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洁

作品数:13 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吞咽
  • 6篇吞咽功能
  • 6篇吞咽障碍
  • 6篇卒中
  • 4篇卒中后
  • 4篇脑卒中
  • 4篇肌电
  • 3篇吞咽障碍患者
  • 3篇面肌
  • 3篇老年
  • 3篇表面肌电
  • 2篇圆弧
  • 2篇圆弧面
  • 2篇褥疮
  • 2篇摄食训练
  • 2篇生物反馈
  • 2篇时域指标
  • 2篇卧床
  • 2篇小腿
  • 2篇脑卒中后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章洁
  • 8篇刘莉
  • 6篇黄绍春
  • 5篇王珧
  • 4篇邵伟波
  • 4篇朱慧敏
  • 4篇饶江
  • 3篇田丽
  • 3篇张新颜
  • 3篇饶江
  • 3篇刘莉
  • 2篇张戈
  • 2篇徐建珍
  • 2篇高润
  • 2篇吴桐
  • 2篇朱慧敏
  • 1篇仇海燕
  • 1篇蒋惟伟
  • 1篇刘犇
  • 1篇由丽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康复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伴有吞咽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作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EMG-BFB)对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50例伴有吞咽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试验组在对照组训练的基础上再增加个体化认知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经口摄食能力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z=2.313,P=0.017);治疗后两组功能性进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z=3.152,P=0.007)。结论:EMG-BFB能帮助老年痴呆患者更快掌握吞咽动作与技术,对老年痴呆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疗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黄绍春张新颜刘莉由丽饶江王珧章洁朱慧敏
关键词:吞咽障碍肌电生物反馈饮水试验老年痴呆
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和颏舌骨肌的超声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B/M型超声测量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舌骨和颏舌骨肌运动参数,探讨其在咽期吞咽困难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吞咽造影检查证实存在咽期吞咽障碍。选用视频吞咽障碍分级量表(VDS)中的7项咽期指标进行评定,满分为60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30分(轻度组)和≥30分(重度组)2组。使用超声测量2组空吞咽时的舌骨位移、颏舌骨肌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并记录2组的管饲喂食情况。结果:轻度组舌骨位移、颏舌骨肌运动距离大于重度组(P<0.05)。2组颏舌骨肌运动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组管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以对舌骨和颏舌骨肌的位移等运动规律进行定量检测,有助于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困难程度的分析,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量化指标。
张新颜刘莉张戈章洁朱慧敏吴桐田丽
关键词:超声吞咽障碍脑卒中
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作用机制及效果。方法共64例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32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组,32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终点或治疗4周时行吞咽动作影像学、食管上括约肌动力学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息压(P=0.000)和残留压(P=0.000)降低、峰值压力升高(P=0.000)、松弛持续时间延长(P=0.000),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升高(P=0.000,0.000);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静息压(P=0.001)和残留压(P=0.000)降低、峰值压力升高(P=0.002)、松弛持续时间延长(P=0.000),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升高(P=0.000)。至治疗终点或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30/32)对81.25%(26/32);χ~2=4.010,P=0.000]。结论柱状球囊扩张术有助于降低食管上括约肌张力、缓解痉挛,对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治疗作用。
邵伟波王珧蒋惟伟田丽章洁
关键词:食管失弛症吞咽障碍气囊扩张术
直接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4
2019年
目的评价中国人吞咽安全有效性测试(CSSET)指导下的直接摄食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80例入选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常规留置鼻胃管护理,观察组在中国人CSSET指导下给予带管直接摄食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吞咽安全性(呛咳及声音异常发生率)、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定、胃管拔除率指标变化及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OIS评分均值为(5.10±0.51)分、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定评分为(9.12±0.86)分、胃管拔除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56±0.65)和(3.21±1.51)分及26.6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呛咳及声音异常发生率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15.5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全有效性测试指导下的直接摄食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黄绍春徐建珍刘莉饶江于灿萍鲍燕章洁李淑婕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超声在吞咽咽期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吞咽是指人体从外界经口摄入食物并经咽腔、食管传输到达胃的过程,通常包含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1]。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便携、价格低廉的检测方法,可以评估吞咽力学的某些方面[2]。自1978年Stevens[3]首次利用超声对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后,随着超声成像技术和分析方法的进展,超声在吞咽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神经系统疾病、自然衰老、肌少症、肿瘤等很多因素和疾病可导致吞咽障碍,最常见的是脑卒中。
张新颜朱慧敏刘莉章洁张戈吴桐刘犇张子青
关键词:超声吞咽障碍脑卒中
侧卧良姿保持垫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卧良姿保持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大腿内侧的第一垫体和用于固定在小腿内侧的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的形状均呈C型,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的内侧面为完整的圆弧面,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的外侧面中部...
