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道斌

作品数:234 被引量:70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112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2篇水利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天文地球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6篇水库
  • 60篇三峡水库
  • 40篇水华
  • 32篇水体
  • 20篇营养盐
  • 20篇水质
  • 17篇沉积物
  • 14篇蓄水
  • 14篇异重流
  • 14篇支流
  • 10篇污染
  • 9篇藻类
  • 9篇三峡库区
  • 9篇水位
  • 9篇水温分层
  • 9篇库区
  • 8篇野外
  • 8篇叶绿素A
  • 8篇通量
  • 7篇水生

机构

  • 220篇三峡大学
  • 58篇湖北工业大学
  • 23篇武汉大学
  • 18篇教育部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河海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中国长江三峡...
  • 3篇中电建生态环...
  • 2篇三峡水利枢纽...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国网电力科学...
  • 1篇中国长江电力...
  • 1篇三峡梯级调度...

作者

  • 234篇纪道斌
  • 82篇杨正健
  • 76篇刘德富
  • 56篇宋林旭
  • 40篇刘德富
  • 32篇崔玉洁
  • 28篇马骏
  • 28篇龙良红
  • 25篇黄钰铃
  • 18篇肖尚斌
  • 17篇徐慧
  • 16篇苏青青
  • 10篇杨忠勇
  • 10篇李欣
  • 10篇杨凡
  • 9篇万端极
  • 9篇赵萍
  • 9篇谢涛
  • 9篇李欣
  • 7篇朱冠霖

传媒

  • 16篇环境科学
  • 10篇中国农村水利...
  • 9篇三峡大学学报...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7篇长江流域资源...
  • 7篇环境科学与技...
  • 6篇水生态学杂志
  • 5篇湖泊科学
  • 4篇水利学报
  • 4篇长江科学院院...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水力发电学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第七届全国环...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人民长江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大众科技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年份

