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路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气候
  • 1篇稻田
  • 1篇玉米
  • 1篇生态气候
  • 1篇生态条件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田
  • 1篇水稻田间
  • 1篇田间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候影响
  • 1篇小气候
  • 1篇小气候特征
  • 1篇高原地区试验
  • 1篇光温
  • 1篇光温生产潜力
  • 1篇高产
  • 1篇高产群体

机构

  • 2篇贵州大学

作者

  • 2篇张邦琨
  • 2篇张路

传媒

  • 2篇耕作与栽培

年份

  • 2篇199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群体的小气候效应分析
1999年
通过对不同生态条件下王米主要生育阶段田间小气候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毕节高海拔地区3333~4444株/667m2,在玉米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大喇叭口—抽雄吐丝)的田间小气候随密度增加更为适合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特别是每667m24444株这一密度群体结构最为合理,株间温度22~33℃,相对湿度为85%左右,对太阳辐射能吸收能力强,反射损失少,气候资源的利用率较高,玉米实际667m2产522.3kg,马铃薯、玉米套作复合产量达676.58kg/6m2,相对于其它密度能获得较佳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若按当地当年气候资源估算,其利用率仅为34.8%,可能增产潜力非常大。
张邦琨张路陈芳余世洪
关键词:玉米生态气候气候影响高原地区试验
水稻田间小气候特征与生产潜力关系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通过稻田小气候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平行观测,探索水稻优质高产的田间小气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小气候效应,符合局部气候原理和田间小气候基本规律。在采用岗优22组合,密度2.25万窝/hm2的稻田里,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抽穗开花期,能形成更为合理的田间小气候,水温、地温和气温配合较优,光照较好,有利于CO2的输送,增强了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因而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能达到10410kg/hm2的产量,但根据当年的光、热、水条件和生产水平要素估算,生产潜力可达13558.5kg/hm2。
张邦琨张路陈官文
关键词:稻田小气候光温生产潜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