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帕金森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淀粉样蛋白A
  • 1篇调节蛋白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支架
  • 1篇血管内支架成...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淀粉样蛋...
  • 1篇血清淀粉样蛋...
  • 1篇叶提取物
  • 1篇银杏叶
  • 1篇银杏叶提取物
  • 1篇支架成形术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神经功能
  • 1篇提取物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申林
  • 2篇卫飞
  • 1篇杨清武
  • 1篇程赛宇
  • 1篇帅杰
  • 1篇王若丹
  • 1篇龚自力
  • 1篇周瑜
  • 1篇刘娟
  • 1篇王宫

传媒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银杏叶提取物对帕金森患者血清黑质DMT1、葡萄糖调节蛋白75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帕金森患者血清黑质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葡萄糖调节蛋白75(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5,grp75)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帕金森患者38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片,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黑质DMT1、grp75及认知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黑质DMT1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黑质DMT1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grp75水平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grp75水平较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Mo CA评分较高(P<0.05),HAMD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o CA评分较高(P<0.05),HAMD评分较低(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帕金森患者黑质DMT1水平,升高grp75水平,改善认知功能。
卫飞帅杰申林龚自力程赛宇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5神经功能
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10例(PD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PD组根据H-Y分期分为早期亚组32例,中期亚组47例,晚期亚组31例。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SAA水平,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测量PD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SAA与PD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PD组患者的血清SA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14.583,P<0.01);Mo CA评分、MMSE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t=11.898、11.572,P<0.05);早期亚组、中期亚组及晚期亚组PD患者的血清SAA水平、Mo CA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094、38.297、40.026,P<0.01)。早期亚组、中期亚组PD亚组患者的Mo CA评分、MMSE评分高于晚期亚组(t=9.084、12.085、11.628、14.482,P<0.05);PD组患者的血清SAA水平与Mo CA评分、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701、-0.752,P=0.018、0.012)。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SAA水平升高显著,并且与患者的病情进展、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关系。
王若丹周瑜段玮申林杨清武
关键词:帕金森病淀粉样蛋白A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ICA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5例颅外段IC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表现为头颈痛,12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或者脑梗死表现(肢体偏瘫等),6例伴有Horner综合征,1例以搏动性耳鸣、晕厥首发,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颈部血管超声偶然发现。25例ICAD患者均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计算狭窄程度、经颅多普勒(TCD)测量血流速度以及观察患者临床表现,6个月后随访复查。结果 25例ICAD患者中24例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顺利完成,未出现内膜损伤、出血、栓塞等并发症,1例血管走形迂曲,放弃支架置入;DSA显示平均动脉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6.70±10.57)%降至术后(即刻)的(11.07±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D测量颈内动脉狭窄段收缩峰值流速(PSV)由术前平均(189.55±54.27)cm/s降至术后(1周)平均(88.41±17.06)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后复查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与术后即刻比较,23例未见新的狭窄形成,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19例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4例部分缓解,1例复发,未出现梗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外段ICAD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改善狭窄程度、血流状况以及临床症状,且近期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较少,但不适用于血管严重迂曲患者。
王宫卫飞刘娟申林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颈内动脉夹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