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鑫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压伤
  • 5篇挤压伤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卡培他滨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挤压力
  • 2篇挤压综合征
  • 2篇补液
  • 2篇补液治疗
  • 2篇肠癌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酶
  • 1篇代谢酶基因
  • 1篇代谢酶基因多...

机构

  • 5篇新乡医学院
  • 5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王鑫
  • 5篇侯世科
  • 4篇吕琪
  • 3篇丁辉
  • 2篇刘子泉
  • 2篇樊毫军
  • 2篇曹娟
  • 2篇刘晋阳
  • 1篇吴刚
  • 1篇李修岭
  • 1篇韩双印
  • 1篇高宏伟
  • 1篇韦薇
  • 1篇谢甲贝
  • 1篇陈博
  • 1篇袁瑶
  • 1篇王雪
  • 1篇王敬

传媒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不同烈度地区伤员早期伤病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汶川地震后四个不同烈度区域的伤员伤病谱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探索震后不同烈度下的伤情类型及分布特点,为医疗救援力量配置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汶川地震分布于四个不同烈度区域的8个市(县)地震伤员资料,以震后两周为时间周期,按外伤/伤口类、急性消化道感染类、皮肤病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类、其他类进行伤情分类,并对受伤机制、受伤部位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震后不同烈度地区前3d外伤/伤口类比例皆超过90%。随震区烈度升高胸部、腹部外伤比例明显增高,而下肢受伤明显降低,各烈度区之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震后一周各烈度区域呼吸道感染患者比例开始迅速上升,两周左右趋于稳定,比例高达50.1%。72.2%。10、11烈度地区皮肤病类的比例较8、9烈度区高出一倍左右。四个烈度区域急性胃肠炎类与其他类患者在两周之内总体相差不大。结论研究强震后不同烈度区域疾病谱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明确灾后救援的重点,指导救援人员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陈博高宏伟袁瑶王鑫侯世科
关键词:地震烈度医学救援
不同挤压压力与大鼠挤压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挤压压力与大鼠挤压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27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模型组(56只)、治疗组(56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均分别用3 kg及5 kg压力挤压双下肢16 h,治疗组于解压前1 h给予常规无菌生理盐水补液治疗,1 ml/(kg·h),至解压后6 h完成补液。留取造模或治疗后24 h、72 h血液样本及肌肉组织样本进行血生化及湿干重比检测;留取72 h各组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记录各组72 h生存率。结果模型组大鼠解压24 h后血生化指标钾离子(potassium ions,K+)、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与3 kg压力组比较,5 kg压力组血清各指标水平均升高显著(P<0.01)。5 kg压力组可观察到大片横纹肌溶解、广泛的肾小管管型,远隔器官肺组织出现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及肺泡间隔增厚,但肌肉水肿及72 h生存状况两组之间无差异;给予常规补液治疗后,两不同压力组血生化指标变化不大,但病理损伤减轻,肾小管管型减少;5 kg压力组未观察到大范围肌细胞坏死溶解、肺泡间隔增厚,炎性细胞渗出亦减轻,但其死亡率并未改善。而与模型组相比,3 kg压力组死亡率减少(P=0.047)。补液后由于灌注量增加,肌肉湿干重比也随之增加。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挤压伤严重程度与挤压压力呈正相关。
王鑫吕琪丁辉刘子泉曾喜欢王敬侯世科
关键词:挤压伤补液治疗
复合束缚挤压伤对大鼠心电图及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束缚挤压造成复合挤压伤大鼠受压过程中的心电图改变及生存率变化规律。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束缚挤压模型组(40只)和单纯饥饿对照组(40只)。模型组大鼠四肢束缚固定同时给予双下肢3.5kg重物挤压72h造模,在整个挤压过程中及解压后24h持续监测心电图,分析不同时间点心率、sT段偏移量、T波高度及心电图动态变化规律;同时在解压后继续观察7d,对生存率进行统计。对照组给予禁食水72h处理,同样进行心电图监测及生存率统计。结果束缚挤压模型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减慢、ST段升高及T波高尖改变。随挤压时间延长,心率呈持续减低趋势,挤压24h后变化明显;挤压早期即可出现ST段抬高,24~48h进入平台期,48~72h升高明显;T波在挤压48h后T波高尖明显;复合束缚挤压伤大鼠死亡率高,挤压72h生存率仅为55%,解压后7d降至25%,其中挤压48~72h之间及解压后24h为死亡高发期。单纯饥饿对照组大鼠心电图改变不明显,生存率为100%。结论复合束缚挤压伤心电图变化呈现多样性,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其早期异常改变与不良预后相关。
