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良红

作品数:31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水利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水库
  • 12篇三峡水库
  • 7篇水华
  • 4篇水动力
  • 4篇水温
  • 4篇水温分层
  • 3篇蓄水
  • 3篇异重流
  • 3篇营养盐
  • 3篇三峡库区
  • 3篇水环境
  • 3篇水库水温
  • 3篇水质
  • 3篇库区
  • 3篇库水
  • 2篇断面水质
  • 2篇蓄水期
  • 2篇藻类
  • 2篇支流
  • 2篇日调节

机构

  • 31篇三峡大学
  • 11篇湖北工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三峡水利枢纽...
  • 1篇上海勘测设计...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作者

  • 31篇龙良红
  • 28篇纪道斌
  • 14篇徐慧
  • 10篇刘德富
  • 8篇杨正健
  • 8篇宋林旭
  • 7篇崔玉洁
  • 6篇严萌
  • 4篇苏青青
  • 4篇刘德富
  • 3篇杨忠勇
  • 3篇李峰
  • 3篇李竹
  • 2篇肖泽云
  • 2篇黄亚男
  • 2篇黄亚男
  • 1篇李卫明
  • 1篇鲍正风
  • 1篇李欣
  • 1篇徐慧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湖泊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年份

  • 7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20年来三峡水库水动力特性及其水环境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2023年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水库干支流水环境状况及水华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三峡水库水环境相关研究,系统总结了三峡水库干支流水动力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并展望了三峡水库水动力相关研究的新视角、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后干支流水流分化特征明显,干流水体从上游的河流型水体逐渐转变为坝前的过渡型水体,而支流库湾则更偏向于湖泊型水体特征;(2)干支流密度差(温度差)驱动的分层异重流,水库日调节调度驱动的高频水流振荡,气象驱动的近表层水体混合是三峡水库支流库湾普遍存在的水动力现象,主导着支流库湾的水温分层和混合过程;(3)三峡水库特殊的水动力现象对支流库湾水温分层结构、营养盐输移补给、水华生消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等产生深远影响,应用生态调度调控支流库湾水动力过程来改善其水环境问题已成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如何将上述新发现上升为具有三峡水库特色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并形成大型深水水库生态环境研究技术体系,服务于大型梯级水库群联合多目标优化调度实践,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龙良红黄宇擘徐慧徐慧徐慧纪道斌杨正健崔玉洁
关键词:水动力水温分层三峡水库
向家坝水库水温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水温是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对水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向家坝水库运行期内的水温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本文建立CE-QUAL-W2立面二维水温模型,并基于2014年野外原位监测水温数据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应用其对水温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向家坝水库水温存在季节性垂向分层,4~6月中上层水体(水深0~60 m)受入流水温和气温回升影响迅速升温,表底温差达10℃,垂向分层加剧;7、8月水库泄洪加快了库区水体交换,底层水温迅速升高,中间等温层水体厚度增加,表底温差减小在2℃内,9月以后表底温差进一步缩小,垂向水温分层逐渐消失。通过分析发现:气象要素、入流水温、电站取水口高程、泄洪方式成为影响向家坝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入流水温的变化只影响水库水温波动范围,对其垂向分层结构影响较低;表层水温受气象条件影响显著;取水口高程和泄洪方式决定了水温的垂向结构。
龙良红徐慧纪道斌严萌刘德富
关键词:水温
三峡水库泄水-蓄水过程香溪河库湾水流振荡特性被引量:6
2022年
深入认识水库的水动力过程一直是研究和解决其水环境问题的基础。通过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2019年泄水期(5月)和蓄水期(9月)高频、连续的水位和流速剖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该支流库湾振荡的物理特性。研究发现:①高频的库湾振荡在垂向上表现为正压波,在水平模态上表现为最基本的Helmholtz模式(n=0),该振荡是香溪河库湾显著存在的重要水动力过程之一;②库湾振荡的周期约2 h,在库湾上游其振荡流速可达±0.05~0.1 m/s,水位波动振幅可达0.2 m;③支流库湾振荡由库区干流重力波驱动,重力波产生于大坝下泄流量的日调节过程。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水库及其支流水动力过程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香溪河库湾水动力过程对三峡水库日调度的响应机制,为后续水库生态调度研究及其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徐慧龙良红纪道斌杨忠勇杨正健杨正健刘德富
关键词:水位波动水动力水库调度三峡水库
基于BPNN的三峡水库神农溪叶绿素α浓度预测被引量:3
2015年
