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宇

作品数:18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梅毒
  • 8篇螺旋体
  • 8篇梅毒螺旋体
  • 6篇血浆
  • 6篇抗体
  • 6篇快速血浆反应...
  • 6篇反应素
  • 5篇凝集
  • 4篇梅毒螺旋体颗...
  • 4篇病毒
  • 3篇血清
  • 3篇阳性
  • 3篇神经梅毒
  • 3篇先天
  • 3篇脑脊液
  • 3篇抗体筛查
  • 3篇艾滋病
  • 3篇艾滋病病毒
  • 2篇电化学发光
  • 2篇性病

机构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密云县...

作者

  • 18篇李宇
  • 16篇刘意
  • 13篇魏虹娟
  • 13篇冯霞
  • 12篇娄金丽
  • 7篇孙丽梅
  • 3篇李琴
  • 2篇严艳
  • 2篇辛若雷
  • 2篇陈俊梅
  • 2篇冯霞
  • 1篇田树萍
  • 1篇张立丽
  • 1篇刘新
  • 1篇苏雪丽
  • 1篇孙丽君
  • 1篇赵宗玲
  • 1篇刘安
  • 1篇郭继桥
  • 1篇孙伟东

传媒

  • 5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北京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先天性梅毒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评价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luoresent 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ption test, FTA-ABS-IgM)、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 RPR)在先天性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疑似先天性梅毒婴儿出生时的血清标本行FTA-ABS-IgM、TPPA、ELISA和RPR检测,并每隔3个月对TPPA、ELISA和RPR结果进行随访至18个月,根据随访的最终结果回顾性分析4种方法在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及排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64例中13例诊断为先天性梅毒,51例排除先天性梅毒;FTA-ABS-IgM敏感性为92.31%、特异性100%;在非先天性梅毒婴儿的转归分析中,RPR、TPPA、ELISA转阴时间中位数分别为5个月、10个月、12个月;先天性梅毒组婴儿ELISA吸光度(optical density, OD)值显著高于非先天性梅毒组(3.41±0.13 vs. 2.39±0.16,P=0.000)。结论 FTA-ABS-IgM试验较其他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检测方法;在对先天性梅毒的排除诊断中可根据不同方法的转阴时间对结果进行评估;ELISA OD值在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排除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李宇娄金丽刘意张巨李琴
关键词:先天性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ELISA
164例HIV-1感染者梅毒RPR出现生物学假阳性情况分析
2022年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亚型(HIV-1)感染者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出现生物学假阳性(BFP)情况。方法收集该院性病门诊中已确诊HIV-1感染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IgG)、RPR进行检测,对RPR出现BFP的HIV-1感染者,根据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成已治疗和未治疗两组,检测病毒载量及CD4^(+)T细胞检测并进行比对,观察抗病毒治疗情况对RPR出现BFP有无影响,1年后随访检测RPR,分析RPR出现BFP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2146例已确诊HIV-1感染者中RPR出现BFP的有164例;4072例HIV抗体阴性者中RPR出现BFP的有22例,HIV-1感染者和HIV阴性者BF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4例RPR出现BFP的患者中未进行抗病毒治疗140例,病毒载量基线HIV RNA 3.50(1.48~6.15)lg copies/mL,CD4^(+)T细胞计数344.50(239.75~480.25)mm^(3);已进行抗病毒治疗24例,未检测到HIV RNA目标基因,CD4^(+)T细胞计数420.00(289.25~611.75)mm^(3)。1年后随访检测RPR,其中109例转为阴性,31例RPR持续阳性,24例FTA-ABS-IgG转为阳性。结论性病门诊HIV-1感染者RPR出现BFP和HIV感染存在一定关系,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RPR更容易出现BFP,对HIV-1感染者RPR出现BFP情况,建议临床进行随访追踪,以便及时治疗或排除梅毒感染。
刘意冯霞刘安魏虹娟李宇
关键词:HIV-1感染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采用两种检测试剂进行HIV抗体复检的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HIV抗体复检策略,探讨适合实验室需求的HIV抗体筛查流程.方法 选取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北京佑安医院临检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进行HIV抗体筛查且结果为有反应(阳性)的873例血液样本作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与筛查相同的试剂(策略1)和与筛查不同的两种试剂(策略2)对血液样本进行复检,再根据复检结果进行补充实验,检测HIV抗体.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复检策略下,HIV抗体筛查阳性预测值的差异.结果 两种策略情况下均有786例HIV抗体阳性,包括754例WB阳性、23例随访WB阳性、9例核酸阳性.其中策略1和策略2抗体筛查的HIV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786/873)和95.9%(786/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8,P<0.01).在性病门诊病例中,策略1和策略2的HIV抗体筛查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9%(745/802)和97.3%(745/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80,P<0.01);普通门诊中两种策略的HIV抗体筛查的阳性预测值为分别为57.7%(41/71)和75.9%(4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P=0.03).结论 使用HIV抗体筛查策略时,推荐性病门诊等HIV高阳性率的人群采用另外两种特异性高的试剂进行复检.