夏鑫刘莉黄绍春高润鲍燕章洁
文献传递
侧卧良姿保持垫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卧良姿保持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大腿内侧的第一垫体和用于固定在小腿内侧的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的形状均呈C型,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的内侧面为完整的圆弧面,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的外侧面中部为平...
夏鑫刘莉黄绍春高润鲍燕章洁
文献传递
正常中老年人咽期吞咽功能的表面肌电图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正常中老年人咽期吞咽相关肌群在不同吞咽模式下肌电活动振幅水平的特点。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78例正常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中年组(38~60岁,n=38)和老年组(61~82岁,n=40)。应用表面肌电技术与分析系统,记录受试者不同吞咽模式下咽期吞咽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振幅均方根值(RMS)。结果不同吞咽模式下两组不同吞咽肌群RMS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105.120,P〈0.001)。在同组中,舌骨下肌群和颏下肌群在不同吞咽模式下,RMS均无显著性差异(t〈1.135,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相比,无论哪组肌群,放松状态及干吞咽状态RMS均无显著性差异(t〈1.412,P〉0.05);而含水吞咽及连续饮水吞咽状态,老年组RMS较中年组低(t〉2.700,P〈0.05)。结论表面肌电技术可对正常中老年人不同吞咽模式不同吞咽肌群肌电活动振幅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初步揭示吞咽相关肌群肌肉活动强度的特征,为临床筛查和评估吞咽障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王珧田丽饶江刘莉朱慧敏章洁邵伟波
关键词: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时域指标中年老年
老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咽期吞咽功能的表面肌电特点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sEMG)技术观察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咽期吞咽相关肌群在不同吞咽模式下肌电活动的特点。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连续性收集临床诊断为LI且无吞咽障碍主诉老年患者(LI组)32例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正常组)30例。应用表面肌电技术与分析系统,记录受试者不同吞咽模式下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肌电活动振幅的均方根(RMS)。结果两组组内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RMS在不同模式下均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110.67,P<0.001)。放松模式和干吞咽模式下,两组间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RMS均无显著性差异(t<1.484,P>0.05)。20 ml含水吞咽模式下,LI组颏下肌群RMS明显低于正常组(t=3.334,P<0.01),舌骨下肌群RMS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t=1.871,P>0.05)。100 ml连续饮水模式下,LI组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RMS均明显低于正常组(t>3.118,P<0.01)。结论无症状LI患者吞咽功能较正常同龄人减退;sEMG技术可用于对其吞咽功能进行评估。
王珧刘莉饶江黄绍春章洁邵伟波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吞咽功能表面肌电时域指标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影响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action observation therapy,AOT)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例)和AOT试验组(n=1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2次语言康复训练,每次30min,每周5天,疗程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第一次语言功能训练前进行动作观察治疗,每次20min,每天1次,每周5天,疗程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定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WAB评分中的自发言语、复述、命名、AQ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患者WAB各项评分和AQ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WAB各项评分及AQ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常规语言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田丽朱慧敏刘莉饶江孟阿磊章洁
关键词:镜像神经元脑卒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