三峡水库自蓄水以来,库区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支流回水区出现大面积水华。为了有效减小及预防水华带来的影响,收集了三峡水库支流神农溪2013年5-12月的水环境监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水华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筛选出的8个主要因子加上叶绿素a浓度为模型输入,利用Matlab R2010a软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华预测模型。结果显示BP网络模型对未来1周的叶绿素a浓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良好,相关系数达到0.928。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用于神农溪叶绿素a浓度预测,并为神农溪水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李峰纪道斌刘德富严萌龙良红李竹
关键词:水华BP神经网络
一种集中水华的生物降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集中水华的生物降藻装置,包括框架和生态浮岛,生态浮岛铺设在框架顶部,框架顶部可拆卸安装有蓄电池、太阳能板、充气泵、控制系统和红外相机,太阳能板设置在蓄电池的上方,框架的最顶部,太阳能板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太阳能电池,太阳...
崔玉洁付子豪李松誉向姝彤黄亚男金富秋纪道斌武丹龙良红鲁紫如肖激扬杨正健宋林旭苏青青
三峡水库不同支流库湾蓄水期溶解氧分层特性及差异性被引量:4
2022年
以三峡水库典型支流库湾小江和香溪河为例,通过2020年蓄水期不同阶段的野外监测,对比分析了两条支流库湾的水动力过程、热分层、溶解氧时空差异及其对蓄水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1)蓄水初期,小江库湾表层受大气复氧和浮游植物影响溶解氧较高(7.00~13.00 mg·L^(-1)),其氧跃层出现在水深3~5 m处,5 m以下水域出现大面积缺氧(DO<2.00 mg·L^(-1)),甚至无氧现象.香溪河库湾溶解氧在垂向上大致可以分为3层:表层富氧水体(8.00~12.00 mg·L^(-1))、中层水体(6.00~8.00 mg·L^(-1))和底层低氧水体(4.00~6.00 mg·L^(-1)).(2)稳定的热分层为底层厌氧的形成提供了稳定的物理环境,而小江上游来流以及消落带植被分解增加了水体有机质的含量,可能是造成小江水体耗氧量增大、形成厌氧的内因;而香溪河因为长期存在的顺坡异重流补给,底层水体缺氧的风险较低.(3)持续的跟踪监测发现水库蓄水对支流库湾溶解氧起到了显著的补给作用,促使小江库湾厌氧现象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善.针对三峡水库,通过水库调度来改善支流库湾的缺氧和厌氧等水生态问题是可行的.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三峡水库不同支流库湾溶解氧分层特征及其差异的理解,从而为水库生态调度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纪道斌方娇龙良红龙良红赵星星杨正健郭亚丽
关键词:溶解氧(DO)厌氧水动力三峡水库
大水深断面水质自动检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水深断面水质自动检测系统,涉及水质自动检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监测深度不够、监测环境预判不足、数据采集、传输与终端决策系统连接不紧密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微型站房机柜,所述微型站房机柜上设有供电系...
赵星星纪道斌龙良红杨正健裘思谦季鑫鑫成再强徐慧
水华浮游生物鉴定转沉淀的水样上清液吸出装置
一种水华浮游生物鉴定转沉淀的水样上清液吸出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挤压球的输液软管,输液软管的出液端与一端封闭的转接管连通,转接管上沿管道方向与多根调速软管一端连通,各调速软管另一端与玻璃硬管连通,各玻璃硬管上套设有深度调节板...
龙良红纪道斌徐慧严萌李峰李竹
文献传递
基于CE-QUAL-W2模型的三峡水库神农溪库湾水流水温特性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区干、支流水文水动力变化显著。通过现场观测和构建三峡水库神农溪支流库湾立面二维水动力模型(CE-QUAL-W2),对比研究了三峡水库不同时期水流、水温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神农溪库湾水体整体流速缓慢,不同时期均存在不同强度的异重流现象,包括干流倒灌异重流和上游入流底部顺坡异重流;枯水运行期和汛前消落期干流水体从表层潜入库湾,强度较弱;汛期和汛末蓄水期存在中层倒灌并且强度较大,影响整个库湾;上游入流处由于来流水温一般低于库湾,存在入流底部顺坡异重流现象。库湾水温呈春夏升温、秋冬降温的变化趋势,一年四季均存在水温分层现象;但冬季分层相对较弱,其它季节水温分层明显;水温分层模式因异重流的存在,明显不同于一般水库的水温分层。对比分析表明,CE-QUAL-W2模型可较为准确地反映神农溪库湾水流及水温时空分布特性。研究可为更细化分析三峡水库神农溪库湾水流水温特性、开展水华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龙良红纪道斌刘德富严萌崔玉洁宋林旭
关键词:三峡水库异重流CE-QUAL-W2模型
三峡水库神农溪2014年春季浮游藻类演替成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三峡水库神农溪库湾春季水华期间浮游藻类演替及其成因分析。【方法】2014年3–5月在神农溪库湾布置了6个断面(SN01–SN06),在神农溪汇入长江干流河口附近水域设置1个断面CJBD,对浮游藻类、相关环境因子及水动力因子进行了同步监测,据此分析了水体层化结构及水动力特性。【结果】神农溪在监测时段内共检测到浮游藻类6门38种(属);库湾浮游藻类生物量时间上差异显著(ANOVA,P<0.05)。春季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演替规律,3月份暴发大面积的硅藻水华(藻密度>100×10~5 cells/L),小环藻(Cyclotella spp.)为优势藻种;4月在SN02–SN06暴发以小球藻(Chlorella spp.)为主要优势种、衣藻(Chlamydomonas spp.)为次优势种的绿藻水华(藻密度>100×10~5 cells/L),5月份受水位大幅消落影响,浮游藻类生物量降低且无明显优势藻种。【结论】在具备充足的营养盐的水体中,水体层化结构与水动力特性对浮游藻类演替影响重大。三峡水库水位处于快速消落阶段时,流速成为抑制神农溪库湾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
徐慧龙良红纪道斌刘德富宋林旭崔玉洁苏青青黄亚男吴庆
关键词:三峡水库浮游藻类环境因子水动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