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顺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病毒
  • 4篇流感
  • 4篇流感病毒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应答
  • 2篇小鼠
  • 2篇流感病毒感染
  • 2篇坏死
  • 2篇甲型
  • 2篇甲型H1N1...
  • 2篇病毒感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碘化
  • 1篇碘化丙啶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李顺
  • 8篇周晓辉
  • 5篇任晓楠
  • 4篇陈丽香
  • 4篇秦波音
  • 4篇王超
  • 2篇刘洋
  • 2篇任蓉蓉
  • 2篇刘雪
  • 1篇刘丹慧
  • 1篇赵秀云
  • 1篇杨华
  • 1篇杨华
  • 1篇于辛
  • 1篇张艺

传媒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国外医药(抗...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研究进展概述被引量:2
2020年
细胞死亡是生命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真核生物可因物理损伤刺激导致细胞死亡,因特异信号通路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存在以下3种方式: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细胞焦亡(pyroptosis)。程序性坏死和细胞焦亡是近年来才发现的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两种细胞死亡都是细胞裂解型死亡,但其信号通路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就这两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形态学特征、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病原体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陈丽香李顺周晓辉
关键词: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
以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caspase-1与碘化丙啶或AnnexinV分析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的炎性死亡
2016年
目的明确以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caspase-1与碘化丙啶或AnnexinV的方法测定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炎性死亡的可行性。方法从野生型(wildtype,WT)C57BL/6小鼠和/或C57BL/6背景的easpase.1-/-小鼠分离骨髓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CSF)刺激分化7d成为骨髓巨噬细胞后,分别进行磷酸盐缓冲液(PBS)、脂多糖(LPS)、LPS+ATP(三磷酸腺苷)处理。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细胞和上清中的IL-1β和caspase-1的切割成熟及分泌情况;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LDH的释放量;以3种流式细胞染色法:TMRred+caspase-1、PI(propidiumiodide)+easpase-1和AnnexinV+caspase-1检测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的炎性死亡。结果LPS+ATP处理后,NLRP3炎症小体被激活(细胞和上清中有IL.1B和caspase-1的切割成熟和分泌);wT即C57BL/6组细胞上清LDH的释放量多于caspase-1-/-组,表明诱导发生的细胞死亡中存在依赖于easpase-1的炎性死亡方式;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caspase-1与PI或AnnexinV,结果显示LPS+ATP处理组炎性死亡的百分比显著高于PBS组和LPS组,与已报道的流式检测caspase-1+TMRred方法的结果类似。结论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caspase-1与PI或AnnexinV的方法可用于确定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的炎性死亡。与已有的流式检测easpase-1+TMRred方法一样,这两种基于流式细胞术的炎性死亡的检测方法,为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的炎性死亡提供了更加直观精准的检测手段。
刘雪陈丽香李顺周晓辉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传统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调控抗菌肽表达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因抗生素滥用导致大量耐药"超级细菌"的出现,可能将我们重新推入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面对日益严峻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亟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案以对抗各种感染性疾病。抗菌肽是宿主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一种重要免疫效应分子,且不易产生耐受性。通过各种免疫调节剂,启动或增强抗菌肽介导的抗感染免疫反应、缓解炎症诱导的组织损伤,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抗感染治疗策略。传统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也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可通过抗菌肽依赖性机制,发挥抗感染作用。本文将从功效、成分、机制等角度,对中药调控抗菌肽表达及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后抗生素时代"针对耐药菌的抗感染治疗研究提供思路。
仁青措李顺赵琳张艺沈晓飞
关键词:抗生素耐药性中药抗菌肽抗感染
鼠衣原体感染L929细胞致宿主死亡方式的研究
2017年
目的对鼠衣原体感染L929细胞48h后细胞发生死亡的方式(凋亡、自噬、坏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85的鼠衣原体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48h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DAPI染色情况;应用Propidium Iodide(PI)与AnnexinV染色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凋亡.坏死情况;转染GFP—LC3质粒后荧光显微镜观察LC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C3蛋白分析细胞自噬情况。结果鼠衣原体感染L929细胞48h后,表现为DAPI染色无凋亡时细胞核碎裂特征,PI与AnnexinV染色后流式分析表明细胞坏死增多,转染GFP.LC3后,与未感染对照相比.鼠衣原体感染组可见荧光弥散状变为点状分布:Westernblot分析可发现鼠衣原体感染的L929细胞LC31蛋白向LC3Ⅱ蛋白转化增强。结论鼠衣原体感染48h后L929细胞主要发生细胞坏死而非细胞凋亡,并伴有细胞自噬现象。
陈丽香于辛刘雪李顺赵秀云周晓辉
关键词:衣原体L929细胞坏死自噬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参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记忆性CD8^+T细胞的应答
