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瑶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微乳
  • 2篇药效
  • 2篇止痛
  • 2篇水杨酸
  • 2篇水杨酸甲酯
  • 2篇体外
  • 2篇体外释放
  • 2篇贴膏
  • 2篇凝胶
  • 2篇活血
  • 2篇活血止痛
  • 2篇甲酯
  • 1篇丹皮
  • 1篇丹皮酚
  • 1篇丁香
  • 1篇丁香酚
  • 1篇动力学行为
  • 1篇性病
  • 1篇眼科
  • 1篇眼用

机构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制药有限责任...

作者

  • 10篇姚瑶
  • 8篇杜茂波
  • 8篇刘淑芝
  • 7篇何爱萍
  • 5篇沈硕
  • 3篇易红
  • 2篇王岚
  • 2篇梁丽娜
  • 2篇冯伟红
  • 2篇刘亚梅
  • 1篇徐迎军
  • 1篇梁日欣
  • 1篇孙奕
  • 1篇李玉洁
  • 1篇张清
  • 1篇李堂
  • 1篇罗赣
  • 1篇殷晓杰
  • 1篇刘晶
  • 1篇杨倩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7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医学专业网络教学模式开展初探被引量:2
2023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突发事件对传统师教生学的教学模式的影响,线下的课堂教学的时空条件难以保证,线上教学势在必行。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此为依托的远程网络教学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构建全新的教学-评价模式,文章以临床医学专业为范例,拟构建一种创新型的网络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该体系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用网络直播、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技术、新方法,以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追时代潮流;以灵活监管与全程考核构建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将全程考核替换传统的期末考试考核,强化知识重难点;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将考核任务分配到每次教学当中,深入探讨当下网络教学的可行性,以期促进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使学生能够持续、自主学习。
杨倩张翼姚瑶李堂徐迎军刘晶罗赣
关键词:网络教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UPLC-Q-TOF-MS技术和整合药理学方法探索吴茱萸经皮成分及其治疗腹泻的分子机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鉴定吴茱萸的透皮成分,并运用整合药理学方法揭示吴茱萸经皮治疗腹泻的分子机制。方法:综合对照品比对,UNIFI系统解析和质谱裂解规律研究等方法,实现对吴茱萸透皮成分的快速鉴定。在此基础上,借助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SymMap,DisGeNET及相关文献,获取吴茱萸透皮成分的潜在作用靶标和腹泻相关疾病靶标。对疾病和药物靶标集进行拓扑分析以获得核心靶标,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获得核心靶标的富集功能和通路,构建"透皮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网络图。结果:从吴茱萸70%乙醇提取稠膏的透皮接受液中鉴定出包括喹诺酮类生物碱、柠檬苦素类、吲哚类生物碱、有机酸类和甾醇在内的19个化学成分。对药物和疾病靶标集进行拓扑分析获得174个吴茱萸经皮治疗腹泻的核心靶标,通过KEGG富集获得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细菌感染、营养物质调节和能量代谢等信号通路。结论:吴茱萸的透皮成分通过作用于Rac家族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细胞色素P450酶和醛酮还原酶来参与肠道炎症调节,维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并通过修复和调整机体代谢发挥止泻作用,初步阐明了吴茱萸经皮治疗腹泻的分子机制。
周建新沈硕杜茂波杜茂波李玉洁孙奕何爱萍姚瑶刘淑芝刘淑芝
关键词:腹泻分子机制
椒姜凝胶贴膏的体外释药动力学与药效学评价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椒姜凝胶贴膏的体外动力学并对其药效学进行评价,为该制剂的开发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释放与透皮试验,分别以半透膜和离体小鼠皮肤作为透过屏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指标成分羟基-α-山椒素、人参皂苷Rb1及6-姜辣素的含量,以评价椒姜凝胶贴膏的释放与经皮渗透效果。6-姜辣素和羟基-α-山椒素检测的流动相为水-乙腈-甲醇(2∶1∶1),检测波长280 nm;人参皂苷Rb1检测的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31∶69),检测波长203 nm。建立小鼠肠麻痹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3.9 mg·kg^(-1))及椒姜凝胶贴膏高、低剂量组(6.2,3.1 g·kg^(-1),以生药量计),观察椒姜凝胶贴膏对模型动物胃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椒姜凝胶贴膏中羟基-α-山椒素,6-姜辣素及人参皂苷Rb1在24 h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6.41,4.23,4.15μg·cm^(-2)·h^(-1);体外透皮试验中24 h平均透过速率分别为2.31,0.64,0.29μg·cm^(-2)·h^(-1);皮肤滞留量分别为19.56,3.59,1.61μg。根据Ritger-Peppas方程,确定羟基-α-山椒素、人参皂苷Rb1及6-姜辣素的释放为非Fick扩散。椒姜凝胶贴膏高剂量组对模型小鼠小肠摩擦损伤术后的肠功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可以促进肠蠕动,促进小肠推进率(P<0.05)。结论:椒姜凝胶贴膏具有体外释放和透皮性能,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经皮渗透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其对术后的小肠功能有改善作用,可提高小肠推进功能,初步说明该制剂具有一定的临床开发价值。
