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涛
-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联合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大型和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联合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大型和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1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0例颈内动脉大型和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病人,均行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联合弹簧圈治疗,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0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7例效果较理想,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1例术后在治疗同侧出现脑出血,药物干预后遗留有左侧无力后遗症,1例术后在治疗同侧出现皮层脑梗死,药物干预后无明显后遗症,1例术后次日入院前就存在的头痛较前加重,治疗后头痛消失,所有病人均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复查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示动脉瘤均闭塞。结论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联合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大型和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及预后良好,但需根据动脉瘤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
- 薛萌程涛杨延洁刘亮毋少华吴亚婷
- 关键词:颈内动脉瘤弹簧圈
- 亚低温治疗对机械取栓术后急性大面积半球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机械取栓术后急性大面积半球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大面积半球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保护脑细胞、营养支持、调控血压、调控血糖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Cool Gard血管内热交换仪进行亚低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72 h,治疗后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病人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昏迷程度,监测颅内压、血清NSE、S100-β水平。结果治疗后72 h、治疗后2周,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周,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后72 h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72 h、治疗后2周,NIHS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72 h、治疗后2周,两组Fugl-Meyer评分及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2周,两组Fugl-Meyer评分及GCS评分均较治疗后72 h升高(P<0.05),且治疗后72 h、治疗后2周,治疗组Fugl-Meyer评分及GCS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72 h,两组颅内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2周,两组颅内压均较治疗后72 h降低(P<0.05),治疗后72 h、治疗后2周,治疗组颅内压均较同时期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72 h、治疗后2周,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周,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后72 h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72 h、治疗后2周,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对机械取栓术后急性大面积半球脑梗死病人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降低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水平。
- 薛萌程涛陈丽薇杨延洁刘亮杨静志
-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神经功能
- 降钙素原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ICU)和急诊监护室(EICU)后第1、3、7天分别监测血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记录其APACHEⅡ评分情况。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患者入住ICU或EICU后第1、3、7天血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入住ICU或EICU第7天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第1天(P<0.05)。死亡组患者入住ICU或EICU后第1、3、7天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可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预后,2个指标持续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 张亮刘万周程涛
-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预后
-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BPPV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参考组(n=40),两组均接受正规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两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P>0.05);疗程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残余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头晕发作次数少于参考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安全性高,可作为有效药物推广。
- 王胜利张惠霞程涛张星
- 关键词:甲磺酸倍他司汀BPPVDHI
- 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价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疗效与安全性,分析其起效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102例,进行跟踪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头痛频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58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7例,8例轻度不良反应;控制者男性、有诱因比重高于未控制者,有家族病史者比重低于未控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女性、无明显诱因、有家族病史者疗效较差。
- 程涛陈丽薇吴肖锋
- 关键词:偏头痛盐酸氟桂利嗪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