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锋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AK5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
- 目的: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n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常见肿瘤中排名第六位,致死率为5.6%,排名第二位。且因其肿瘤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1]...
- 王斌锋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P21活化激酶信号通路基因表达预后因素
-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疾病的178例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4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178例肝脏疾病患者。其中,肝血管瘤74例,肝内胆管结石45例,原发性肝癌43例,结节局灶性增生8例,肝囊肿3例,肝脓肿2例,肝破裂2例,错构瘤1例。所有患者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14年11月。结果 178例患者中单个肝段切除者50例、跨肝段切除者126例、多发肿瘤切除者2例。76例行肿瘤切除合并胆囊切除。153例获得成功,25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78.9±128.0)min;术中出血量10~5 000 ml;20例术中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6±6.5)d;肝功能恢复时间(6.0±3.0)d。2例出现胆漏,5例出现腹腔积液。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率100.0%,随访时间(24.6±19.7)个月。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治疗肝脏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在对第一、二、三肝门进行正确处理、进行选择性阻断入肝血流、腹腔镜断肝设备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可提高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
- 章文龙王斌锋张法标杜学峰王爱东方哲平吴临军
- 关键词:肝脏疾病腹腔镜检查肝切除术
- PAK5和CyclinD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5(P21-activated kinase 5,PAK5)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肝癌组织及31例癌旁组织中PAK5、CyclinD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AK5、CyclinD1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PAK5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8%(66/76)、54.8%(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2,P〈0.05);CyclinD1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7%(56/76)、41.9%(1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1,P〈0.05)。PAK5表达与性别(χ^2=5.063,P=0.024)、肿块直径(矿=9.159,P=0.002)、门静脉癌栓(χ^2=4.469,P=0.035)相关;CyclinD1表达与门静脉癌栓(χ^2=4.842,P=0.028)、TNM分期(χ^2=7.930,P=0.005)相关。PAI(5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χ^2=0.284,P=0.033)。PAK5阳性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患者(χ^2=7.104,P=0.008)。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AK5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R=0.186,P=0.012)。结论PAK5阳性表达的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不良。
- 王斌锋朱昱王铖章文龙徐永富方哲平
-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预后
- 内镜下胆道内支架防治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胆道内支架在防治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42例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和支架组,手术组10例常规行手术治疗,支架组32例行胆道内支架引流治疗,评估胆道内支架在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防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中发现3种胆漏类型:肝实质胆漏31例,胆总管胆漏9例,T管窦道漏2例。支架组Sandha胆道造影分型:Low grade型11例,High grade型21例。支架组再手术率、并发症率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χ2=4.44,〈0.05);支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1,〈0.05)。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有差异。胆道内支架移除时间5~15个月,平均(7.2±2.2)个月。结论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能精确诊断胆漏,ERCP胆道内支架可作为严重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评分高、胆漏量大或合并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 王斌锋吕尚东章文龙徐永富吴临军方哲平
- 关键词:胆道内支架创伤性肝破裂胆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