冯霞魏虹娟辛若雷孙伟东孙丽梅詹冬松刘意李宇
关键词:HIV抗体抗体检测
HIV抗原抗体筛查结合核酸定量补充实验检测策略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对艾滋病病毒(HIV)4代区分抗原抗体试剂筛查结合核酸定量补充实验的HIV检测策略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HIV4代区分抗原抗体试剂筛查有反应的病例样本1 122例,用3代试剂双份复检、蛋白印迹法(WB)抗体确证,抗体不确定或阴性的样本采用核酸定量检测或随访检测。按2015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中区分抗原抗体的抗体诊断策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代试剂早期感染检出能力和HIV核酸定量检测作为补充实验的可行性。结果 1 122例样本中,非性病门诊筛查样本中,有反应的66例,均为Ag^-/Ab~+;性病门诊筛查样本中,有反应的1 056例,其中4代试剂筛查Ag~+/Ab~+病例3例,Ag~+/Ab^-32例。性病门诊的32例Ag~+/Ab^-病例中,3代试剂Ab^-病例13例,占性病门诊初筛有反应病例的1.23%;26例进行了核酸定量检测,核酸检测率占81.3%(26/32);抗体确证结果显示,WB阳性6例,WB阳性率为18.8%(6/32)。所有32例病例经WB抗体确证和/或核酸定量检测,结合CD4~+T淋巴细胞和流行病史,均诊断为HIV感染。4代试剂筛查单独抗原有反应的,与HIV诊断阳性符合率为100%。按新的策略,共74例需进行核酸定量补充实验或随访检测,对补充实验选用核酸定量和随访的病例人数进行卡方检验,χ2=3.28,P=0.07,选择做核酸检测和随访检测的病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区分抗原抗体试剂用作初筛结合核酸定量检测,作为补充实验的检测策略可提高HIV早期感染的检出率,在高危人群中具有推广的可行性,不同实验室宜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对HIV检测策略进行临床评估后选用。
冯霞娄金丽李宇魏虹娟苏雪丽郝尹虓孙丽梅唐冬松刘意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核酸定量检测
性病门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阳性者合并梅毒感染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合并梅毒螺旋体(TP)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为性病干预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就诊于我院性病门诊患者1728名进行HSV-2、T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
李宇
关键词:梅毒
降钙素原在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所致肺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在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所致肺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时抗菌药物的选择。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及北京市密云县医院收治肺炎患者124例,根据痰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44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组(40例)及非细菌性感染组(40例),分别进行PCT和c反应蛋白(CRP)定量水平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二者在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肺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PCT浓度在革兰阴性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浓度在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P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2,95%C10.670-0.874,P〈O.05: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531,95%C10.406-0.655,P=0.629。结论PCT和ClIP均可作为感染的特异性诊断指标,PCT在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所致肺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PCT对革兰阴性菌感染肺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高于CRP。
李宇娄金丽程斌赵宗玲齐丽丽聂晓红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肺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4种生殖道病原体的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PCR荧光探针法、培养法、胶体金法和酶联法检测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及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的阳性检出率,评价不同检测方法检测4种生殖道病原体的结果差异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性病门诊就诊者生殖道分泌物1738例、血液标本227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解脲脲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检测,并同时采用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淋球菌;胶体金法检测沙眼衣原体;ELISA法检测单纯性疱疹病毒-2抗体,对PCR荧光探针法及其他3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78例PCR荧光探针法和培养法同时检测解脲脲原体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38.7%(185/478)]略低于培养法检测阳性率[39.96%(191/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4例PCR荧光探针法和胶体金法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