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啸

作品数:13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6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农村
  • 2篇农业
  • 2篇乡村
  • 2篇逻辑
  • 2篇逻辑与
  • 2篇公共服务
  • 2篇村治
  • 1篇党建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对接
  • 1篇一事一议
  • 1篇有效衔接
  • 1篇有效性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范式
  • 1篇政府治理
  • 1篇职业化
  • 1篇指向
  • 1篇制度主义

机构

  • 1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

  • 13篇高啸
  • 9篇张新文

传媒

  • 2篇农村经济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理论导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当代
  • 1篇淮阴工学院学...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比较、效益分析与进路选择被引量:19
2019年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政策推动,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出现了传统小农、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等并存现象。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层面对比分析,发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小农与专业大户不仅在生产效率上高于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更是我国村庄秩序与社会结构的维护者,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与蓄水池。而政府大力推广的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则对传统小农和专业大户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综合考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在确保传统小农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适当地发展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同时还要规范与限制农业企业的发展。
张新文高啸
关键词:农业经营主体进路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乡贤治村: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被引量:11
2019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和以精细化管理为方向的城市治理水平逐步提高,然而广大的乡村社会却面临着内生基础薄弱、主体流失严重以及治理环境多变等困境,"三农"问题在城乡分治的背景下愈发凸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出现的"新乡贤"治村逐渐成为弥补政府主体治理不足的有效方式。从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层面来看,新乡贤治村的合法性兼具了传统型、魅力型以及法理型三种权威类型,也能够在村庄的产业、乡风等诸多方面发挥积极的影响,其治村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共同回应了何以可能的问题,而当下何以可为的问题则是要理顺新乡贤治村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健全新乡贤治村的保障机制以及明晰新乡贤治村的发展走向。
张新文高啸
关键词:乡村治理合法性有效性
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化供给中的马太效应探究被引量:13
2018年
分税制改革与税费改革后,项目制逐渐成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形式,但在基层实践中却出现了项目资源向个别村庄迅速集中,而大部分村庄却徘徊在项目供给之外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的产生既与项目制的内生性特征有关,又与村庄所拥有的外部性资源有关,二者共同形塑了地方政府在分配项目资源时所遵循的原则。马太效应不仅没有实现项目化供给的预期目标,还对村庄治理样态产生了负面影响,更使得乡村关系发生了重构。因此,提高项目化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化解项目化供给中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既需要转换项目资源的输入方式,又需要革新地方政府的考核体制。
张新文高啸戴芬园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马太效应
从家国主义、策略主义到理性主义的乡政村治
2019年
乡村振兴是今后我国进一步稳定发展的重要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的乡村治理经历了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体制下的"家国式治理"、改革开放初期的"策略式治理"以及中央"一号文件"时期多元共治格局下的"理性化治理"。治理理念的推进逻辑是国家基于宏观历史情境和微观社会基础之上的综合考量,并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当前,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理性化治理兼顾了经济发展与乡村建设,追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需求表达机制、干群关系、民主精神以及运动式治理等问题。总之,我国乡政村治的现代性指向在于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内涵的城乡包容性关系。
张新文高啸
关键词:乡政村治理性主义
农村项目扶贫存在的问题及优化途径被引量:6
2018年
治理农村贫困问题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农村扶贫的一种新型方式,项目扶贫旨在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以及综合扶贫等,突破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藩篱,将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专业、行业与行动者有机整合的扶贫方式推进。然而,在项目扶贫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项目主体异化、精英俘获现象以及项目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项目扶贫的效果及进程。构建主体间性的主客体关系、实施项目精准以及强化制度建设是化解农村项目制扶贫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
张新文高啸
关键词:项目扶贫
江苏省村干部职业化的质疑与争论及路径优化
2016年
税费改革之后,乡村治理中普遍出现了村干部"难选、难留、难有作为"的现象,为了提高村干部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全国各地陆续采取了以提高村干部工资为核心的村干部职业化改革。近10年来,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推行了村干部职业化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村干部职业化仍然面临着来自法律、财政与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学界质疑,以及实践中村干部职业化缺少更高层面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江苏村干部职业化的实践回应了理论界的质疑,同时村干部职业化需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适时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从而进一步彰显江苏这一制度创新的示范作用。
高啸舒明艳
关键词:村干部职业化村民自治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变迁:情境认知、渐进调适及路径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一事一议"政策制定和调整已历经十多年,实现了从村庄范围内农民自主筹资筹劳到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予以奖补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段的特定情境认知成为政策变迁的基本动力,而渐进调适则成为政策变迁的推动方式,在进一步更新情境认知和渐进发展的基础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可以发挥农民民主决策和管理的优势,进一步承接下乡的资源并完全剥离农民筹资筹劳,不断满足村级公益事业的需求并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张新文高啸
关键词:一事一议情境认知
农村水利治理:历史沿革、三维结构与路径选择被引量:1
2021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关系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与国家安全。我国农村水利治理结构大致经历了建国至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动员+基层运作”、农村税费时期的“国家退出十基层统筹”以及税费改革至今的“市场介入十项目供给”的变迁历程。在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我国农村水利治理变迁主要受到宏观历史情境、治理能力与城乡分立政策以及行为主体博弈互动的影响与制约。同时,农村水利治理的变迁过程具有路径依赖与渐进转型的特征,存在着关键节点并呈现出断裂平衡的状况。当前,我国农村水利治理结构应打破新的“历史否决点”,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环境,实现治理结构的再创新。
高啸张新文戴芬园
关键词:历史制度主义
农村公共服务改革与乡村组织建设
2017年
农村公共服务改革,应重视乡村组织的作用,重建乡村组织的服务职能,培育多元农村社会组织,创新乡村组织的治理模式,并与乡村组织建设有效衔接,促进乡村发展振兴。
张新文高啸
关键词:农村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改革乡村组织有效衔接乡村发展
“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范式”的“对接”——基于阅读刘祖云教授的《十大政府范式:现实逻辑与理论解读》被引量:1
2015年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议题,可以从政府治理体系、政府治理能力与政府治理指向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刘祖云教授提出的"十大政府范式",可以有效地对接这三个层面的内涵。"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范式"在理论层面是契合的,在实践层面是可以对接的。
高啸
关键词:政府范式服务型政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