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蒙顶黄芽主要成分含量及组分分析被引量:25
- 2014年
- 采用常规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相结合,对蒙顶黄芽所含的主要成分、儿茶素组分、游离氨基酸组分、主要矿质元素组分和香气组分进行系统测定。结果表明:蒙顶黄芽茶汤内物质含量丰富,水浸出物总含量高达(42.73±1.22)%;滋味浓醇,咖啡碱含量为(4.98±0.34)%,儿茶素总量为12.91%,其中5种儿茶素组分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分别为2.56%、0.08%、0.50%、3.10%和6.67%;滋味高鲜、爽口,游离氨基酸总量高达(4.55±0.88)%;滋味回甜,可溶性糖总含量高达(5.01±0.53)%;汤色黄亮,叶绿素的总含量及组分含量均较低,总含量为(1.03±0.27)mg/g,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为(0.74±0.20)mg/g和(0.29±0.07)mg/g,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分别为(0.12±0.04)%、(2.32±0.42)%和(2.75±0.56)%;所测10种矿质元素组分,常量元素K含量为16.16 g/kg、Mg为1.73 g/kg、Ca为0.55 g/kg,微量元素以Mn、Na和Zn含量明显较高,分别为368.80、190.00 mg/kg和88.80 mg/kg;蒙顶黄芽中检测出香气组分69种,以醇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最高,为22种(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31.69%)。比较各蒙顶黄芽试样的主要成分含量差异,发现来源于不同企业的试样成分测定值差异较大,这与目前蒙顶黄芽制作仅凭传统经验,缺乏技术参数,尚未采用现代工艺有关,也与对黄茶品质化学、品质形成机理等研究不够系统有关。
- 速晓娟郑晓娟杜晓边金霖李明月李丹
- 关键词:黄茶
- 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川红芽茶”主要品质成分变化及回归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以四川早白尖品种单芽为原料制作"川红芽茶",研究其自动化生产线大生产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变化及各项成分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川红芽茶"生产过程中各主要成分发生显著变化,随制茶工序推进,与鲜叶相比,含水率、茶多酚总量、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含量均呈递减趋势,分别降低了92.38%、47.64%、76.74%、11.54%;可溶性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分别降低了5.75%、14.12%;水浸出物总量、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1.37%、302.52%、223.14%和418.84%。通径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可溶性糖、茶红素对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主要是直接作用,其回归方程为Y_1=-3.1463+0.3368X__1-19.8961X_2+2.8151X_3+19.1909X_4+0.9947X_6;茶褐素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主要是直接作用,其回归方程为Y_2=33.0615+0.0664x2-5.7156x3。
- 李丹陈岗练学燕李湘成杜晓钟晓雪
- 关键词:自动化加工
- 蒙顶山黄茶“酶促闷黄”加工品质的审评及成分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在蒙顶山黄茶加工的"闷黄"过程,添加茶鲜叶PPO粗酶液进行"酶促闷黄",并制得新工艺黄茶;对该黄茶试样采用感官评价法、常规成分测定与及微量组分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比较其品质特征.结果表明,"酶促闷黄"加工黄茶色泽更加嫩黄、明亮,香味更加清甜、醇爽,带有"轻发酵"香的品质特征;其内含成分特征是茶黄素(TFs)和茶红素(TRs)含量分别增加50%和10%,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适度减少,游离氨基酸总量略有增加,茶汤苦涩味降低、口感醇和、鲜爽度增加;HPLC检测表明,苦涩味较强的酯型儿茶素组分EGCG和ECG的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12.86%和6.19%,促进茶汤滋味转醇和;GC-MS检测表明,"酶促闷黄"加工黄茶中新检出的香气组分有30种,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中带发酵香的植醇相对质量分数高达10.64%,是对照的10.04倍.这说明酶促"轻发酵"作用所引起的"酶促闷黄",会使黄茶产生特征色香味.同时,"酶促闷黄"加工黄茶不仅可以改善黄茶品质,还可以提高加工效率约2.83倍,促进黄茶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 李丹杜晓边金霖李品武李明月
-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