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意

作品数:37 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5篇梅毒
  • 12篇螺旋体
  • 12篇梅毒螺旋体
  • 10篇抗体
  • 8篇性病
  • 8篇血浆
  • 8篇快速血浆反应...
  • 8篇反应素
  • 8篇艾滋病
  • 8篇病毒
  • 7篇性病门诊
  • 7篇凝集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4篇先天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梅毒螺旋体颗...
  • 4篇脑脊液
  • 4篇抗体筛查

机构

  • 37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市疾病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市崇文区...

作者

  • 37篇刘意
  • 21篇魏虹娟
  • 16篇李宇
  • 14篇冯霞
  • 12篇娄金丽
  • 10篇叶江竹
  • 7篇孙丽梅
  • 6篇任翊
  • 5篇黄晓婕
  • 5篇孙丽君
  • 4篇吴昊
  • 3篇辛若雷
  • 3篇刘安
  • 3篇邵英
  • 3篇李琴
  • 2篇康艳芳
  • 2篇张彤
  • 2篇程鸽
  • 2篇陈新月
  • 2篇李群辉

传媒

  • 19篇中国艾滋病性...
  • 6篇北京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第四届全国非...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84例性病门诊就诊者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384例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梅毒诊断的依据。方法对2012年确诊梅毒并经FTA-ABS检测为阳性的384例患者的血清,同时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复核检测,并对其中的40例患者进行脑脊液FTA-ABS检测。结果 384例FTA-ABS检测确诊的阳性病例中,梅毒抗体IgG、IgM同时阳性的59例(占15.4%),抗体IgG阳性IgM阴性的325例(占84.6%)。40例脑脊液中抗体IgG阳性的12例,未见抗体IgM阳性。梅毒合并感染HIV的患者有29例(占7.6%),其中RPR滴度>1∶8有21例(72.4%)。单纯梅毒感染的355例(92.4%),其中RPR滴度>1∶8有97例(27.3%)。结论 FTA-ABS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魏虹娟程鸽刘意康艳芳唐冬松叶江竹邵英刘安
关键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北京性病门诊2008-2012年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利用北京佑安医院性病门诊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一步掌握北京市性病人群及其他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现状,为艾滋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以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哨点监测工作方案,对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监测,监测数据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性病门诊国家哨点监测2008-2012年共发现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者35例,HIV和梅毒阳性率逐年上升,HIV构成比分别为0.5%、0.8%、1.3%、1.8%和4.5%,梅毒阳性率构成比分别为10.8%、18.8%、15.3%、12.8%和18.8%。监测中其他性病构成比也略有增加。监测到的就诊人群大部分为青壮年,高危行为中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男性同性肛交性行为发生率逐年增加。结论近两年来北京市通过对性病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活动,HIV感染经异性性传播流行情况有所改善,但经同性性传播流行情况不容乐观,建议疾病预防部门针对此情况加大对同性性行为人群的干预力度。
魏虹娟康艳芳刘意叶江竹孙丽君
关键词: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哨点监测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4种生殖道病原体的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PCR荧光探针法、培养法、胶体金法和酶联法检测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及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的阳性检出率,评价不同检测方法检测4种生殖道病原体的结果差异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性病门诊就诊者生殖道分泌物1738例、血液标本227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解脲脲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检测,并同时采用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淋球菌;胶体金法检测沙眼衣原体;ELISA法检测单纯性疱疹病毒-2抗体,对PCR荧光探针法及其他3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78例PCR荧光探针法和培养法同时检测解脲脲原体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38.7%(185/478)]略低于培养法检测阳性率[39.96%(191/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4例PCR荧光探针法和胶体金法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7.34%(48/654)]高于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3.21%(21/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79例PCR荧光探针法和培养法同时检测淋球菌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9.50%(36/379)]略高于培养法检测阳性率[7.65%(29/3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7例PCR荧光探针法和ELISA法同时检测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3.52%(8/227)]低于ELISA法检测阳性率[10.57%(24/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荧光探针法可提高衣原体、淋球菌检出率,可用于解脲脲原体特异性检测和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现症感染检测。
