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作品数:27 被引量:17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广东省县级妇幼机构实验室艾滋病和梅毒检测服务能力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县级妇幼机构实验室艾滋病和梅毒检测服务能力,为提高广东省预防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实验室检测能力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广东省县级妇幼机构实验室检测服务能力资料,包括实验室资质和检测方法。问卷资料采用Epi Data3.0进行盲法双录入后,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广东省县级妇幼机构中,有HIV初筛实验室资质的比例为90%,有梅毒检测实验室资质的比例为81%;在有HIV初筛检测实验室中,64%能够提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快速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在有梅毒检测资质的实验室中,60%能够开展两种方法学的梅毒检测,绝大多数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方法作为首选的梅毒检测方法,而开展非梅毒螺旋体定量检测的实验室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开展快速血浆反应素卡片试验(RPR)定量的占15%,开展TRUST定量的占57%。结论县级妇幼机构实验室艾滋病和梅毒的检测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县级妇幼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艾滋病和梅毒的检测服务水平。 汤柳英 高爽 李玉萍 马远珠 王智强 钟银莉 缪华章 穆小萍 赖科峰 华丽 赵庆国 李兵 夏建红关键词:HIV/AIDS 梅毒 母婴传播 2011—2021年广东省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11—2021年间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的流行情况。方法 以广东省2011—2021年58间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分娩的围生儿及产母为研究对象,分析广东省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的特征和分布。结果 2011—2021年58间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累积共监测围生儿284.48万例,报告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1425例,男性患儿723例,女性患儿546例,性别不明156例,全省肢体短缩检出率为5.01/万;2011—2021年全省先天性肢体短缩检出率由7.77/万降低到3.23/万,年度检出率差异经卡方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2,P<0.001)。先天性肢体短缩上肢左的检出率最高,下肢左的检出率最低,部位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5,P=0.99)。男性和女性检出率分别为6.43/万和5.67/万,男性/女性为1.13,符合大多数先天性缺陷的性别间差异规律。产母年龄在30-岁组的男性患儿和<20岁组的女性患儿检出率分别为7.00/万和7.16/万,为本性别组内最高。围生儿的先天性肢体短缩发生率和活产儿先天性肢体短缩发生率分别是度量先天性肢体短缩防控措施有效性和先天性肢体短缩疾病负担的重要指标。以诊断孕周分组,2011—2021年神经管缺陷患儿于<28周前确诊的比例由42.33%提高到53.52%(χ^(2)=10.65,P=0.001),28周以后确诊的比例由58.28/万下降到39.44/万(χ^(2)=11.47,P<0.001)。以转归分组,活产儿先天性肢体短缩发生率由2.72/万下降到1.05/万(χ^(2)=32.30,P<0.001)结论 推广孕前优生教育,加强孕期筛查和肢体短缩缺陷儿的临床救治有利于减少该缺陷的疾病负担。 徐昊立 鲍俏 李玉萍 吴亚男 吴云涛 方俊关键词:疾病监测 广东省孕妇学校现状及加强建设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助产机构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服务利用、投入与管理现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2016年广东省统计年鉴获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人均GDP数据,通过2016年广东省产科质量年报表、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基本情况年报表获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所有助产机构产妇数、孕妇学校听课产妇数和健康教育科人员数。通过半结构访谈的方式了解43家助产机构孕妇学校师资、资源支持和管理现状。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软件Excel 13.0和SPSS 21.0,采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对21个地级市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服务利用和健康教育科人员进行公平性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全省每千产妇孕妇学校听课人数为514.8人,每千产妇健康教育科人员为2.5人。21个地级市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服务利用与健康教育科人员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4和-0.14。43家助产机构孕妇学校投入与管理上:(1)人力资源:85.4%的机构师资为临床医生和护师,76.2%的机构中教师有接受过相关培训;(2)资源支持:7.9%的机构有其他单位赞助孕妇学校的运行,90%以上的机构基本配备孕妇学校教室,79.1%的机构有多媒体设备;(3)管理:56.1%的机构有制定孕妇学校管理方案,83.3%的机构有制定年度教学计划,仅18.6%的机构实现了信息智能化管理。结论广东省21个地级市孕妇学校教育服务利用和健康教育科人员分布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孕妇学校专项人员不足,且缺乏相关知识的统一培训。 马远珠 何友慧 李玉萍 武丽 汤柳英 李兵 赵庆国 夏建红关键词:产前教育 健康教育 妇幼保健机构在等级评审准备中的常见问题解析与对策 2022年 新的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立足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基本方针,引入戴明环(Plan、Do、Check、Action,PDCA)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工具,致力于持续而全面地完善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本研究汇总了部分省市参照新标准开展的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分析了各妇幼保健机构在评审准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盲点,针对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帮助更多的妇幼保健机构做好等级评审准备工作。 吕栩再 罗先琼 李诗韵 潘继红 赖志存 李玉萍 李翠柳 张国强关键词:妇幼保健机构 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信息系统应用的效果和经验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信息系统应用效果。方法导出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访谈系统运维工程师和项目管理者。结果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信息系统较好的实现了婚前、孕前、产前,以及新生儿和儿童的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随访、补助管理等功能,与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实现了融合。该系统已在68.04%的助产服务机构中得到应用。该系统功能整合、多层次用户需求导向、多方式数据共享机制及持续的功能改进值得借鉴。系统在推广应用仍面临非技术性障碍、持续投入保障、信息安全等挑战。结论区域信息系统应用对促进出生缺陷综合干预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从制度、规范和机制等多层面保障系统的有效应用。 