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红凯

作品数:104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专利
  • 4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6篇隔震
  • 18篇阻尼
  • 18篇阻尼器
  • 17篇限位
  • 17篇隔震层
  • 16篇地震
  • 15篇工程结构
  • 14篇限位器
  • 14篇隔震结构
  • 13篇基础隔震
  • 12篇近断层
  • 11篇动力响应
  • 11篇近断层地震
  • 10篇支座
  • 9篇地震动
  • 8篇断层
  • 8篇碰撞
  • 8篇混凝土
  • 7篇断层地震
  • 7篇软碰撞

机构

  • 89篇北京建筑大学
  • 15篇北京工业大学
  • 9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秦皇岛市人民...
  • 1篇北京市住房和...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 1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作者

  • 104篇杜红凯
  • 84篇韩淼
  • 23篇蒋金卫
  • 10篇孟令帅
  • 9篇曾德民
  • 8篇闫维明
  • 8篇张荣强
  • 6篇崔相东
  • 6篇张国伟
  • 5篇李仙华
  • 4篇姜浩
  • 3篇赵亮
  • 3篇陈嵘
  • 3篇崔明珠
  • 2篇王瑾
  • 2篇吴徽
  • 2篇孙一林
  • 2篇朱爱东
  • 2篇张文会
  • 1篇杨沈

传媒

  • 9篇工程抗震与加...
  • 4篇北京建筑大学...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建筑结构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建筑技术开发
  • 3篇工程力学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地震学报
  • 2篇结构工程师
  • 2篇第九届全国结...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中国建设教育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第六届全国结...
  • 1篇第24届全国...

