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韩

作品数:17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耐药
  • 5篇药性分析
  • 5篇耐药性
  • 5篇耐药性分析
  • 4篇耐药率
  • 4篇埃希菌
  • 4篇大肠埃希菌
  • 3篇血流感染
  • 3篇药敏
  • 3篇药敏分析
  • 2篇单胞菌
  • 2篇医院感染
  • 2篇青霉烯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临床分离株
  • 2篇耐药基因
  • 2篇耐药机制
  • 2篇克雷伯菌
  • 2篇基因

机构

  • 17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陈韩
  • 12篇余方友
  • 5篇郑周
  • 5篇陈思思
  • 4篇陈思思
  • 3篇张雪青
  • 3篇郑周
  • 2篇詹玲玲
  • 2篇张美娟
  • 2篇夏虹
  • 1篇陈栎江
  • 1篇陈约慧
  • 1篇吴小乐
  • 1篇李小龙
  • 1篇王薇薇
  • 1篇王金果
  • 1篇詹玲玲
  • 1篇周星星
  • 1篇夏虹

传媒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Pro-GRP、CYFRA21-1、SCCA、NSE、CEA、CA19-9和AFP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诊治的经细胞学或病理确证肺癌441例,肺部良性病变者325例及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6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对象血清中7项肿瘤标志物的含量。结果肺癌组Pro-GRP、CYFRA21-1、SCCA、NSE、CEA、CA19-9和AF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部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细胞肺癌组、腺癌组和鳞癌组血清Pro-GRP、CYFRA21-1、SCCA、NSE、CEA和AF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o-GRP和NSE联合检验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灵敏度高达98.4%,CEA、CYFRA21-1和NSE联合检验在腺癌中的灵敏度达86.3%,CYFRA21-1、SCCA、NSE和CEA联合检验在鳞癌中的灵敏度达92.5%。结论 7项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早期筛查和临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可提高检出率,为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理论依据。
陈韩陈思思许伍铭余方友
关键词:肺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鳞状细胞癌抗原糖链抗原199
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敏变化,并比较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4个病区之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个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506株,其中ICU分离211株,RICU分离108株,NSICU分离127株,EICU分离60株。分析4个病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50.99%),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12.45%)。NSICU耐药情况最严重,RICU、ICU次之,EICU耐药情况较轻。ICU、RICU、NSICU和EICU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ICU和RICU分离菌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相对于ICU和EICU的分离株耐药情况更严重。
郑周陈韩夏虹余方友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2013年-2016年150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的变迁,分析并比较血液分离菌株与痰液分离菌株的耐药率,为控制医院内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血液与痰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1 500株,分析其耐药率;并分析比较3年来痰液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否有显著变化。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无明显季节性,发病人群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痰液分离菌株对所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明显高于血液分离菌株,痰液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高,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
郑周詹玲玲陈韩夏虹余方友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耐药率
肾移植与骨髓移植后感染的病原学研究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与骨髓移植患者感染的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因感染入住我院的79例肾移植与66例骨髓移植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比较肾移植与骨髓移植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及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肾移植患者的病原菌(下称肾移植组)以大肠埃希菌、真菌、解脲支原体为主,骨髓移植患者的病原菌(下称骨髓移植组)以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肾移植与骨髓移植患者标本中分离的真菌与解脲支原体对相应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分离的细菌菌株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骨髓移植组的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与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肾移植组的革兰阳性菌(P<0.05),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髓移植组的革兰阴性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肾移植组的革兰阴性菌(P<0.05),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与骨髓移植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有所不同,两组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相似。
郑周陈韩吴小乐余方友
关键词:肾移植骨髓移植耐药性
综合性医院ICU、NSICU、CCU和R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和耐药谱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ICU、RICR、NSICU和CCU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布与药敏变化,分析不同重症监护室间耐药性差异及原因,为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温州某医院中心各重症监护室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563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分析其分布及药敏变化。结果 ICU、NSICU、CCU和R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均以痰液为主,分离率依次为82%、97%、72%和74%,4个科室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率最低的科室为CCU。