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梅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地铁
  • 3篇地铁盾构
  • 3篇盾构
  • 3篇隧道
  • 3篇机器人
  • 3篇测量机
  • 3篇测量机器人
  • 2篇地铁盾构隧道
  • 2篇盾构穿越
  • 2篇盾构隧道
  • 2篇沉降
  • 1篇地表移动
  • 1篇地表移动变形
  • 1篇形变
  • 1篇形变分析
  • 1篇运营隧道
  • 1篇隧道沉降
  • 1篇自动化监测
  • 1篇超高水材料
  • 1篇沉降影响

机构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立亚
  • 4篇张宏梅
  • 1篇李黎
  • 1篇祝传广
  • 1篇龙四春
  • 1篇邓喀中
  • 1篇刘辉
  • 1篇陈清松

传媒

  • 2篇测绘通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高水材料长壁充填开采地表移动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煤矿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减小了地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但地表移动变形的特征、规律研究还不充分。本文研究了超高水材料长壁充填开采过程中地表的动、静态移动变形特征,并以临沂田庄矿11611工作面为例,通过对充填开采工作面上方布设的全倾向、全走向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证明了这种充填开采方法能极大减小地表移动变形,并且地表沉降、倾斜、曲率和水平移动、水平变形动态沉降特征均符合一般开采沉陷规律,并通过单点动态过程分析总结了超高水材料充填过程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矿区今后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张立亚张宏梅刘辉龙四春李黎
关键词:超高水材料地表移动变形
地铁盾构线路穿越运营隧道的沉降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地铁修建过程中穿越运营地铁线路时需动态监测隧道的安全状态问题,该文以深圳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穿越过程为例,利用测量机器人,以0.5~2h/次的频率对监测点进行全程观测。断面数据分析表明:在下穿过程中,上下隧道间距在1.823和6.028m之间存在某个临界距离,当小于这个临界值时,穿越时要注意隆起对既有隧道,尤其是对道床轨面沉降差的影响;盾构机从进到出1号线左、右线隧道引起的沉降量各占相应穿越线路总沉降量的50%~86%,盾构穿越已有隧道的过程应增大观测频率,及时进行二次注浆;总的监测断面布设数量不受上下隧道间距的影响,距离上、下隧道正交断面10m外的相邻断面只需布设两个观察点。从而实现最优点位布设密度和监测频率,节约施工成本。
张立亚张宏梅李黎邝利军
关键词:盾构穿越测量机器人隧道沉降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运营线路的形变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地铁修建过程中穿越运营地铁线路时,需动态监测结构和轨道的安全状态。本文以深圳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穿越过程为例,利用测量机器人(TS30),以2 h/次的频率对隧道、道床监测点进行全程观测。断面数据分析表明:19号线右线、左线穿越垂距1.80 m的左线过程,叠加应力使得2个主断面及之间断面的水平收敛增加,而穿越垂距6.0 m的右线,水平收敛最大值为0.82 mm,可忽略穿越过程及叠加应力对断面水平收敛的影响;29号线右线单独穿越后,最大沉降点在正交断面(7-1和7-2),而左线穿越过程,受叠加应力的影响在第四和五阶段最大下沉点转移至两个正交断面间(6-1和6-2);3穿越过程均表现为从刀盘到达隧道边界至穿越结束期间对各点沉降影响较大,这期间应增大监测频率至0.5 h/次;4整个穿越过程应重点监测断面3-1—9-1,即30 m的核心影响区域,其余断面最大沉降不超过3 mm。
张立亚张宏梅祝传广高小王
关键词:盾构穿越测量机器人
地铁盾构隧道切桩穿越建筑群的沉降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地铁盾构隧道通常不可避免地会穿越城市密集的建筑楼群,盾构切桩穿越会对住宅楼的形变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使用TS30测量机器人对深圳某小区的9—13号楼群在盾构切桩穿越过程中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同一幢建筑物上的监测点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离中线越近,沉降变化越大,反之沉降较小;相同距离切桩数量越多,相应建筑变形越大;刀盘到达监测点正下方切桩时,下沉突然增加,此时下沉速度最快,达1.49 mm/m;刀盘脱离房屋时,下沉继续增加,从刀盘进入房屋到盾尾脱离房屋期间,累计下沉占总沉降量的60%以上;房屋长边上监测点距中线垂直距离大于15 m时,沉降值小于5 mm,可以减少监测布点个数;距离大于30 m时,沉降值小于3 mm,可以不再布设监测点。这些研究可为后期建立盾构隧道不同埋深时与建筑物沉降的函数关系提供数据资料,也为以后盾构切桩穿越既有建筑群变形监测点优化设计提供宝贵实践经验。
张立亚张宏梅邓喀中龙四春陈清松
关键词: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