  • 11篇2023
  • 15篇2022
  • 21篇2021
  • 24篇2020
  • 27篇2019
  • 32篇2018
  • 26篇2017
  • 8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15篇2013
  • 13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流域划分法中确定子流域降雨量时空分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流域划分法中确定子流域降雨量时空分布的方法,涉及水文预报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按照自然流域的划分方法将流域划分为若干个自然子流域,然后将全流域的泰森多边形特征数据直接叠加在子流域上,获得子流域的代表雨量...
常文娟马海波严登华肖尚斌雷晓辉董晓华李俊美纪道斌徐刚刘冀彭涛李英海董鑫
文献传递
蓄水前后三峡库区香溪河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及释放通量估算被引量:7
2018年
三峡库区汛末蓄水过程改变了支流库湾沉积物赋存环境,继而影响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特征和沉积物-水界面过程.本文通过对2016年8月(蓄水前)和10月(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沉积物和上覆水样品的采集分析,分析了蓄水前后库区干流和支流库湾底部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及赋存的环境条件,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PO3-4-P交换通量.结果表明:蓄水后沉积物上覆水pH增加,碱性增强;Eh减少,还原性增强.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相对含量由Na OH-P>HCl-P>OP转变为HCl-P>OP>Na OH-P,沉积环境的改变是磷形态变化的根本原因.沉积物中TP增加了1.3倍,上覆水ρ(PO3-4-P)是蓄水前3.7倍,间隙水ρ(PO3-4-P)是蓄水前8.3倍,增加了香溪河库湾沉积物营养盐释放风险.蓄水前后香溪河沉积物PO3-4-P总体均表现为"源",但PO3-4-P扩散通量由蓄水前的-0.002 9~0.005 9 mg·(m^2·d)^(-1)增加为蓄水后的0.006 7~0.107 1 mg·(m^2·d)^(-1),蓄水后香溪河库湾底部沉积物磷释放量增加.
刘心愿宋林旭纪道斌刘德富李欣黄佳维赵冲唐咏春平明明
关键词:三峡库区沉积物释放通量
一种通过水位调节控制河道型水库支流水华发生的方法
一种通过水位调节控制河道型水库支流水华发生的方法,它以河道型水库常规水位调度方案为基础,分别进行春、夏季“潮汐式”和秋季“提前蓄水”式调度,通过增大支流异重流在支流中的强度和影响范围来促使水库干流低藻类、掺混均匀、高泥沙...
刘德富杨正健纪道斌黄钰铃马骏刘流孔松王从锋
基于水质改善的枝江金湖水系连通方案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湖北省枝江市金湖水体存在的水量不足、水质恶化问题,结合金湖现有水系设施条件,设计可行的长江-金湖水系连通方案及适宜的引水流量,并利用MIKE21模型及MATLAB零维模型模拟确定的引水方案对金湖水动力、水质条件的改善效果,论证所制定的金湖换水方案的科学合理性。结果显示,选定生态引水流量为5 m^3/s时,能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较好地改善金湖的水质状况,且湖中水体掺混效果较明显。
吴庆纪道斌黄亚男杨忠勇戴凌全阮洲罗英
关键词:水质改善引水工程
一种试管刷
一种试管刷,包括空心刷杆、刷柄、电机、电池、进水管和软轴,在刷柄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三块环形隔板,三块隔板将所述刷柄分隔成四个空腔,电池、电机和密封填料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各空腔内,电机上端通过多根弹簧与隔板连接,在刷柄外安...
桑文璐纪道斌许家炜苏青青李欣
文献传递
中层温差反坡异重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三峡水库支流库湾长期普遍存在的中层倒灌异重流为背景,构建室内物理模型,以入流量、初始水位、温度差3个主要影响因子,设计系列工况对中层反坡异重流运行特性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分析异重流头部移动速度、交界面高度、头部厚度等主要水力学要素的变化过程及受入流量、初始水位、温度差的影响规律。借助钱宁等有关异重流的头部速度理论公式,计算了各种工况下的中层异重流头部理论速度,对比实际头部速度的实测值与理论值,两者相差不大,相对误差均小于5%。
纪道斌曹巧丽谢涛尹卫平黄钰铃刘德富
关键词:温差
平原地区城市湖泊防洪与景观功能协调研究——以枝江市金湖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使城市湖泊尽可能滞蓄雨洪、发挥景观功能、打造良好的居民"亲水空间",以枝江市金湖为例,根据金湖主要泄洪渠道的实际情况,利用Mike 21模型模拟计算汛限水位值,按照景观水位确定大、小洪水工况下合理的水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的静态景观水位与改进的动态景观水位两种方案。结果表明:以50年一遇、30年一遇为代表的大洪水工况下合理景观水位为40.7 m,以20年一遇、10年一遇为代表的小洪水工况合理景观水位为41.3 m;静态方案采用50年一遇洪水计算结果为标准执行,将40.7 m作为金湖固定的景观水位;动态方案水位可在41.3~40.7 m之间波动;金湖适宜采用动态景观水位运行方案,水位可在40.7~41.3 m之间波动;根据短期预报及历史监测资料分析后合理调度,将41.3 m作为金湖常水位,确定预测洪水大小后调整水位迎战洪水。据此,可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有效协调景观高水位需求与防洪之间的矛盾。
阮洲罗英纪道斌徐慧吴庆
关键词:汛限水位堤防安全防洪安全
水华浮游生物鉴定转沉淀的水样上清液吸出装置
一种水华浮游生物鉴定转沉淀的水样上清液吸出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挤压球的输液软管,输液软管的出液端与一端封闭的转接管连通,转接管上沿管道方向与多根调速软管一端连通,各调速软管另一端与玻璃硬管连通,各玻璃硬管上套设有深度调节板...
龙良红纪道斌徐慧严萌李峰李竹
文献传递
三峡水库不同下泄流量香溪河水动力特性与水华的响应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2008-2010年三峡水库主要泄水过程香溪河水动力和水华的时空动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香溪河库湾水动力与水华的响应式,当水深5m时,以对数方式进行拟合香溪河流速与chl-a浓度效果较好,故选用y=-11.711ln(x)-7.754为香溪河流速大小与chl-a浓度的响应关系式,综合考虑拟合结果和香溪河库湾水华的藻类组成,保守取定控制水华爆发的临界流速为0.04m/s。通过CE-QUAL-W2对三峡水库主要泄水期初始水位165m时的日泄水调度工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水库干流水体基本以中层异重流倒灌进入香溪河库湾,上游来流则主要从底部和表层流出库湾。库湾河口附近XX00表层流速达到抑制水华发生的临界流速0.04m/s。工况3中水位日降幅最大达到2.24m/d时库湾表层流速显著大于其他2种工况,XX00、XX03、XX04和XX07表层流速均达到抑制水华发生的临界流速。因此,初始水位165m时进行日调节泄水调度时抑制典型支流库湾水华的效果可能较好。
谢涛纪道斌尹卫平朱冠霖刘德富孔松
关键词:三峡水库M
三峡水库支流库湾低流速条件下测流方法探讨及应用被引量:18
2011年
三峡蓄水成库后,库区部分支流受长江干流回水顶托,形成了支流库湾,水体流态由典型的河流形态变为类湖泊形态,受上游来流和水库调度等因素综合影响,库湾水动力条件变得极其复杂。在野外长期现场观测的基础上,针对支流库湾水体复杂的水动力条件,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流速监测方法。运用该方法在香溪河库湾测流,获得了较好的测流结果,能较好地表征低流速条件下库湾水体的水动力特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马骏刘德富纪道斌杨正健易仲强
关键词:三峡水库ADCP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