结论不同重症监护室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及耐药性不同,临床用药时应有针对性地选用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有效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詹玲玲陈约慧陈舒影林纯婵陈韩余方友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某三级医院四环素耐药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机制及分子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中国东部温州地区淋病奈瑟菌流行菌株进行分型,并对四环素耐药的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从淋病患者中分离出77株淋病奈瑟菌,采用E-test法进行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PCR和DNA测序用于检测四环素抗性相关基因,包括Tet-M基因、mtrR启动子区和mtrR编码区。多抗原序列分型(NG-MAST)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别用于确定所有临床分离株和四环素耐药分离株的分子特征。结果在77株淋病奈瑟菌中,74株(96.10%)、27株(35.06%)、70株(90.91%)和15株(19.48%)分别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耐药。所有测试的分离株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敏感。19株耐四环素菌株均存在Tet-M基因,其中17株mtrR启动区域发生1个碱基A的缺失突变,3株mtrR编码区域发生G45D突变。19株四环素耐药淋病奈瑟菌共测得11个不同的NG-MAST基因型,其中ST14781、ST1766和ST1866各占15.79%(均为3株),2个ST型(10.52%,2/19)未在NG-MAST数据库中报道过。19株四环素耐药淋病奈瑟菌共测序得到12个不同的MLST基因型别,其中ST10899占26.32%(5株),ST1600占15.79%(3株)。结论淋病奈瑟菌对四环素的耐药可能与mtrR启动区域和Tet-M基因的突变相关。NG-MAST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温州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物表现出分子分型多样化。应采取措施监测温州地区具有高抗药性的NG-MASTST1766和MLSTST1600淋病菌克隆。
郑周陈韩邓通洋吴惠洁夏虹余方友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耐药率MLST
973份脑脊液标本病原菌的检测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调查本院973份脑脊液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及耐药谱,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973份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53株,阳性率为15.7%,前5位分离菌种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肠球菌属、新型隐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2.7%、15.0%、11.1%、10.5%和9.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达100.0%,对红霉素、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达70.0%以上。屎肠球菌对莫西沙星、红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等耐药率高达70.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4.5%和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等的耐药率达60.0%以上。结论脑脊液标本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多见,鲍曼不动杆菌在革兰阴性菌中占首位,新型隐球菌占一定比例。本研究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和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陈韩陈思思张雪青詹玲玲余方友
关键词:脑脊液病原菌耐药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药敏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016年温州地区各家医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00株进行分析,了解其标本来源的分布,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试抗菌药物(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情况。结果 90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痰液标本中检出率最高,有713株,占79.22%;其次为创面渗液47株(5.22%)、血液30株(3.33%)、导管16株(1.78%)、引流液16株(1.78%)、尿液16株(1.78%)、脓液15株(1.67%)。在痰液标本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95.87%、94.31%、87.48%、56.76%、45.66%。结论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仍保持非常强的体外抗菌活性,适合作为一线用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对该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陈思思陈韩陈静超吴海鸥王欣欣余方友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抗菌药物
胆道引流液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胆道引流液分离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327例胆道感染患者胆道引流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327份胆道引流液标本中,培养出细菌的标本有241例,占73.70%;共分离出病原菌36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235株(64.38%),革兰氏阳性菌(G+)103株(28.22%),真菌27株(7.40%)。有102份(31.19%)标本培养出2种病原菌,11份(3.36%)标本培养出3种病原菌。肠杆菌科细菌中较多见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产酸克雷伯菌;非发酵菌中较多见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屎肠球菌多见,粪肠球菌次之。结论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有增加的趋势,但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陈思思陈韩张雪青余方友
关键词:胆道感染病原菌药敏分析
2011年至2015年耐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调查耐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各种标本分离的10428株大肠埃希菌。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大肠埃希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0428株大肠埃希菌临床株中,6538株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占62.69%;84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耐药率为0.81%。2011年至2015年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14%(2/1397株),0.47%(9/1898株),0.55%(12/2170株),0.88%(22/2489株),1.58%(39/2474株)。84株耐亚胺培南株中,42株为产ESBLs株,占50.00%。84株耐亚胺培南株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厄他培南和头孢曲松等药物的非敏感率超过90.00%;对呋喃妥因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超过50.00%,分别为50.00%和62.5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30.00%。结论亚胺培南仍对大肠埃希菌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但其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陈韩陈思思余方友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亚胺培南耐药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