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培美曲塞联合洛铂治疗晚期肺腺癌9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洛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给予研究组患者培美曲塞联合洛铂治疗,对照组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RR 58.7%(27/46)、54.3%(25/46)和DCR 93.5%(43/46)、84.8%(39/46)、MST、PFS及1年、2年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肌酐升高明显减少,血小板减少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恶心、呕吐、肌酐升高明显增加(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洛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更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无差异。
- 高尔云李敏陈丽琼韩小虎
- 关键词:晚期肺腺癌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KP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CD4^+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尔云李敏韩小虎陈丽琼
-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晚期大肠癌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脑转移风险预测列线图的构建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脑转移的发生导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减少,但目前尚无有效的预测工具。文中旨在建立一个有效的、可行的列线图用于预测NSCLC术后患者的脑转移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和江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NSCLC患者636例。分析术后发生脑转移的高危因素,应用逻辑回归方法 R语言软件建立列线图;计算C-index指标的可信区间以及对模型过拟合的程度进行内部验证,评估其稳定性。结果 636例NSCLC患者术后发生脑转移94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1.783,95%CI:1.037~3.066)、病理类型(OR=0.453,95%CI:0.275~0.744)、T分期(OR=2.047,95%CI:1.511~2.774)、N分期(OR=1.588,95%CI:1.154~2.184)是脑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列线图的一致系数为0.73(0.71~0.82),平均错误率为0.012,提示列线图具备优越的稳定性。结论所得列线图可以用于个体NSCLC患者术后发生脑转移的风险预测,有助于相应的随访和预防策略针对性的开展,最终使此类患者获益。
- 崔方博曹向明李敏高尔云王玮张丰林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高危因素列线图
- 硫培非格司亭长效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老年非骨髓恶性肿瘤患者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效果对比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硫培非格司亭长效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老年非骨髓恶性肿瘤患者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效果。方法 112例老年非骨髓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结果 观察组初始纳入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60~75岁,平均(61.52±3.26)岁;对照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61~75岁,平均(63.45±3.73)岁。两组年龄、身高及体重差异显著(P<0.05)。经计算倾向性评分,匹配相似评分患者后,观察组53例,男25例,女28例;对照组53例,男28例,女25例,所有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前均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观察组第1、2周期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4周期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两组中性粒细胞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7、14、21 d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均在治疗后第9天达到最高值,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01)。观察组各周期发热与使用抗生素例数少于对照组,其中第2周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例数及第3、4周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各周期骨痛及肌肉酸痛少于对照组,其中第2周期肌肉酸痛及第3、4周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硫培非格司亭长效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很好预防老年非骨髓恶性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且可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
- 张燕张丰林李敏
-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性粒细胞
- 穴位贴敷防治乳腺癌化疗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1年
- 乳腺癌为排首位的女性恶性肿瘤,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化疗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较多[1-2],但化学药物通常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易引发毒副反应[3],以恶心、呕吐为主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在化疗期间最为常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预后都有着显著影响,因此,为确保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需对患者化疗期间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防治。有研究指出,穴位贴敷用于预防恶性肿瘤(如肺癌)患者化疗时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具有良好作用[4],本研究就穴位贴敷对乳腺癌化疗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疗效进行探讨,针对2018年1月~2019年10月接受化疗的3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
- 张燕张丰林李敏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穴位贴敷
- 沙利度胺联合昂丹司琼预防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昂丹司琼对肺癌患者接受含顺铂双药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含顺铂25mg/m^2d1~3双药方案化疗。对照组用昂丹司琼注射液8mg qd d1~3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片100mg口服d1~5。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急性恶心控制的有效率为90%vs 80%,完全缓解率为73%vs 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第2~5天延迟性恶心控制的有效率分别为:87%vs 53%(P=0.011),80%vs 47%(P=0.016),80%vs50%(P=0.030),87%vs 74%(P=0.331)。试验组和对照组第2~5天延迟性恶心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7%vs 37%(P=0.039),57%vs 27%(P=0.036),60%vs 23%(P=0.009),67%vs 40%(P=0.070)。试验组和对照组急性呕吐控制的有效率为93%vs 90%,完全缓解率为84%vs 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第2~5天延迟性呕吐控制的有效率分别为:90%vs 73%(P=0.182),83%vs70%(P=0.360),87%vs 73%(P=0.333),94%vs 80%(P=0.255)。试验组和对照组第2~5天延迟性呕吐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6%vs 46%(P=0.034),66%vs 33%(P=0.020),70%vs 40%(P=0.038),73%vs50%(P=0.11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镇静、嗜睡、乏力、便秘、头痛和皮疹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昂丹司琼能有效预防肺癌患者含顺铂双药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能提高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控制率,未增加特殊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是可供选择的止吐药物。
- 李敏高尔云崔方博陈丽琼张丰林
- 关键词:沙利度胺肺癌化疗恶心呕吐
- 外周血PD-L1分子表达联合LDH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分子表达联合乳酸脱氢酶(LDH)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8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晚期NSCLC免疫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疗效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晚期NSCLC免疫治疗无效的因素,对影响晚期NSCLC免疫治疗无效的因素进行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PD-L1分子表达联合LDH水平预测晚期NSCLC免疫治疗效果的价值。结果无效组患者低分化构成比、PD-L1、LDH高于有效组患者(P<0.05)。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OR^(^)=3.114(95%CI:1.281,7.569)]、PD-L1[OR^(^)=3.951(95%CI:1.583,9.860)]、LDH[OR^(^)=3.432(95%CI:1.375,8.564)]是导致晚期NSCLC免疫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D-L1敏感性最高,为82.98%;PD-L1和LDH联合诊断的特异性最高,为97.56%;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34。结论外周血PD-L1分子表达联合LDH水平用于预测晚期NSCLC免疫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 张燕张丰林李敏
- 关键词: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