王明硕杜茂波沈硕党瑞华王岚易红姚瑶王春民刘淑芝
关键词:肠麻痹
工艺变更对祖师麻关节止痛膏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考察祖师麻关节止痛膏生产工艺由溶剂法改成热压法后对产品体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法和热压法制备3批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考察祖师麻关节止痛膏中指标成分(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情况。结果:溶剂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质量分别为73.72,494.67μg/贴;热压法样品中二者质量则分别为159.21,2 638.99μg/贴。溶剂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24 h平均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04,12.21μg;热压法样品中二者的24 h平均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16,36.24μg。溶剂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24 h平均累积透过量分别为0.38,2.79μg;热压法样品中二者的24 h平均累积透过量分别为0.40,7.49μg。热压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的24 h累积释放量、累积透过量与溶剂法样品接近,无统计学差异;热压法样品中水杨酸甲酯的24 h累积释放量、累积透过量显著高于溶剂法样品(P<0.05)。结论:热压法对祖师麻关节止痛膏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保留优于溶剂法,工艺变更对该制剂中祖师麻甲素体外动力学影响不显著,但由溶剂法改成热压法后,祖师麻关节止痛膏中水杨酸甲酯具有更高的累积释放量和累积透过量。
杜茂波毛著鸿沈硕姚瑶何爱萍王家强曹文通刘淑芝
关键词: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体外释放经皮渗透动力学行为
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的药物制剂概述被引量:8
2017年
对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的药物制剂进行综述。介绍了老年黄斑变性病国内外发病的情况,治疗所使用的药物的剂型情况以及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的药物未来研究开发的方向。老年黄斑变性病是全球第三大致盲性疾病,其发病增长率为6.62%。传统药物多是口服而起到全身作用的制剂,新型药物多为局部给药制剂。中医药在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能与新型制剂技术相结合开发一些局部给药制剂,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杜茂波刘淑芝许凯梁丽娜何爱萍姚瑶刘亚梅
关键词:眼科中医药
活血止痛微乳凝胶剂的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评价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微乳凝胶的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特性,为该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分别以半透膜和离体小鼠皮肤为体外模型,采用UPLC同时测定接收液和皮肤中丹皮酚、丁香酚和水杨酸甲酯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4 min,10%~90%A),检测波长280 nm,流速0.6 m L·min^(-1),进样量1μL。结果:活血止痛微乳凝胶中丹皮酚、丁香酚和水杨酸甲酯在6 h内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0.35%,59.40%,54.64%,释放速率分别为1.138,11.57,73.54μg·cm-2·h^(-1);体外透皮试验6 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40.34%,36.34%,41.44%,透过速率分别为0.657,7.127,56.04μg·cm-2·h^(-1)。结论:活血止痛微乳凝胶具有较好的体外释放和透皮性能,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经皮渗透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
何爱萍易红冯伟红姚瑶杜茂波刘淑芝
关键词:体外释放透皮吸收丹皮酚丁香酚水杨酸甲酯
川芪眼用微乳原位凝胶的流变学及释放动力学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考察川芪眼用微乳原位凝胶的流变学及释放动力学行为,为该制剂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使用MCR 102型流变仪考察川芪眼用微乳原位凝胶的流体性质及线性粘弹区域。体外释放度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半透膜为释放膜,川芎嗪、藁本内酯为指标成分,取样时间点分别为0.5,1,2,4,6,8 h。结果:川芪眼用微乳原位凝胶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并存在线性粘弹区域。以剪切力为指标,确定的线性粘弹区域为0~302.74 Pa,以形变为指标得到的线性粘弹区域范围为0~7.45%。在临界点时,其储能模量(G')等于损耗模量(G″),均为2 976.60 Pa;临界剪切力为302.74 Pa;临界形变7.45%。8 h内6份样品中川芎嗪的平均累积释放量33.71μg,平均累积释放率90.08%,释放动力学遵循Higuchi方程。8 h内6份样品中藁本内酯平均累积释放量为68.46μg,平均累积释放率为84.32%,其释放动力学遵循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川芪眼用微乳原位凝胶具有较好的粘弹性,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发生可逆形变。川芎嗪释放动力学是川芎嗪的理化性质与基质骨架共同作用的结果,藁本内酯的释放动力学主要受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杜茂波刘亚梅何爱萍姚瑶刘淑芝
