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春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干细胞
  • 4篇牙周
  • 4篇牙周膜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血小板
  • 3篇牙周膜干细胞
  • 3篇纤维蛋白
  • 3篇富血小板
  • 3篇富血小板纤维...
  • 2篇新骨
  • 2篇新骨形成
  • 2篇学法
  • 2篇牙齿磨耗
  • 2篇增殖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自体
  • 2篇自体骨
  • 2篇自体骨髓

机构

  • 13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周春梅
  • 11篇于莉
  • 11篇袁萍
  • 9篇吴佩玲
  • 6篇李淑慧
  • 6篇赵璐
  • 3篇尼加提·吐尔...
  • 2篇赵璐
  • 1篇曹蓉蓉

传媒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0篇2016
  • 3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诱导活性材料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拔牙位点引导新骨形成的骨计量学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在拔牙位点引导新骨形成的作用,考察OAM复合PRF促进拔牙位点保存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12月龄健康雄性Beagle犬6只,建立动物模型,微创拔除两侧上、下颌第二侧切牙。4个位点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植入PRF与OAM复合物、单一的PRF或OAM,以及空白对照。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处死3只动物并立即在拔牙位点部位取材,制作组织切片H.E和甲苯胺蓝染色,进行骨计量学分析。结果:A组骨小梁宽度、位点区骨量和成骨细胞数均明显大于其他3组(P<0.01)。析因分析显示OAM复合PRF在拔牙位点区引导新骨形成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OAM或PRF(P<0.01)。结论:OAM复合PRF可以增加拔牙位点区的成骨细胞数。骨量明显增加,有助于骨改建和改善拔牙位点区牙槽骨质量。
周春梅温齐古丽·乃库力于莉袁萍尼加提·吐尔逊
关键词:骨诱导活性材料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新骨形成骨计量学
根尖乳头干细胞向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分化能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探讨根尖乳头干细胞(SCAP)分别在炎性环境(肿瘤坏死因子-α)及正常环境下向牙髓牙本质复合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大鼠根尖乳头组织,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获得SCAP,鉴定细胞来源,进行MTT生长曲线的测定,分正常组、炎症组(10 ng/m L TNF-α)及空白对照组行体外成骨能力茜素红及免疫组化实验,并将3个组分别移植到大鼠背部皮下观察8/12周后新生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10 ng/m L TNF-α组显著高于正常SC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茜素红染色显示均有矿化结节生成,与炎性组(10 ng/m L TNF-α)相比,正常组SCAP染色显著,矿化结节形成的范围大且呈深橘色;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CAP胞浆中DSP/BSP均有表达;正常、炎症组移植物可见牙髓牙本质样结构形成,且DSP/BSP均阳性表达,空白对照组未见矿化组织形成。结论:SCAP具有高增殖及成骨向分化能力,可进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再生,炎性因子TNF-α对SCAP的生长增殖有促进作用同时不同程度上对SCAP矿化及成牙成骨向分化有抑制作用。
于莉李淑慧周春梅袁萍曹蓉蓉吴佩玲
关键词:牙髓牙本质复合体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对根尖乳头干细胞与牙周膜干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体外培养鼠根尖乳头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比较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两者增殖活性的影响,以期得出在炎症状态下两者用于牙本质再生的可能性。方法:取幼鼠根尖尚未发育完全的健康下颌牙,用酶消化法获得根尖乳头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将含有TNF-α浓度为0、5、10、50 ng/ml的培养液加入两者的第3代细胞中,使用MTT法检测以比较其对两种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SCAP与PDLSCs均呈长梭形,形似成纤维细胞;SCAP与PDLSCs均表达干细胞特性;SCAP较PDLSCs具有更强的增殖活性;在10ng/ml和50ng/ml浓度时,TNF-α能促进2种细胞的增殖。结论:与PDLSCs比较,SCAP增殖活性更强,在炎性环境下亦是如此,根尖乳头干细胞可能在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症经适当治疗后牙根继续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
赵璐吴佩玲于莉袁萍周春梅
关键词:TNF-Α牙周膜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法
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维吾尔族人群牙齿磨耗程度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初步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维吾尔族人群牙齿磨耗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477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口腔调查。结果:磨耗患病率为94.1%,其中男性183例,牙齿磨耗患者占35.4%,女性294例,磨耗患者占58.7%。男性患者牙齿磨耗程度比女性患者严重。46-55岁年龄段存在偏侧咀嚼习惯、不正确刷牙方法、夜磨牙习惯、叩齿习惯的患者牙齿磨耗者分别占61.8%、80.3%、38.2%、18.4%。喜食硬食物对牙齿磨耗的影响比较显著。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牙齿磨耗普遍存在,牙磨耗不仅患牙与牙位、牙列不齐、牙缺失有明显的关系,还与个人饮食习惯及结构、某些生活习惯及性别,年龄段有一定关系。
温齐古丽.乃库力朱丽德孜.托列别克周春梅尼加提.吐尔逊
关键词:维吾尔族牙齿磨耗
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人群关于牙齿磨耗影响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关于牙齿磨耗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牙齿病理性磨耗,开展宣传教育及干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口腔健康情况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结果: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段、全身情况、咬合关系、刷牙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喜食硬食物及碳酸饮料与牙齿磨损程度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个人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影响牙齿磨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患者牙齿磨耗发病率较高,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应作为加强关于牙齿磨耗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以纠正不良刷牙习惯、饮食习惯等来提高患者对牙齿磨耗的正确认识并预防其发生。