于梦洋吕琪丁辉樊毫军曹娟刘晋阳王鑫韦薇侯世科
关键词:束缚应激挤压伤心电图生存率
ENOSF1基因多态性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卡培他滨治疗安全性
2017年
目的评估烯醇酶超家族成员1(enolase superfamily member1,ENOSF1)基因多态性与卡培他滨治疗安全性的关系,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采集62例接受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检测ENOSF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2612091、IVS10-61C>T、IVS10-60G>A、rs1059394基因型;并对62例患者在接受卡培他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根据不良反应级别分为0-1级和2-4级两组,基因型采用两种分类方式,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显性模型中,IVS10-60G>A GG型发生2-4级手足综合征的风险明显高于AG/A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1,P=0.020,OR=4.364,95%CI:1.217-15.641);隐性模型中,IVS10-61C>T TT型发生2-4级腹泻的风险明显高于CT/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P=0.039,OR=0.108,95%CI:0.015-0.788).结论 ENOSF1基因IVS10-61C>T与IVS10-60G>A位点有望作为遗传标志物,预测卡培他滨治疗的安全性.
王鑫谢甲贝吴刚李修岭韩双印
关键词:卡培他滨基因多态性结直肠癌
基于新一代数字化挤压平台下不同压力所致挤压伤/挤压综合征严重程度研究
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丰富的部位导致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引起局部和系统性损伤及致死性并发症称挤压伤(crush injury,CI,局部损伤)/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系统性损伤)。近年来,国内外地震...
王鑫
关键词:挤压伤挤压力补液治疗疗效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束缚挤压伤大鼠血清儿茶酚胺含量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儿茶酚胺的方法,并检测束缚挤压伤大鼠血清儿茶酚胺的变化。【方法】制作束缚挤压伤大鼠模型,分别留取造模0、6、12、24 h大鼠血清样本并进行处理;应用高效液相检测仪和电化学检测仪对大鼠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含量进行测量。【结果】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3个峰分离效果较好,峰形对称性较好,无内源性杂质干扰峰,各物质的回收率和RSD值(100%)分别为:去甲肾上腺素:98.54%、1.85%;肾上腺素:99.21%、2.36%;多巴胺:97.31%、2.42%。血清NE浓度在挤压后12 h明显升高(与0 h相比,P<0.05),血清E和DA浓度在挤压后6 h即开始明显升高(与0 h相比,P<0.05),随后NE、E、DA浓度不同程度减低后再次升高,NE和DA浓度在12 h达到峰值后回落,E浓度持续升高。【结论】确立了简便、快捷、稳定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儿茶酚胺的方法,验证了束缚挤压伤大鼠早期存在明显应激反应。
于梦洋吕琪王鑫丁辉刘子泉曹娟刘晋阳王雪樊毫军侯世科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挤压伤儿茶酚胺
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挤压伤-挤压综合征(crush injury-crush syndrome,CI-CS)是地震、建筑物或山体倒塌等灾害事件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除局部挤压伤外,CI-CS常合并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等一系列全身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生存率。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治疗原则不断改进,笔者对CI-CS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鑫吕琪侯世科
关键词:挤压伤挤压综合征
卡培他滨代谢酶基因多态性预测其治疗安全性
背景卡培他滨是一种口服的5-氟尿嘧啶(5-FU)前体药物,因其毒性反应小、疗效显著且服用方便,故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应用于结直肠癌。然而,约30%患者在标准剂量下仍会发生手足综合征、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限制性毒性反应。预...
王鑫
关键词:卡培他滨CDA基因多态性结直肠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