELISA对TGF-β1进行定量检测,并对显著差异因子进行验证。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IP-10、RANTES、MIP-1β、IL-18、IL-1RA以及IFN-γ在肝癌术后,RANTES、BDNF、PDGF-BB、IL-9以及FGF-2在肠癌术后的肝肾阴虚证、脾虚证、湿热证和隐证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隐证相比,肝癌和大肠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各具有不同的差异表达细胞因子谱。肝癌和大肠癌术后肝肾阴虚证共同的特异性细胞因子为RANTES,脾虚证共同的特异性细胞因子为TGF-β1,但湿热证中未发现共有的异病同证因子。对肝癌和大肠癌术后的共有显著差异细胞因子进行拟合和ROC分析,发现肝肾阴虚证的AUC值为0.837,脾虚证的AUC值为0.871,湿热证的AUC值为0.833,隐证的AUC值为0.936。生物学通路分析发现,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Cytosolic DNA-sensing pathway、Influenza A和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与肝癌术后同病异证相关;MAPK signaling pathway、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以及Melanoma信号通路与肠癌术后同病异证相关。结论:肝癌和大肠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有特异性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与其证候的形成有关。
陈健李晓燕蔡菲菲呼雪庆陆奕宇苏式兵
关键词:肝癌大肠癌术后同病异证异病同证
基于全基因组甲基化的乙肝后肝硬化典型证候生物学基础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角度阐释乙肝后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肝肾阴虚证证候分类的意义。方法:纳入1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包括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肝肾阴虚证各5例及6名健康人。采取血液样本,提取DNA做Human Methylation 450K芯片检测及分析。结果:4组之间共有37 957个甲基化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3个证候各有57,68和94个差异甲基化位点,主要集中在基因启动子区。其中,HLA-DRB1和ADAMTS9,NUDT1和YES 1,APOA5和PRKCZ等基因的差异甲基化可能分别与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肝肾阴虚证证候形成有关。结论:DNA甲基化可能为中医证候分类的生物学依据之一。
呼雪庆苏式兵
关键词:证候乙肝后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