2020年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是坏死复合体的关键成分之一,介导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发生。前期研究发现流感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初次应答部分依赖于RIPK3分子,为探讨其在记忆性CD8^+T细胞应答中的作用,对初次感染后的C57BL/6小鼠在免疫记忆阶段进行了再次感染,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流感病毒特异性的记忆性CD8^+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结果发现小鼠初次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A/Puerto Rico/8/34后37d,RIPK3敲除小鼠的CD8^+T细胞比例及分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能力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在再次感染相同病毒时,RIPK3敲除小鼠流感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及分泌细胞因子IFN-γ的能力依旧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而CD8^+中枢型记忆性T细胞(TCM)比例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TEM)或效应性T细胞(TEff)比例却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提示RIPK3分子参与调节流感病毒特异的记忆性CD8^+T细胞诱生数量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并影响其TCM与TEM/TEff的比例,为深入探索病毒特异的记忆性CD8^+T细胞应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秦波音王超刘洋任晓楠方钟李顺周晓辉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年轻和老年C57BL/6小鼠 诱导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比较研究
2021年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毒株感染老年和年轻C57BL/6小鼠诱导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使用490 PFU的PR8病毒分别滴鼻感染年轻(3月龄)和老年(24月龄)C57BL/6小鼠,连续14 d每日记录其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在感染后第8天分离小鼠肺组织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技术检测病毒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及功能:MHC-I表位肽四聚体法(tetramer staining)染色流感特异性CD8^(+)T细胞,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检测CD8^(+)T细胞经流感病毒特异性肽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包括TNF-α、IFN-γ、IL-2以及与CD8^(+)T细胞杀伤功能有关的颗粒酶B(Granzyme B)的水平。结果相同量的PR8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老年小鼠体重下降更多,死亡率显著高于年轻小鼠(P<0.01)。另一方面,老年组小鼠诱生的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年轻组;同时,老年组CD8^(+)T细胞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的水平显著低于年轻组;此外,老年组CD8^(+)T细胞表达granzyme B的水平同样显著低于年轻组。结论PR8流感病毒感染老年和年轻C57BL/6小鼠后,老年小鼠肺组织诱导产生的特异性CD8^(+)T细胞的数量减少且功能降低。结果表明:与年轻小鼠相比,老年小鼠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受损。
刘洋王超任晓楠李顺秦波音杨华周晓辉
关键词:免疫应答
RIP3在H1N1流感病毒感染中发挥促炎症病理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调控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的关键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3, RIP3)在甲型流感病毒H1N1 PR8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5.25×10~3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_(50))的流感病毒H1N1 PR8通过滴鼻方式感染RIP3敲除(RIP3^(-/-))小鼠和野生型(WT)C57BL/6小鼠,连续14 d每天称量小鼠体重,观察小鼠生存状态,并记录死亡情况。分别在感染后第3天(day post infection, d. p. i)和第7天处死解剖小鼠。取整个肺称重,左叶肺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HE染色,检测感染后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肺组织病毒载量;流式微珠阵列术(CBA)检测肺匀浆上清中部分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结果 5.25×10^(3 )TCID_(50)流感病毒感染后,各组小鼠均出现一定程度临床症状:RIP3^(-/-)组小鼠感染后死亡率(50%)较WT组小鼠(87.5%)显著降低(P<0.05)。分别对比每天两组小鼠体重,发现从第3天开始,WT组小鼠的体重降低比率大于RIP3^(-/-)组,但两组小鼠体重总体改变趋势无统计学差异。病毒学方面,两组小鼠在相同时间点(3、7 d. p. i)病毒载量差异均无显著性。炎症应答方面:两组小鼠肺指数(肺重与体重比值)差异无显著性。病理方面:肉眼观察大体病理及HE病理切片显示:RIP3^(-/-)组小鼠肺组织损伤较轻,炎症浸润较少;小鼠肺部炎症细胞因子也较WT组相对减少。结论 RIP3敲除的条件下,流感病毒H1N1 PR8感染小鼠时因减弱了炎症应答导致肺部病理损伤减轻,提示RIP3可能在H1N1 PR8流感病毒感染中发挥促炎症病理作用。
秦波音王超任晓楠谭丹陈丽香方钟李顺周晓辉
关键词:流感病毒炎症应答
白细胞介素-1受体1在H1N1流感病毒感染中发挥促炎症病理应答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1(IL-1R1)信号通路在流感病毒H1N1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2×10^4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50)流感病毒H1N1 PR8滴鼻感染IL-1受体1型敲除(IL-1R1^-/-)和野生型C57BL/6小鼠,每日(连续14 d)称量小鼠体重,观察小鼠状态,并记录其死亡情况,分别于感染后3、7、14 d(day post infection, d.p.i)处死小鼠。取其肺脏称重,左叶肺脏经4%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HE染色,检测感染后肺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肺脏病毒载量;流式微珠阵列术(CBA)检测肺匀浆上清中部分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结果2×10^4 TCID50流感病毒感染后,两组小鼠均出现病态。IL-1R1^-/-小鼠最大体重损失[(24.22±0.80)%](8 d.p.i)较对照组[(28.03±1.51)%](9 d.p.i)显著减少(P〈0.05);分别对比每天两组小鼠体重,发现IL-1R1^-/-小鼠体重损失相比对照组减少,在3~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IL-1R1^-/-小鼠感染后死亡率(10%)较对照组(60%)明显降低(P〈0.05)。病毒学方面,两组小鼠在相同时间点(3、7、14 d.p.i)病毒载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炎症应答方面,IL-1R1^-/-小鼠肺指数(肺脏重与体重比值)[(1.42±0.03)%]小于野生型对照组[(1.79±0.08)%](P〈0.05)(3 d.p.i);病理切片显示IL-1R1^-/-小鼠肺组织损伤较轻,炎症浸润较少;IL-1R1^-/-小鼠肺部炎症细胞因子也较对照组相对减少。结论IL-1R1信号通路在2×10^4 TCID50流感病毒H1N1 PR8感染的小鼠中,通过产生过强的炎症应答介导病理损伤。
任蓉蓉任晓楠秦波音袁梦娇杨华王超李顺周晓辉
关键词:流感病毒炎症应答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15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威胁全球特别是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动物模型是研究HBV生物学特性、感染机制、与宿主相互关系及筛选治疗性药物和疫苗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各种动物模型的发展促进了HBV相关研究,但现有模型均存在一定弊端。经济、适用且与人类感染极度相似的动物模型的缺乏严重制约着人们对HBV的深入研究。本文就已有的HBV感染动物模型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模型的建立提供帮助。
任蓉蓉任晓楠李顺刘丹慧周晓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肝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