7.34%(48/654)]高于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3.21%(21/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79例PCR荧光探针法和培养法同时检测淋球菌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9.50%(36/379)]略高于培养法检测阳性率[7.65%(29/3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7例PCR荧光探针法和ELISA法同时检测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3.52%(8/227)]低于ELISA法检测阳性率[10.57%(24/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荧光探针法可提高衣原体、淋球菌检出率,可用于解脲脲原体特异性检测和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现症感染检测。
刘意冯霞李宇魏虹娟张立丽何盼娄金丽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淋球菌生殖道病原体
神经梅毒合并HIV阳性患者的脑脊液及血液指标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实验室检测在神经梅毒合并HIV阳性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ent test,RPR)滴度、CD4+T细胞计数在神经梅毒腰穿指征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梅毒合并HIV阳性患者106例,采集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进行脑脊液白细胞(CSF-WBC)、脑脊液蛋白(CSF-protein)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RPR滴度检测,采集血液进行RPR滴度、CD4+T细胞计数检测,根据神经梅毒的诊断分神经梅毒组和非神经梅毒组,对两组的脑脊液检测结果、血清RPR滴度及CD4+T细胞计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6例梅毒合并HIV阳性患者中神经梅毒发病率为33.02%,CSF-RPR及CSF-TPPA对HIV阳性梅毒患者发生神经梅毒的诊断敏感性为68.57%和97.14%,特异性为92.96%和49.29%;CSF-WBC和CSF-protein的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11和0.913,CSF-WBC为10.5/μL、CSF-protein为272.15 mg/L时,约登指数最大;血清RPR≥1∶16患者发生神经梅毒的几率是血清RPR<1∶16患者的1.52倍(OR 1.52,CI 1.14~2.04,P<0.05),CD4+T细胞≤350个/μL发生神经梅毒的几率为CD4+T细胞>350个/μL患者的2.37倍(OR 2.37,95%CI 1.64~3.41,P<0.05)。结论:HIV阳性患者神经梅毒的发病率较高,CSF-RPR对HIV阳性患者发生神经梅毒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RPR滴度≥1∶16和CD4+T≤350个/μL,是HIV阳性患者神经梅毒的危险因素。
李宇刘意娄金丽冯霞魏虹娟
关键词:神经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CD4+T细胞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原抗体的临界值指数作为HIV诊断阈值的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索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原抗体时确定HIV抗体临界值指数(COI)阳性诊断阈值的方法,为HIV诊断替代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ECL法筛查HI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经补充实验明确诊断结果的病例424例,比较筛查ECL值与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ECL检测HIV抗体的能力。结果以蛋白印迹试验(WB)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9,此时COI cutoff值为71.23,灵敏度为86.6%,特异度为75.9%,约登指数为0.63,100%特异性时COI值为293.3;以补充实验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7,此时COI cutoff值为17.7,灵敏度为96.1%,特异度为92.7%,约登指数为0.89,100%特异性时COI值为118.5。结论建议以HIV抗体补充实验结果为标准,采用HIV诊断阳性率为100%时的COI值为ECL法的HIV抗体诊断阈值,高于此值者,可直接诊断为HIV阳性。
陈俊梅冯霞田树萍陈淑华郭继桥刘意孙丽梅李宇魏虹娟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化学发光法诊断阈值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北京佑安医院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已确诊为不同临床分期梅毒患者207例,治疗前采用免疫印迹法(TP-IgM-WB)检测血清中的IgM抗体同时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患者规范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1次,1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随访两年。首次RPR检测阴性时,再次进行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结果 207例确诊梅毒患者未进行规范治疗前,IgM抗体阳性率和RPR阳性率分别为74.88%、72.95%。各期梅毒患者中TP-IgM-WB及RPR阳性率分别为,一期梅毒86.79%、60.38%;二期梅毒74.11%、83.93%;三期梅毒25.00%、50.00%;隐性梅毒65.79%、60.53%。两种方法相比一期梅毒TP-IgM-WB敏感性比RPR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规范治疗经随访至两年血清学治愈159例样本中,IgM抗体检测出4例阳性,其中一期梅毒中1例、二期梅毒1例、隐性梅毒2例,经FTA-abs-IgM验证后4例均为阳性。结论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在梅毒早期诊断中灵敏度高于RPR。在梅毒患者临床血清治愈判断中,除了RPR试验外,建议加入梅毒螺旋体IgM抗体作为检测指标。
刘意娄金丽李宇冯霞魏虹娟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免疫球蛋白M治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