李兵 吴云涛 徐昊立 李玉萍 武丽 王雄虎 赵庆国关键词:信息系统 综合干预 基于社区-医院连续性出生缺陷产前干预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通过社区宣教及医院连续性医疗服务对育龄妇女进行生化、影像、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技术产前筛查及诊断胎儿先天缺陷,探讨减少出生缺陷的管理模式。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社区进行建档的育龄妇女进行了出生缺陷宣教并转诊至定点医院进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及产科服务,有45 705例孕妇转诊至我院进行了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及胎儿组织结构畸形的筛查,其中有10 134例孕妇进行了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2364例高危孕妇选择了侵入性产前诊断。16 791例夫妇进行了地中海贫血筛查,8348例夫妇进行了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257例孕妇进行了侵入性产前诊断。7723例孕妇进行了产前超声筛查,60例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结果建立了社区至医院连续性的出生缺陷产前干预管理模式,经产前诊断确诊染色体异常胎儿64例,其中唐氏综合征18例,终止妊娠31例;中重型地贫胎儿38例,终止妊娠23例;明显结构畸形胎儿27例,终止妊娠23例。结论基于社区-医院连续性的出生缺陷产前干预管理模式可有效的降低该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朱娟 李玉萍 赵庆国 尹爱华 吴菁 王丽敏 谭光明关键词:连续性 产前干预 广东2006—201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被引量:41 2017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6—2015年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科学防控出生缺陷、合理评价出生缺陷防控项目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广东省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和趋势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广东省总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76.80/万(56 040/2024 583),高于其他省份,并有逐年增高趋势(Z=1.99,P=0.04)。缺陷儿在性别(男性33 629例,女性21 976例,性别不明435例,χ~2=758.24,P<0.001)、产母常住地(城镇26 896例,乡村28 981例,χ~2=35.30,P<0.001)、产母年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广东省发病率较高的出生缺陷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马蹄内翻足,2015年并指(趾)取代马蹄内翻足进入前5位出生缺陷。结论广东省出生缺陷监测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三级防控措施,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罗灿 徐昊立 陈婷婷 李玉萍 钟银莉 赵庆国 李兵关键词:围产儿 广东省基层助产机构预防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项目整合服务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基层助产机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整合服务(Integrated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Syphilis and HBV,i PMTCT)管理现状,为广东省i PMTCT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项目整合服务工作特点,制定《预防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服务调查表》,调查广东省87个国家项目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预防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整合服务的情况,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项目效果评估指标显示,广东省HIV阳性孕产妇抗病毒用药率为73.42%,其所娩儿童抗病毒用药率为87.82%;梅毒阳性孕产妇治疗率为74.90%,其所娩儿童预防性治疗率为60.57%。各项干预率均不达标,其主要原因包括:1基层配套政策制定率不高;2物资供应管理中供应方与使用方的沟通机制未建立;3项目相关信息共享机制未建立;4相关管理部门间沟通转诊机制未建立;5督促考核机制不健全等。结论广东省项目整合服务管理仍有不足。建议:1各基层机构结合当地实际工作,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相关配套方案;2加强相关部门之间以及助产机构与妇幼系统、疾控系统、皮防系统等的沟通、转介和信息共享;3建立健全基层督促考核机制等。全面提高基层助产机构整合服务管理能力。 汤柳英 马远珠 高爽 王智强 钟银莉 缪华章 李玉萍 周小柳 赵庆国 李兵 夏建红关键词:艾滋病 梅毒 母婴传播 广东省HIV感染产妇孕期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孕期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预防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为改进相应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项目登记的2007年1月-2015年6月活产分娩的1 365例HIV感染产妇及其新生儿调查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50.26%(686/1 365)的HIV感染产妇在孕期使用了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孕次多(OR=0.794)、孕期确认HIV感染(OR=0.277)、配偶或性伴HIV感染(OR=0.644)、择期剖宫产(OR=0.314)、孕期随访次数多(1~2次OR=0.205、3~5次OR=0.115、>5次OR=0.085)、孕期检测过乙肝抗体(OR=0.307)、丈夫嫖娼(OR=0.143)、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OR=0.355)的服药比例较高;产时确认HIV感染(OR=9.912)、艾滋病检测后无咨询(OR=4.276)、丈夫未检测HIV或状态不详(OR=3.063、OR=2.302)、初次产检孕周>28周(OR=2.867)、出生孕周较大(33~36周OR=11.090、37~40周OR=10.912、41~42周OR=22.872)的不服药风险较高。结论较高的孕产期保健依从性、及时随访和咨询、较好的经济条件、丈夫参与度高可有效提高HIV感染产妇孕期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使用率。 李兵 吴云涛 汤柳英 高爽 王智强 李玉萍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药物 影响因素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联合超声在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乳腺病灶良恶性评估的诊断效能,提高乳腺癌疾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6月-2020年4月临床诊断的126例乳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ESM检查、超声检查及病理诊断,分析单项检查及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疾病的符合率,对单项检查乳腺癌病灶测量与病理测量值进行一致性分析,比较CESM、超声与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疾病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确诊38例乳腺癌患者,CESM乳腺癌检出率84.21%(32/38)高于超声恶性检出率78.94%(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P>0.05)。CESM和超声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呈正相关(r=0.943、0.766,P均<0.001)。诊断乳腺癌效能分析显示,联合检查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CESM、超声检查。结论:CESM与超声联合检查在诊断乳腺癌疾病中能提高疾病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曾益辉 谢春燕 徐舒曼 李玉萍 张嫣 江魁明 李鸿恩关键词:超声 乳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