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真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哺乳动物
  • 1篇酸酶
  • 1篇重编程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因子
  • 1篇效应物
  • 1篇锌指
  • 1篇锌指核酸酶
  • 1篇两栖
  • 1篇两栖动物
  • 1篇灵长类
  • 1篇灵长类动物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敲入
  • 1篇核酸
  • 1篇核酸酶
  • 1篇核移植
  • 1篇核移植技术
  • 1篇非人灵长类
  • 1篇非人灵长类动...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福州大学

作者

  • 2篇刘真
  • 2篇孙强
  • 1篇杨宇丰
  • 1篇陈文锋
  • 1篇张敏杰
  • 1篇蔡毅君
  • 1篇孙玲

传媒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可编辑核酸酶介导的哺乳动物基因敲入技术最新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实验哺乳动物模型是研究基础生物学及人类疾病的重要工具,对实现转基因操作,尤其是基因敲入(knock-in,KI),具有重大意义。锌指核酸酶(zinc-fi nger nucleases,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和RNA介导的、基于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和Cas9蛋白的DNA核酸内切酶[clustered regulator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Cas9-based RNA-guided DNA endonucleases,CRISPR/Cas9]等的出现,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革命性的转基因操作工具。这些可编辑核酸酶通过在靶标序列位置产生双链断裂缺口(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并在同源修复模板存在的情况下发生同源重组,进而实现精确的基因敲入。该文主要综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哺乳动物KI中取得的最新进展、提高KI效率以及降低脱靶效应的举措等,将有助于KI技术在未来转基因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张敏杰孙玲刘真蔡毅君孙强杨宇丰陈文锋
关键词:基因敲入锌指核酸酶哺乳动物
核移植技术的建立与发展被引量:3
2019年
核移植技术是指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供体细胞核转移到去核卵母细胞,进而获得重构胚胎的过程。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核移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深入的研究,并在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核移植技术的建立与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起始阶段开始于卵体积较大的两栖动物。这一阶段核移植技术主要用来研究细胞核的功能及与胞质之间相互作用。其后核移植技术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促进了该技术的更深入发展。相对于两栖动物,核移植技术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和应用也呈现更加深入、多元的特点。主要包括:不同哺乳动物物种及不同供体细胞类型的克隆研究;显微操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重编程机制的研究及核移植效率的提高;核移植在濒危物种保护、个性化干细胞治疗及遗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方面的应用等。该文将就这两个阶段核移植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并对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构建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廖兆蒂刘真孙强
关键词:核移植两栖动物哺乳动物重编程非人灵长类动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