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新星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4篇干细胞
  • 3篇血液
  • 3篇恶性
  • 2篇血液恶性肿瘤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人胚
  • 2篇人胚胎
  • 2篇人胚胎干细胞
  • 2篇树突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干细胞
  • 2篇肿瘤
  • 2篇自体造血干细...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9篇克晓燕
  • 9篇闫新星
  • 7篇王晶
  • 4篇朱明霞
  • 4篇胡凯
  • 4篇王艳芳
  • 4篇万文丽
  • 3篇张巍
  • 2篇景红梅
  • 2篇王继军
  • 2篇杨萍
  • 2篇田磊
  • 2篇李海申
  • 1篇王化
  • 1篇仵菲斐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Toll样受体与血液恶性肿瘤被引量:1
2015年
Toll样受体(TLR)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在固有免疫和后续的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也参与了机体细胞的免疫、增殖、凋亡等生理进程。TLR在血液恶性肿瘤中有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逃逸、耐药密切相关,发挥了双刃剑的作用。文章主要对TLR分子的基本知识和在血液肿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思路。
闫新星王晶克晓燕
关键词:TOLL样受体淋巴瘤白血病肿瘤免疫学
沉默B7-H3基因抑制人恶性血液病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成瘤和转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靶向B7-H3基因沉默对人恶性血液病细胞株在裸鼠体内成瘤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13株恶性血液病细胞中B7-H3分子的表达水平,筛选高表达的U937、Maver和Z138细胞。分别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靶向敲减B7-H3,建立稳定低表达细胞株,应用q PCR和FCM验证基因沉默效果。将U937、Maver和Z138各自分为空白对照组(non-infected control group,CON)、靶向B7-H3敲减组(B7-H3 knockdown group,KD)和阴性无关序列对照组(negative nontargeted control infected group,NC),将以上9组分别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检测Ki-67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水平。结果:筛选B7-H3分子高表达的U937、Maver和Z138细胞进行靶向敲减B7-H3,成功建立稳定低表达细胞株。U937、Maver和Z138细胞各自的KD组与NC组比较,观察终点的平均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1.83%(F=43.78,P<0.05)、59.12%(F=36.51,P<0.05)和67.37%(F=40.29,P<0.05),而各自NC组与CON组相比,肿瘤体积增长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移植瘤裸鼠模型中肝转移最常见,KD组裸鼠的远处转移较相应NC组明显降低。3种细胞各自KD组的Ki-67指数均较相应NC组显著下降(U937移植瘤:40.3%±5.2%vs.79.1%±6.3%,q=30.31,P<0.05;Maver移植瘤:35.2%±6.4%vs.69.6%±5.1%,q=24.82,P<0.05;Z138移植瘤:38.4%±7.1%vs.75.7%±4.8%,q=28.07,P<0.05),而NC组与CON组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细胞各自KD组肿瘤组织的MM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U937移植瘤:q=14.59,P<0.05;Maver移植瘤:q=9.25,P<0.05;Z138移植瘤:q=11.04,P<0.05),NC组与CON组MMP-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B7-H3基因沉默能够抑制人恶性血液病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
闫新星张巍王晶克晓燕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B7-H3基因沉默裸鼠
Toll样受体4在淋巴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耐药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人淋巴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8株淋巴瘤细胞株中TLR4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筛选出TLR4高表达株,对高表达株进行基因测序以排除My D88 L265P基因突变。将TLR4高标达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TAK-242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组和LPS+TAK-242组,分别进行细胞增殖和阿霉素耐药实验。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增殖活性和细胞杀伤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变化。结果 8株淋巴瘤细胞株中TLR4 m RNA和蛋白广泛表达,其中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的表达水平最高。Raji细胞My D88基因为野生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AK-242和LPS+TAK-242组Raji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明显改变(P=2.19,P=1.85),LPS组Raji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6),LPS组PCN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9)。阿霉素在半数抑制浓度下各组杀伤率分别为:空白对照组(49.23±2.03)%、TAK-242组(51.41±1.12)%、LPS组(24.65±3.17)%、LPS+TAK-242组(41.17±2.69)%,可见LPS组细胞杀伤率明显降低(P=0.002)。P-g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结论 TLR4分子在淋巴瘤细胞株中广泛表达,尤以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最高,激活TLR4可以促使肿瘤细胞增殖和耐药,其机制可能与PCNA和P-gp的表达上调有关。
闫新星王晶张巍克晓燕
关键词:淋巴瘤TOLL样受体4细胞增殖耐药
共刺激分子B7-H1、B7-H3和B7-H4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3种共刺激分子B7-H1、B7-H3和B7-H4在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方法:分别采用RT-PCR、q 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3株血液肿瘤细胞中B7-H1、B7-H3和B7-H4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情况,设12例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MNC)为对照。结果:3种共刺激分子的mRNA在12例志愿者PB MNC和13株血液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其中B7-H4表达水平相对偏低;3种共刺激分子分别在Maver、Z138和HL-60中表达最高,B7-H3和B7-H4在CZ1中不表达。3种共刺激分子的胞核及胞浆蛋白仅在恶性血液肿瘤细胞中异常高表达,分别在U937、Z138和Raji细胞中表达最高,B7-H3和B7-H4在CZ1细胞中不表达。在同一肿瘤来源的细胞株中,3种共刺激分子的mRNA和胞核及胞浆蛋白表达均存在差异,且差异不全一致。B7-H3膜蛋白在U937、M aver和Z138中表达丰度较高;B7-H1和B7-H4的膜蛋白在13株细胞中呈不表达或低表达。结论:共刺激分子B7-H1、B7-H3和B7-H4在mRNA水平均广泛表达,但蛋白水平仅在血液肿瘤细胞中异常高表达,且亚细胞定位多在胞核及胞浆,膜蛋白水平普遍低表达或不表达。同一肿瘤来源的细胞株中3种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可存在差异。