刘意冯霞李宇魏虹娟张立丽何盼娄金丽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淋球菌生殖道病原体
HIV抗体不确定带型与临床转归的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s, WB)检测HIV抗体不确定带型的转归及其与疾病分期的规律,为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31例首次HIV抗体WB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带型的临床转归,及其与初筛S/CO值、CD4^+ T细胞计数以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WB不确定带型共10种,按条带个数分为1条带、2条带和3条带3种类型,其HIV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1,P=0.00);WB不确定病按例临床转归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者初筛S/CO值分别为30.70±28.39和2.82±5.74(F=25.81,P=0.00),CD4^+ T细胞计数分别为(328.83±250.63)个/μl和(569.92±143.06)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5,P=0.03);将阳转病例分为急性期组和艾滋病期组,急性期组的不确定带型为p17、p24、gp160、p51p66、p24gp160、p17p24gp160,艾滋病期组带型为gp120gp160和gp41gp120gp160,两组初筛S/CO值和CD4^+ T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HIV-1 RNA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WB不确定带型随条带数增加,阳转率增高,结合初筛S/CO比值和CD4^+ T细胞计数,根据WB不确定带型可判断其临床转归和分期。
冯霞娄金丽刘翠娥刘意马红丽李健维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转归
HIV感染和非HIV感染人群抗耶氏肺孢子菌主要表面糖蛋白的IgG和IgM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北京地区HIV和非HIV人群抗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 surface glycoprotein,Msg)IgG、IgM抗体滴度水平进行调查,探索其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价值。方法利用重组Msg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阴性标准血清等比例稀释样本血清建立相对定量抗体检测方法,对176例HIV感染者和226例非HIV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抗Pj Msg IgG和IgM抗体定量水平调查,所有入选患者临床均不诊断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结果抗Pj Msg IgG抗体在非HIV人群中阳性率为42.5%(113/266),113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77例(68.1%)、15例(13.3%)、6例(5.3%)和15例(13.3%);抗Pj Msg IgG抗体在HIV感染者中阳性率为24.4%(43/176),43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28例(65.1%)、10例(23.3%)、3例(7.0%)和2例(4.7%),与非HI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54,P=0.235)。抗Pj Msg IgM抗体在非HIV人群中阳性率为41.7%(111/266),111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57例(51.4%)、21例(18.9%)、19例(7.1%)和14例(12.6%);抗Pj Msg IgM抗体在HIV感染者中阳性率为12.5%(22/176),22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10例(45.5%)、2例(9.1%)、4例(18.2%)和6例(27.3%),与非HI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8,P=0.285)。结论非PCP人群中抗Pj Msg IgG抗体定量水平主要集中在1∶100和1∶200低滴度水平区间,抗Pj Msg抗体水平的定量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郭爽刘意田小军栗绍刚宋营改任翊
关键词:抗体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原抗体的临界值指数作为HIV诊断阈值的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索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原抗体时确定HIV抗体临界值指数(COI)阳性诊断阈值的方法,为HIV诊断替代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ECL法筛查HI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经补充实验明确诊断结果的病例424例,比较筛查ECL值与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ECL检测HIV抗体的能力。结果以蛋白印迹试验(WB)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9,此时COI cutoff值为71.23,灵敏度为86.6%,特异度为75.9%,约登指数为0.63,100%特异性时COI值为293.3;以补充实验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7,此时COI cutoff值为17.7,灵敏度为96.1%,特异度为92.7%,约登指数为0.89,100%特异性时COI值为118.5。结论建议以HIV抗体补充实验结果为标准,采用HIV诊断阳性率为100%时的COI值为ECL法的HIV抗体诊断阈值,高于此值者,可直接诊断为HIV阳性。
