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喀中

作品数:366 被引量:3,339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5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0篇矿业工程
  • 82篇天文地球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建筑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电子电信
  • 6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理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7篇沉陷
  • 60篇开采沉陷
  • 42篇空区
  • 42篇采空
  • 42篇采空区
  • 32篇地表移动
  • 28篇采动
  • 27篇老采空区
  • 24篇条带开采
  • 24篇INSAR
  • 23篇建筑物
  • 23篇沉降
  • 21篇建筑
  • 21篇概率积分
  • 21篇概率积分法
  • 19篇采煤
  • 17篇遥感
  • 15篇煤矿
  • 14篇地表
  • 14篇地表沉陷

机构

  • 360篇中国矿业大学
  • 29篇中国测绘科学...
  • 28篇江苏省资源环...
  • 15篇河南理工大学
  • 8篇河北工程大学
  • 8篇焦作工学院
  • 8篇皖北煤电集团...
  • 7篇国家测绘局
  • 6篇江苏师范大学
  • 4篇国家测绘地理...
  • 4篇兖州煤业股份...
  • 3篇国家基础地理...
  • 3篇四川建筑职业...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煤炭科学研究...
  • 3篇淮北矿业集团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淮海工学院

作者

  • 366篇邓喀中
  • 84篇谭志祥
  • 75篇范洪冬
  • 28篇张宏贞
  • 22篇杨化超
  • 17篇庄会富
  • 16篇郭文兵
  • 16篇祝传广
  • 16篇郭广礼
  • 16篇王正帅
  • 15篇李培现
  • 14篇姚国标
  • 13篇张继贤
  • 11篇陈炳乾
  • 11篇马伟民
  • 11篇薛继群
  • 10篇邹友峰
  • 10篇郝明
  • 9篇张书毕
  • 9篇周鸣

传媒

  • 29篇中国矿业大学...
  • 24篇煤炭学报
  • 22篇煤矿安全
  • 18篇金属矿山
  • 15篇测绘通报
  • 15篇煤炭科学技术
  • 14篇测绘科学
  • 12篇矿山测量
  • 12篇采矿与安全工...
  • 11篇煤炭工程
  • 8篇煤炭技术
  • 8篇测绘工程
  • 8篇大地测量与地...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6篇煤矿开采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安全科学...
  • 4篇矿山压力与顶...
  • 4篇测绘与空间地...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1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15篇2017
  • 15篇2016
  • 17篇2015
  • 27篇2014
  • 26篇2013
  • 34篇2012
  • 27篇2011
  • 24篇2010
  • 21篇2009
  • 12篇2008
  • 21篇2007
  • 15篇2006
  • 10篇2005
  • 16篇2004
3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皖北矿区开采沉陷灾害预测、控制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吴玉华邓喀中陈玉平张宏忠李太启杨天亮阳华黄健胡奎陈卓求
该项目涉及矿山测量、采矿、建筑、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土地复垦等多个学科,是国内外开采沉陷控制及塌陷地治理的关键问题,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皖北矿区地处淮北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工农业和交通发达;煤系地层露头被第四系含...
关键词:
关键词:矿山测量煤矿
重复采动条件下覆岩下沉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1
1998年
现场观测及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采动岩体碎胀量与深厚比成正比,据此得出了初次采动时地表及岩体内部下沉系数计算式.同时,根据受初次采动影响的岩体在重复采动时碎胀量减小,假定减小量与初次采动碎胀量成正比,推出了预测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及岩体内部下沉系数的计算式,并可由现场实测得出有关参数,经与36个初采观测站资料和10个重采观测站资料的实测资料对比,证明了所给公式的正确性.
王悦汉邓喀中张冬至周鸣
关键词:重复采动开采沉陷覆岩岩石沉陷
弹性半平面边界元法在岩层移动中的应用
邓喀中马伟民何国清
关键词:岩层移动边界元法
GIS支持下的矿区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及变化规律被引量:10
2007年
遥感方法可以开展大范围土壤含水率的连续监测,其技术关键是建立土壤含水率的遥感信息模型。针对矿区采动影响特征,提出了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0.3作为判别高、低植被覆盖条件的阈值;裸地或低植被覆盖条件(NDVI≤0.3)采用基于热惯量理论的表现热惯量法(ATI)、高植被覆盖条件(NDVI>0.3)采用作物供水指数法(VSW I)来反演土壤含水量。并根据采后“三带”高度和植被覆盖情况,将矿区分为6种不同的研究区域,提出应用MOD IS数据和TM/ETM+数据定量反演矿区土壤含水量,进一步提出了在G IS支持下,由非采煤区推算采煤区采矿前的土壤含水量以及分析采矿前后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的理论和方法。
常鲁群卞正富邓喀中
关键词:遥感土壤含水量
利用波段合成研究SPOT多光谱影像水体提取方法被引量:5
2012年
SPOT多光谱影像仅有4个波段,光谱信息相对较少,通常的水体提取方法受到波段数的限制,通过波段合成增加SPOT多光谱影像可用的波段数,不仅增加了水体提取方法的种类,而且,通过对矿区塌陷地积水现象进行水体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波段合成对SPOT影像的水体提取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水体提取更完整,误提现象较少。
韩晶邓喀中范洪冬
关键词:水体提取
《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与改革被引量:5
2016年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是目前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的热门技术,该技术的相关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主干课程。文章针对《GPS原理与应用》这一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改革建议。
王潜心邹艳吴飞邓喀中姚丽慧
关键词: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基于超短基线InSAR技术的老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降监测
在煤矿开采过程结束后受地应力、外力或岩体材料强度衰减等因素作用,岩体系统平衡将再次被打破,产生应力再分布,造成岩层和地表的再次移动和变形,这一过程称之为老采空区的残余形变.老采空区的残余形变相比开采过程中的形变虽然量值较...
陈炳乾邓喀中黄继磊杨俊凯王刘宇
关键词:老采空区地表沉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基于InSAR技术的老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被引量:35
2015年
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是废弃塌陷地再利用的关键,需要大量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而传统的监测方法虽然精度高,但难以获取历史及广域沉降数据。针对这一问题,以陕西某矿老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为研究对象,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对该矿区19景Terra SAR影像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得了该矿老采空区地表沉降数据。分析了其变形规律,建立了地表残余下沉速度循环峰值与采厚、下沉速度循环周期与深厚比和工作面推进速度、工作面累积下沉与停采时间的经验关系式,为预测和评价老采空区残余形变提供了基础。
邓喀中王刘宇范洪冬
关键词:老采空区地表沉降INSAR
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被引量:82
1999年
 以徐州矿区为例,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客观的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用复垦土壤质量评价指数来评价复垦土壤质量及其相关参数值确定的方法,为复垦工程验收提供了复垦土壤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和简单、易操作的数学评价方法.
陈龙乾邓喀中徐黎华唐宏刘振田笪建原李荣连
关键词:土地复垦复垦土壤数学评价
基于平面格网的非量测CCD相机自标定被引量:4
2007年
传统的相机标定方法通常需要建立复杂3维标定块或高精度3维控制场,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采用平面控制格网作为标定块,根据相机的理想模型确定内方位元素,利用2维直接线性变换和共线方程分解出相机的外方位元素初值,采用改进的Hough变换算法检测标定图像中的格网直线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最佳直线,通过求直线的交点得到标定格网点的像坐标。最后利用自检校光线束法平差进行相机的精确标定。实际图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主点和焦距的标定精度分别达到了0.2像素和0.3像素左右。可以满足高精度近景3维量测的要求。
杨化超邓喀中张书毕郭广礼
关键词:直接线性变换共线方程改进HOUGH变换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