温齐古丽.乃库力朱丽德孜.托列别克周春梅尼加提.吐尔逊
关键词:维吾尔族牙齿磨耗影响因素
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牙周膜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炎性和正常牙周膜干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牙周炎牙槽骨缺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正常组织及慢性牙周炎组织来源的的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PPDLSCs),并经有限稀释法纯化两种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46及PDLSCs表面蛋白STRO-1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受体蛋白、配体Jagged1(JAG1)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两种来源的细胞经纯化后均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STRO-1、CD146;P-PDLSCs比H-PDLSCs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H-PDLSCs和P-PDLSCs均阳性表达Notch1、Jagged1;但PPDLSCs中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明显较弱;RT-PCR检测发现P-PDLSCs中Notch1、Jagged1m RNA表达量分别为(1.22±0.29)、(1.52±0.38),较H-PDLSC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炎症牙周膜干细胞中的炎症微环境可能抑制了Notch信号分子的表达,低水平的Notch信号的激活可能有利于牙周炎缺损牙槽骨的成骨分化。
袁萍李淑慧于莉赵璐周春梅吴佩玲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成骨牙周炎RT-PCR
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兔牙槽骨缺损中的表达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通过建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兔拔牙窝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探讨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牙槽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36只健康雄性2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均于全身麻醉下微创拔除下颌左侧中切牙。A组植入BMSCs-PRF复合物,B、C组分别植入单一PRF和BMSCs,D组未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每个时间点3只动物)处死动物,立即在骨缺损同一部位取材,制作骨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缺损修复过程中Notch1和Wnt3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第4、8周,A、B、C组Notch1和Wnt3a表达均高于D组(P<0.05);第12周,D组Notch1和Wnt3a表达高于其他3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第4周,骨缺损区新生骨细胞Notch1和Wnt3a的表达最多,随着时间的延长,骨缺损修复完成,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Notch1和Wnt3a信号分子在BMSCs复合PRF促进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均有表达,可以通过调控BMSCs的增殖与分化加速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愈合过程;二者表达情况相似,有可能存在串话机制。
周春梅李淑慧温齐古丽.乃库力于莉袁萍赵璐吴佩玲尼加提.吐尔逊
关键词:NOTCH1WNT3A牙槽骨缺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级五年制口腔颌面外科6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袁萍尼加提·吐尔逊于莉赵璐周春梅吴佩玲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学PBL教学法
文献传递
根尖乳头干细胞与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比较被引量:9
2016年
背景:根尖乳头干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间充质干细胞,其能否应用于牙根再生是目前研究的关键。目的:体外培养鼠根尖乳头干细胞与牙周膜干细胞,研究比较两者生物学行为,为根尖乳头干细胞用于牙根再生的可能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幼鼠根尖尚未发育完全的健康下颌牙,用酶消化法获得根尖乳头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干细胞表面标志物,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1)鼠根尖乳头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均呈STRO-1强阳性表达,根尖乳头干细胞呈CD90强阳性表达而CD146阳性表达稍弱,牙周膜干细胞呈CD146强阳性表达而CD90阳性表达稍弱。(2)根尖乳头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吸光度值随着时间的递增呈现出增高的状态,第8天起趋于平稳。自第4天起根尖乳头干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强于牙周膜干细胞,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与牙周膜干细胞相比,根尖乳头干细胞染色明显较深,可推测矿化结节形成数量较多。(4)结果表明与牙周膜干细胞相比,根尖乳头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和矿化能力。
赵璐于莉袁萍周春梅吴佩玲
关键词:干细胞牙乳头牙根尖牙周膜牙再矿化牙周膜干细胞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新骨形成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兔拔牙窝骨缺损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月龄雄性新西兰兔27只,随机分3组,每组9只,建立动物模型,均在全身麻醉下微创拔除下颌左侧中切牙。A、B和C组分别为BMSCs复合PRF、单一PRF和空白对照。每组3只于3个时间点,即第4、8、12周,在骨缺损部位取材,拍摄X线片观察骨缺损区骨质的愈合及改建情况。同时制作HE染色的组织切片,进行骨计量观察。结果观察和使用灰度值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4、8、12周A组缺损区骨密度明显高于B、C组(P<0.01)。A组与B、C组的骨计量学比较分析显示骨小梁宽度、缺损区骨量、成骨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BMSCs复合PRF应用于兔牙槽骨缺损区能有效促进新骨形成。
周春梅李淑慧温齐古丽.乃库力于莉袁萍尼加提.吐尔逊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新骨形成X线骨计量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