陈俊梅冯霞田树萍陈淑华郭继桥刘意孙丽梅李宇魏虹娟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化学发光法诊断阈值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北京佑安医院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已确诊为不同临床分期梅毒患者207例,治疗前采用免疫印迹法(TP-IgM-WB)检测血清中的IgM抗体同时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患者规范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1次,1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随访两年。首次RPR检测阴性时,再次进行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结果 207例确诊梅毒患者未进行规范治疗前,IgM抗体阳性率和RPR阳性率分别为74.88%、72.95%。各期梅毒患者中TP-IgM-WB及RPR阳性率分别为,一期梅毒86.79%、60.38%;二期梅毒74.11%、83.93%;三期梅毒25.00%、50.00%;隐性梅毒65.79%、60.53%。两种方法相比一期梅毒TP-IgM-WB敏感性比RPR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规范治疗经随访至两年血清学治愈159例样本中,IgM抗体检测出4例阳性,其中一期梅毒中1例、二期梅毒1例、隐性梅毒2例,经FTA-abs-IgM验证后4例均为阳性。结论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在梅毒早期诊断中灵敏度高于RPR。在梅毒患者临床血清治愈判断中,除了RPR试验外,建议加入梅毒螺旋体IgM抗体作为检测指标。
刘意娄金丽李宇冯霞魏虹娟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免疫球蛋白M治愈
性病门诊中以尿道症状为主诉的男性患者实验室诊断及相关性分析
2007年
诊断以尿道症状为主诉而来性病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检测尿道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方法有助于筛查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有尿道症状的尿道炎性病病原体感染率很高,故诊断尿道炎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但临床诊断和治疗时也不能忽视男性无症状携带者的存在。目前Uu对氧氟沙星、左旋氧氟、司帕沙星耐药严重,而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敏感性很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魏虹娟刘意王春叶江竹程鸽
关键词:衣原体解脲支原体药敏
HIV慢性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及其各亚群细胞增生、消亡情况的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HIV-1慢性感染者(病程>12个月)CD8+T淋巴细胞及其各亚群:纯真CD8+T细胞(TN)、中心记忆CD8+T细胞(TCM)、效应记忆CD8+T细胞(TEM)和效应记忆CD8+T细胞RA(TEMRA)的增生、消亡情况。方法观察23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病程大于12个月的HIV-1感染者以及16例健康对照者,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根据CD45RO,CD27表达情况,CD8+T细胞分为TN(CD45RO-CD27+)、TCM(CD45RO+CD27+)、TEM(CD45RO+CD27-)和TEMRA(CD45RO-CD27-)。以Ki-67抗原的表达代表细胞的增生,AnnexinV检测阳性代表细胞的消亡,比较HIV-1慢性感染者和健康者CD8+T细胞及其各亚群增生消亡的情况;并把HIV-1慢性感染者按CD4+T细胞计数200个/mm3以及350个/mm3为观察点分成3组,比较3组间的CD8+细胞及其各亚群增生消亡的情况。结果健康组(n=16)CD8+细胞各亚群检出率为TN34.92%±12.68%、TCM25.44%±10.36%、TEM14.64%±10.58%和TEMRA25.00%±12.59%;与之相比HIV-1慢性感染组(n=23)检出率为TN17.14%±8.03%(t=5.368,P=0.000)、TCM31.40%±14.02%(t=-1.448,P=0.156)、TEM20.17%±13.17%(t=-1.393,P=0.172)和TEMRA31.48%±15.16%(t=-1.405,P=0.168)。CD8+T细胞增生率为:健康组0.15%±0.09%,感染组1.33%±0.90%(z=-4.655,P=0.000);健康组消亡率为8.74%±4.73%,感染组24.08%±13.72%(z=-4.169,P=0.000)。HIV-1慢性感染者按CD4+T细胞计数分成CD4≤200个/mm3组(A组,n=5)、CD4计数200~350个/mm3组(B组,n=12)和CD4≥350个/mm3组(C组,n=6),3组间各亚群组成比中TN所占比例在A组明显减少,而CD8+T细胞各亚群的增生率、消亡率在3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V-1慢性感染者CD8+T细胞及其各亚群消亡率增加,增生率也相应大幅增加,细胞进入高速更新的状态;②HIV-1慢性感染者CD8+TN亚群的检出率明显下降,并在CD4≤200个/mm3组降至最低,CD8+TN资源随病情进展不断耗竭。
任翊刘意李海英张彤吴昊陈新月
关键词:CD8^+T细胞
HIV抗原抗体筛查结合核酸定量补充实验检测策略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对艾滋病病毒(HIV)4代区分抗原抗体试剂筛查结合核酸定量补充实验的HIV检测策略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HIV4代区分抗原抗体试剂筛查有反应的病例样本1 122例,用3代试剂双份复检、蛋白印迹法(WB)抗体确证,抗体不确定或阴性的样本采用核酸定量检测或随访检测。按2015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中区分抗原抗体的抗体诊断策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代试剂早期感染检出能力和HIV核酸定量检测作为补充实验的可行性。结果 1 122例样本中,非性病门诊筛查样本中,有反应的66例,均为Ag^-/Ab~+;性病门诊筛查样本中,有反应的1 056例,其中4代试剂筛查Ag~+/Ab~+病例3例,Ag~+/Ab^-32例。性病门诊的32例Ag~+/Ab^-病例中,3代试剂Ab^-病例13例,占性病门诊初筛有反应病例的1.23%;26例进行了核酸定量检测,核酸检测率占81.3%(26/32);抗体确证结果显示,WB阳性6例,WB阳性率为18.8%(6/32)。所有32例病例经WB抗体确证和/或核酸定量检测,结合CD4~+T淋巴细胞和流行病史,均诊断为HIV感染。4代试剂筛查单独抗原有反应的,与HIV诊断阳性符合率为100%。按新的策略,共74例需进行核酸定量补充实验或随访检测,对补充实验选用核酸定量和随访的病例人数进行卡方检验,χ2=3.28,P=0.07,选择做核酸检测和随访检测的病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区分抗原抗体试剂用作初筛结合核酸定量检测,作为补充实验的检测策略可提高HIV早期感染的检出率,在高危人群中具有推广的可行性,不同实验室宜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对HIV检测策略进行临床评估后选用。
冯霞娄金丽李宇魏虹娟苏雪丽郝尹虓孙丽梅唐冬松刘意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核酸定量检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