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
- 作品数:14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位针刺开窗在保留左锁骨下动脉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采用原位针刺开窗技术行保留左锁骨下动脉(LSA)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胸主动脉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通过总结相关数据分析该方法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12月25例胸主动脉疾病行原位针刺开窗技术保留LSA的TEVAR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88%),女3例(12%);年龄45~68岁,平均(62.1±11.2)岁。结果:25例患者中,24例患者(96%)取得了技术上的成功。所有的患者在30 d内均未发生围术期重大不良事件。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所有的II、III和IV型内漏在中位随访13个月时消失,期间主体支架及分支支架形态良好,无明显狭窄或移位。结论:原位针刺开窗在行保留LSA的TEVAR术治疗胸主动脉疾病是可行和有效的,且短期随访较为满意。
- 王洛波王兵杨彬秦委委许飞王旭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锁骨下动脉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内膜增生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ATI)受体相关蛋白(ATRAP)通过AngⅡ1型受体(AT1R)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ATRAPcDNA转至pSV2neo载体,然后转染至来源于成年sD大鼠胸主动脉的VSMCs。VSMCs内DNA合成,细胞外信号渊控激酶(ERK)及ERK磷酸化的表达分别通过。H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利用球囊损伤血管的模型,观察转染和未转染ATRAPcDNA的12周雄性SD大鼠的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1)在AngⅡ刺激VSMCs48h后,ATRAP过表达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3H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P〈0.05)。ATRAP的过表达使磷酸化ERK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并明显抑制了损伤动脉的新生内膜增生。(2)术后4周阴性对照组的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为(99.43±10.27)μm和(146.82±12.61)μm,术后8周为(158.62±15.93)μm和(201.04±17.92)μm,术后4周ATRAP转染组的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为(54.27±7.71)μm和(99.62±9.82)μm,术后8周为(84.82±9.16)μm和(137.93±13.94)μm。术后4周阴性对照组的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为(203.38±29.57)μm和(374.63±38.27)μm,术后8周为(347.16±27.05)μm和(439.59±35.52)μm,术后4周ATRAP转染组的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为(126.18±19.26)μm和(258.42±23.92)μm,术后8周为(161.46±22.49)μm和(160.28±22.91)μm。术后4、8周各组实验动物颈总动脉壁内膜和中膜均有所增厚,面积也有所增大,pSV2neo转染组较对照组内膜和中膜厚度增加均明显减轻(P〈0.01);管腔面积在各时间段pSV2neo转染组均大干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3)定量图像分析显示:与pSV2neo转染组比较,ATRAP转染组的动脉内膜面积儿乎减半,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RAP转染的损伤
- 高鹏司继媛杨彬于吉祥孟冉冉陈彬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受体血管平滑肌细胞新生内膜形成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4
- 2016年
- 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11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临床完全缓解(cCR)48.67%(55/113),病理完全缓解(pCR)40.71%(46/113)。pCR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4.78%和95.65%,非pCR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9.25%和8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3)。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较为敏感,而pCR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非pCR患者。
- 边志杰杨彬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外周血NF-κB表达量与细胞因子、内皮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表达量与细胞因子、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作为研究的TAO组,另取同期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TAO组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中NF-κB的表达强度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内皮损伤指标的含量。结果:TAO组患者外周血中NF-κB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AO组患者血清中ICAM-1、VCAM-1、E-selectin、TGF-β1、IL-10、TXB2、vWF、D-D、HIF-1α、VEGF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KetoPGF1α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TAO组中NF-κB高表达患者的血清ICAM-1、VCAM-1、E-selectin、TGF-β1、IL-10、TXB2、vWF、D-D、HIF-1α、VEGF含量显著高于NF-κB低表达患者,6-Keto-PGF1α含量显著低于NF-κB低表达患者。结论:TAO患者外周血中NF-κB的高表达能够促进炎症及免疫细胞因子过度分泌、加重内皮细胞损伤。
- 祝爱东高鹏杨彬
-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核因子ΚB细胞因子内皮损伤
- 自膨式裸支架LifeStent在髂动脉硬化闭塞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价腔内技术对治疗髂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使用第2代自膨式裸支架Life Stent(美国,巴德)置入治疗的64例髂动脉硬化闭塞疾病患者(共75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保肢率、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8岁,按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TASC)Ⅱ分型,TASCⅡA型患肢11条,TASCⅡB型患肢26条,TASCⅡC型患肢29条,TASCⅡD型患肢9条。术前踝肱指数为0.29±0.20,术后复查踝肱指数为0.94±0.16,术后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随访(22±10)个月,失访5例。1年、2年的一期累积通畅率分别为79%和60%、二期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1%和84%、保肢率分别为96%和94%。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8%,无手术相关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第2代自膨式裸支架Life Stent治疗髂动脉狭窄闭塞疾病的近中期临床疗效较满意,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 陈彬高鹏于吉祥李禹孟冉冉惠菲菲杨彬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髂动脉支架成形术
-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临床应用
- 2017年
- 目的 分析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和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各3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选择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研究对象的ANCA进行测定,对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健康体检者的ANC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3%(16/30)、3.3%(1/30)、0.0%(0/3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ANCA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ANC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Ⅲ期患者的ANCA阳性检出率、ANCA滴度均显著高于Ⅱ期患者(P<0.05)。结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ANCA阳性检出率、抗体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通过检测ANCA能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 李敏杨彬李禹孟冉冉高鹏
-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抗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布加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分析
- 2017年
- 目的 分析布加综合征患者的凝血功能特点,对布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布加综合征患者10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应用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浓度(Fbg-c)、纤维蛋白原时间(Fbg-time)、抗凝血酶III活性(AT-III:A)、凝血酶时间(TT)、DD二聚体(DD)进行测定,观察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bg-Time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APTT、PT、TT、PT-IN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Fbg-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DD浓度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异常所引起的血栓形成并不是布加综合征的主要发病原因。
- 李禹孟冉冉杨彬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凝血功能发病机制
- 免疫联合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近年来,免疫疗法发展迅速,在晚期黑色素瘤和肺癌的治疗中尤为明显,改变了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但免疫疗法在非免疫原性肿瘤中效果不佳,包括前列腺癌,这可能与前列腺癌的肿瘤微环境和低突变负荷有关。同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与雄激素剥夺治疗、放疗、化疗及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等协同治疗时能增强肿瘤免疫反应,成为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新方向。本文总结前列腺癌免疫抑制的机制,并对免疫疗法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前列腺癌的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宇于大鹏杨彬
- 关键词:前列腺癌免疫治疗放疗化疗雄激素剥夺治疗
- NF-κB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24年
-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已然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已知多种细胞与分子参与了AS的形成与发展,但机制尚不明确。NF-κB作为一种炎性反应调控因子,其调节的生物过程十分广泛。近年来有研究表明,NF-κB信号通路在AS发生、发展的数个阶段(包括氧化应激反应、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增生迁移等众多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基于此,本文就NF-κB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在AS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与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 苟园杨彬
- 关键词:NF-ΚB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细胞炎症细胞
-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支架置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1年,比较两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1年内支架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患者,能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及炎症因子水平。
- 于吉祥樊琳琳杨彬李禹孟冉冉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阿托伐他汀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