关键词:流变学眼用原位凝胶微乳川芎嗪藁本内酯
海桐皮汤提取膏经皮给药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海桐皮汤提取膏经皮给药后对小鼠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热板法、醋酸扭体实验以验证海桐皮汤提取膏对疼痛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右足肿胀模型,结合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观察海桐皮汤提取膏对炎症模型小鼠的抗炎作用。结果:在镇痛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工艺1组、工艺2组均可明显延长小鼠的热板痛阈值及扭体反应潜伏期(P<0.05),显著减少小鼠扭体的次数(P<0.001),且工艺1组的效果更明显(P<0.05);在抗炎方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右后足肿胀度及肿胀率均明显增高(P<0.01),表明小鼠急性炎症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工艺1组、工艺2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足肿胀度和肿胀率(P<0.05),并降低小鼠的耳廓肿胀度,提升其肿胀抑制率(P<0.05),且工艺1组有效作用更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工艺1组可明显降低TNF-α、IL-1β的含量(P<0.01),与工艺2组相比,工艺1组可明显降低IL-1β含量(P<0.05)。结论: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的海桐皮汤提取膏经皮给药后对小鼠具有较好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体内TNF-α、IL-1β、IL-6等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且工艺1组抗炎镇痛效果优于工艺2组,可能与中药挥发油的单独提取、储存保证了挥发油较长时效的药理活性有关。
李法杰谷金玉张悦沈硕姚瑶万田豪夏迪张清
关键词:抗炎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
活血止痛纳米凝胶贴膏经皮渗透特性及药效评价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微乳/醇质体对活血止痛凝胶贴膏的经皮渗透特性及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试验,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过屏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标成分丹皮酚、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的含量,评价活血止痛凝胶贴膏的经皮渗透效果。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比较其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凝胶贴膏、微乳凝胶贴膏和醇质体凝胶贴膏丹皮酚24 h累计透过率分别为65.30%、61.30%、60.20%,丁香酚24 h累计透过率分别为51.08%、54.71%、55.66%,水杨酸甲酯24 h累计透过率分别为49.20%、65.17%、72.15%。微乳凝胶贴膏大剂量组、醇质体凝胶贴膏中剂量组对减少模型动物腹腔内毛细血管的炎性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较好的作用(P<0.05)。结论基于微乳/醇质体技术的复合型纳米载体可使活血止痛凝胶贴膏中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屏障的能力更优,从而提高药效。
姚瑶冯伟红王岚易红梁日欣何爱萍殷晓杰杜茂波刘淑芝
关键词:微乳醇质体
粒径法筛选微乳固体型表面活性剂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粒径法筛选微乳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方法: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时,体系的粒径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将达到CMC前体系的粒径定义为S1,达到CMC后,体系的粒径定义为S2。其变化值表示形成胶束能力的强弱,该值用E表示,为S1与S2的比值。通过比较表面活性剂的E,对微乳固体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微乳固体表面活性剂制成微乳,并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该种微乳的粒径和Zeta电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设计家兔眼部刺激性试验评价其刺激性。结果:固体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相对强弱依次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cremophor RH40)>Kollicoat IR>聚乙烯醇(PVA)>β-环糊精(β-CD)>聚乙二醇4000(PEG4000)>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阿拉伯胶>PEG-CHO改性明胶B>骨制明胶B。以cremophor RH4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微乳的粒径38.50 nm,Zeta电位-18.13 m 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其形态圆整、分布均匀。该微乳对雄性家兔眼睛无刺激性,统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粒径法对微乳固体型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的方法合理、可行。
杜茂波沈硕陈强杜艳娇姚瑶何爱萍梁丽娜刘淑芝
关键词:粒径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泊洛沙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