张巍王晶王艳芳朱明霞万文丽李海申仵菲斐闫新星克晓燕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B7-H1B7-H3B7-H4血液恶性肿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研究进展
淋巴瘤是起源于单个淋巴细胞的一组异质性恶性肿瘤,居各类癌症发病的第8位,2009年我国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为6.68/10万人,占全部癌症发病的2.34%;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
闫新星胡凯杨萍田磊王继军克晓燕
关键词: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评价
microRNA-223调控人胚胎干细胞向树突细胞分化
2017年
目的:建立人胚胎干细胞(ESC)向树突细胞诱导分化的新策略,探讨microRNA-223(miR-223)在人胚胎干细胞源树突细胞产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人胚胎干细胞在胞外基质Ⅳ型胶原蛋白上直接贴壁培养,加入造血生长因子分步向造血干/祖细胞、共同髓系祖细胞和树突细胞诱导的方案,通过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和造血集落形成实验鉴定分化细胞;人胚胎干细胞经慢病毒转染过表达miR-223或抑制其表达后启动向树突细胞分化,比较不同miR-223表达水平下分化细胞中造血集落形成的数目和表面标记物的表达量;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TGFBR3是miR-223发挥作用的直接靶标。结果:人ES细胞成功诱导为树突细胞,分化细胞中表达CD83比例可达82%,在整个分化过程中miR-223表达呈上调趋势;添加miR-223模拟物组分化细胞表达CD34^+CD45^+、CD34^+CD45^+以及CD83^+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添加miR-223抑制剂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添加miR-223抑制剂组分化细胞表达各阶段细胞标记物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添加miR-223模拟物组分化细胞出现大约759个CFU/105细胞数,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223显著抑制TGFBR3-3'UTR结构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了37%)(P<0.05),而且TGFBR3-3'UTR突变型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P<0.01);随着向树突细胞分化成熟,添加miR-223模拟物组分化细胞表达TGFBR3水平逐渐下降,而添加miR-223抑制剂组由于内源性miR-223受到抑制而明显上调TGFBR3的表达。结论:miR-223调控人胚胎干细胞向树突细胞分化,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靶标TGFBR3而促进胚胎干细胞源树突细胞的产生。
朱明霞万文丽胡凯王艳芳王晶朱晓雯闫新星景红梅克晓燕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树突细胞诱导分化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研究进展
淋巴瘤是起源于单个淋巴细胞的一组异质性恶性肿瘤,居各类癌症发病的第8位,2009年我国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为6.68/10万人,占全部癌症发病的2.34%;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
闫新星胡凯杨萍田磊王继军克晓燕
关键词:淋巴瘤干细胞移植PFSEFS总生存率复发难治细胞移植治疗
文献传递
microRNA-223调控人胚胎干细胞向树突细胞分化
朱明霞万文丽胡凯王艳芳王晶王化朱晓雯闫新星景红梅克晓燕
CD200和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性在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分层中的意义
2016年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CD200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在MM预后分层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8例MM初诊患者骨髓血中CD200和其它免疫表型(CD38,CD138,CD56,CD19,CD20,CD117,胞浆轻链Kappa和Lambda)表达,以及外周血Treg的比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血红蛋白(Hb)、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通过国际分期系统(ISS)和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预后分层;分析MM患者表达CD200与Treg细胞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表达相关性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78例初诊患者表达CD200^+率为71.79%(56/78),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CD200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其他抗原表达上,CD200^+组CD117的表达显著高于CD200^-组(P=0.032),CD20、CD56和CD19的表达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别。CD200^+组Hb量明显低于CD200-组(P=0.035),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CD200^-组(P=0.013),血清LDH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D200^+组中ISS分期Ⅰ期患者占58.62%(17/29),Ⅱ期患者占75%(30/40),Ⅲ期占100%(9/9),随着CD200表达强度增加,预后分层危险度上升(P=0),CD200表达越强,预后越差;Treg细胞CD200^+组显著高于CD200^-组(P=0.043),Treg含量与CD200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743,P=0.044)。CD200-组患者总生存率(OS)显著高于CD200^+组(P=0.036),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稍高于CD200^+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患者CD200表达和Treg含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是MM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以及临床判断疗效的可靠指标。
朱明霞万文丽李海申王艳芳王晶零惠森闫新星克晓燕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CD200调节性T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