年份

  • 6篇2023
  • 10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架屋盖附加粘弹性阻尼器减振分析
2021年
针对网架屋盖悬挑端风致响应较大的问题,提出附加粘弹性阻尼器的减振方法。采用带悬挑平屋盖风压分布风洞试验数据,对附加和无附加粘弹性阻尼器的足尺子结构模型进行最不利风向作用下的加载试验。建立网架屋盖数值分析模型,进行附加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安装位置对结构减振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附加粘弹性阻尼器可减小网架屋盖悬挑端的风致响应。粘弹性阻尼器阻尼系数的增大可提高其减振效果,但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减振效果趋于稳定。在网架下弦附加阻尼器对位移的减振效果更好,在上弦附加阻尼器对加速度的减振效果更好。
韩淼姜浩杜红凯蒋金卫冯思嘉
关键词:网架屋盖风致响应粘弹性阻尼器数值模拟分析减振
装配式空心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对2片不同轴压比的装配式空心剪力墙进行了拟静力试验,描述了该墙的破坏过程,分析了墙体的破坏特征、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装配式空心剪力墙主要呈弯剪破坏;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墙体承载力增大,延性提高,耗能能力提高,刚度退化加快;装配式空心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良好,应用于三层及以下低轴压比结构时,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最后,结合试验结果与相关文献结论,给出了该结构形式的装配式空心剪力墙的弹性刚度计算式修正系数。
韩淼蒋金卫杜红凯张荣强
关键词:抗震性能滞回特性拟静力试验
软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圆孔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研究软索连接装配式圆孔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分析翼墙对主墙的影响,设计一字形、L形、工字Ⅰ形和工字Ⅱ形4类共8个足尺装配式圆孔剪力墙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构件的破坏形态、特征荷载、变形性能、受剪承载力等特性。结果表明:采用软索连接的翼墙能有效提高主墙的抗裂性能,有效避免主墙沿圆孔的竖向裂缝,同时能改变主墙的应力分布和破坏形态;翼墙能够有效提高主墙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但对屈服位移、延性的影响不明显;墙体弹性层间位移角能够满足我国规范中对剪力墙的要求,弹塑性层间位移角较小,宜提高软索锚固设计;墙体中的圆孔会大大降低墙体的受剪承载力;通过规范公式对该类型墙体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发现多数墙体的计算值远大于试验值,基于试验结果,建议将规范公式进行0.5倍折减后,再用于该类型墙体的受剪计算。
杜红凯王世伟韩淼蒋金卫张荣强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转动地震动对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地震动转动分量对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建立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和隔震结构模型,对地震动平动分量和转动分量单独及耦合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动分量与平动分量耦合作用相比于平动分量单独作用,隔震结构y向最大楼层加速度响应的增幅可达100%以上,最大层间位移响应的增幅可达25%,x向最大角柱剪力响应的增幅可达18%,楼层扭转角响应主要由转动分量贡献,结构中下部的增幅可达10倍以上。含有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的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相比无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明显增大。隔震对转动分量作用的结构响应减震效果,比对平动分量作用的差;含有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的结构响应减震效果,比对无速度脉冲地震动的差。
韩淼王延森杜红凯孙猛刘永波
关键词: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减震效果
隔震层水平限位机构
本发明涉及工程结构减震与隔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震层水平限位机构。通过第一钢丝绳的第一端穿过设置在第一橡胶支座外的第一环形基座与第二环形基座相对的一侧侧壁、并与第一橡胶支座连接,第一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第二环形基座...
韩淼孟令帅杜红凯段言彪赵亮
设备周期比对设备-结构耦合隔震体系近断层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2022年
设备-基础隔震结构耦合体系的地震响应影响因素较多,为研究设备与基础隔震结构的周期比对耦合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一个5层钢框架隔震结构模型,将设备设置于结构顶层,输入3条近断层地震波,分析设备与结构周期比变化对耦合隔震体系的隔震层位移、楼层层间位移、楼层加速度和设备位移等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设备周期与结构基本周期接近,隔震层位移、楼层层间位移、楼层加速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设备位移呈增大趋势;设备与结构间的耦合作用可减小结构和设备的动力响应,在设备周期接近结构周期时较为明显,隔震层位移、楼层层间位移、结构加速度和设备位移可分别减小26.92%、27.18%、14.34%、9.63%。
韩淼冯思嘉杜红凯刘洋博董凯旗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周期比隔震体系动力响应
设备质量比对设备-结构耦合隔震体系近断层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2022年
建立设备-结构耦合隔震体系模型,选取近断层地震波,分析设备质量比变化对耦合隔震体系的隔震层位移、楼层层间位移、楼层加速度和设备位移等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设备质量比的增大,设备的自振周期与主体结构的自振周期接近,设备与主体结构相互作用增强,对结构体系的动力响应影响明显,隔震层位移、楼层层间位移、楼层加速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设备位移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韩淼董凯旗杜红凯马永尚刘洋博冯思嘉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隔震体系动力响应
一种叠层U型钢板双向限位机构
一种叠层U型钢板双向限位机构,属于工程结构抗震、减震及抗风技术领域,包括叠层U型钢板(1)、U型钢板固定板(5)、推拉板(3)、推拉槽(6)等。推拉槽(6)固定在隔震层上部结构上,叠层U型钢板(1)深入推拉槽内部,使推拉...
杜红凯韩淼冯红达段言彪
文献传递
近断层地震动下基础隔震钢螺旋弹簧限位振动台 试验研究
隔震结构以隔震层的大变形,换取上部结构的小变形,甚至使上部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但当遇到近断层地震时,由于近断层地震富含长周期的速度大脉冲,可能会导致隔震层的变形过大,从而使隔震层发生损坏或使上部结构与相邻结构发生碰撞,造成...
韩淼孟令帅杜红凯崔明珠
关键词:隔震结构隔震层近断层地震动
一种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制预应力钢框架结构体系
一种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制预应力钢框架结构体系,包括自复位预制预应力钢框架和普通钢框架。所述自复位预制预应力钢框架包括自复位钢框架梁和钢框架柱,梁柱连接采用自复位预制预应力节点形式,所述自复位钢框架梁包括中间梁段、...
张艳霞杜红凯叶吉健李瑞刘景波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