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由Hijikata?于1970年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正式开启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时代.之后逐渐推广,后来Yeung、Tsou等不断对手术器械、手术步骤进行完善[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及优越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近年在我国广大医学同仁的努力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也逐渐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3].
- 舒剑臣史可测蒋俊威朱宇刘波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椎间孔疗效分析手术器械手术步骤
- 不同截骨方式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临床以不同截骨方式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OP)脊柱骨折(spinal fractures,SF)合并后凸畸形(以下简称:陈旧性OPSF合并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陈旧性OPSF合并后凸畸形患者为本研究样本.依据截骨技术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单节段组(n=30,给予PSO截骨疗法)与多节段组(n=30,给予Smith-Peterson截骨疗法).对比2组手术各项指标(手术用时、出血量、住院用时等);矫形效果[手术前与手术后后凸畸形Cobb角、胸椎后/前凸角(TK、LL)以及矢状面平衡(SVA)];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节段组手术与住院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较单节段组少(P<0.05).术前,2组Cobb角、SVA、TK、LL差异均不大(P>0.05);术后,多节段组Cobb角大于单节段组(P<0.05),SVA小于单节段组(P<0.05),2组TK、LL差异仍不大(P>0.05).2组均未发生断钉断棒、脊髓损伤与骨水泥渗漏不良反应.多节段组总发生3例(10.00%)不良反应,且未出现形成假关节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单节段组11例(36.67%)的发生情况(P<0.05).结论:治疗陈旧性OPSF合并后凸畸形不论采用单节段还是多节段截骨疗法均可能实现治疗目标,但多节段法并发症更少,手术各项指标更优异,临床应用更安全,且术后改善情况更好,在可选择的范围内建议优选.
- 朱灏刘波张华溢
- 关键词:PSO后凸畸形
-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术后复发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经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B组,每组60例。A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B组患者接受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末次随访时根据患者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7例)、未复发组(10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DH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大于B组患者,而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均小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随时间增长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B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疾病类型、退变程度分级、手术节段、术中纤维环破损、术中髓核摘除不彻底等可能为LDH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突出位置等均与LDH患者术后复发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病程<3年、脱出型LDH为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L4~L5、L5~S1手术节段、术中纤维环破损、术中髓核摘除不彻底等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退变程度分级与术后复发无关(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在术后复发患者中,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手术节段、术中纤维环破损、术中髓核摘除不彻底等为主要影响因素,临床中针对存在以上危险因素患�
- 朱灏刘波张华溢张智刘煊文
- 关键词: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
- 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在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临床线索。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伴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甲组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乙组采取口服洛索洛芬钠治疗,丙组采取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洛索洛芬钠治疗,疗程均为8周。随访16周,比较治疗前、治疗8周后以及停药8周后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中,3例乙组患者服药后出现上消化道中度疼痛,放弃治疗;12例乙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轻度不适,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甲组和丙组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共117例完成8周治疗,并全部获得随访。甲、乙、丙组治疗前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VAS和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乙、丙组的疗效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8周后,甲、丙组的疗效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所引起的下腰痛疗效确切,并且避免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舒剑臣史可测朱宇刘波
- 关键词:盐酸氨基葡萄糖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下腰痛
- 高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治体会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总结高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手术治疗的颈_(2~3)(C_(2~3))、颈_(2~4)(C_(2~4))、颈_(3~4)(C_(3~4))节段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术后3 d,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治疗分数(JOA 20分法)评价疗效。结果: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位于C_(2~3)节段2例,C2~4节段3例,C_(3~4)节段19例。随访13~30个月,平均3.2年。入我科前误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1例,误诊为青光眼1例。疼痛位于枕部3例、耳颞部5例、眼球后部6例、枕部至斜方肌上方8例、斜方肌上方至锁骨上方2例。最常见体征为Spurling征阳性,最常见影像学表现为颈椎间盘突出。手术方法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型术。术后3 d,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其JOA评分和优良率(即改善率≥50%患者所占比例)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无典型症状、体征,易于漏诊。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疗效。
- 谢侃周云龙朱宇舒剑臣刘波黄远章史可测
-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
- 胸腰椎结核不同手术入路临床疗效的对比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进行胸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04年1月-2019年1月13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前路、后路、前后路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年龄11岁-74岁,平均37岁,前入路59例,后入路40例,前后联合入路38例.对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手术时间、出血量、症状改善、术后融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前、后入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手术入路手术治疗前后在症状改善、畸形矫正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病灶大小及破坏程度、脊柱畸形程度,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可以取得胸腰椎结核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微创手术方式及设备的发展,结核前路手术可逐渐由开放手术向微创手术转变.
- 朱灏史可测刘波张华溢
-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