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淼

作品数:200 被引量:519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3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3篇建筑科学
  • 16篇天文地球
  • 5篇经济管理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5篇隔震
  • 62篇地震
  • 48篇基础隔震
  • 35篇支座
  • 32篇限位
  • 32篇近断层
  • 28篇近断层地震
  • 26篇断层
  • 25篇阻尼
  • 25篇隔震结构
  • 24篇软碰撞
  • 22篇限位器
  • 22篇建筑
  • 21篇阻尼器
  • 21篇隔震层
  • 19篇橡胶支座
  • 18篇工程结构
  • 17篇地震动
  • 16篇地震作用
  • 15篇刚度

机构

  • 115篇北京建筑大学
  • 72篇北京建筑工程...
  • 24篇北京工业大学
  • 18篇中国建筑科学...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北京市住房和...

作者

  • 199篇韩淼
  • 84篇杜红凯
  • 22篇蒋金卫
  • 18篇庄鹏
  • 16篇曾德民
  • 14篇周锡元
  • 9篇段燕玲
  • 9篇薛素铎
  • 9篇孟令帅
  • 9篇孙欢
  • 8篇李仙华
  • 8篇闫维明
  • 7篇王亮
  • 7篇李守静
  • 7篇张荣强
  • 6篇王秀梅
  • 6篇崔相东
  • 5篇伍大维
  • 5篇马东辉
  • 5篇朱爱东

传媒

  • 19篇工程抗震与加...
  • 14篇世界地震工程
  • 7篇建筑结构
  • 7篇振动与冲击
  • 6篇建筑科学
  • 6篇土木工程学报
  • 6篇建筑技术开发
  • 4篇建筑结构学报
  • 4篇工业建筑
  • 4篇工程力学
  • 4篇北京建筑工程...
  • 3篇振动工程学报
  • 3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震灾防御技术
  • 3篇北京建筑大学...
  • 2篇福州大学学报...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2010中国...
  • 2篇第九届全国结...

年份

  • 13篇2023
  • 11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17篇2016
  • 15篇2015
  • 8篇2014
  • 18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筑基础隔震层限位保护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建筑基础隔震层软碰撞、变刚度限位保护的研究进展,隔震结构与邻近障碍物碰撞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限位保护隔震结构、发生碰撞的隔震结构、组合隔震支座隔震结构、无限位隔震结构与基底固定结构的内在力学关系。
韩淼许乐
关键词:基础隔震软碰撞变刚度限位
文献传递
基于增量动力法的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应用PKPM软件设计了不同设防烈度的6个16层剪力墙结构。应用增量动力法求得各结构在不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回归分析给出了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地震作用加速度峰值的关系式。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整体性能指标,进行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给出了结构地震失效概率关于地震作用加速度峰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不同设防烈度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震害矩阵,为评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基础数据。
韩淼那国坤
关键词:易损性分析设防烈度剪力墙结构震害矩阵
连接区独立的多点支撑二次结构抗震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前多点支撑二次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把连接构件并入二次结构,假定与二次结构具有相同阻尼,与工程实际大多不符,存在一定近似,也不宜直接用来进行二次结构减振分析。为此提出将连接构件独立于二次结构考虑,采用具有连接区的混合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分析主次结构地震响应,分析连接构件刚度、阻尼的变化对二次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对连接构件合适的刚度与阻尼参数进行了讨论。
韩淼秦丽
关键词:结构抗震地震响应子结构模态综合法
锰钢U形限位器承载力试验及弹塑性回归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隔震建筑和桥梁结构对限位器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锰钢U形限位器,依据限位器平直段臂长、半圆弧段半径、钢板厚度以及宽度的不同,设计了68种限位器,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钢板厚度与半圆弧直径比值大于0.05的限位器,进入屈服后可能发生断裂,设计限位器时应对该比值进行控制。参照限位器弹性阶段计算公式的形式,针对式中各参量的指数和系数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给出了限位器的屈服荷载、弹性变形限值和弹性刚度的计算式;根据限位器屈服以后的刚度-变形曲线,通过指数回归,给出了限位器在塑性阶段的割线刚度计算式,并给出了其适用范围。根据弹性刚度和塑性割线刚度,给出了限位器的荷载-变形关系式,该公式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杜红凯韩淼闫维明蒋金卫
关键词:隔震结构静力试验
新型半主动复合调谐阻尼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结构振动、减小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的新型半主动复合调谐阻尼器。包括缸箱,角钢连接装置,连接钢管,耗能阻尼液,十字形金属板,球铰,伺服控制系统。本发明提出一种球铰体系,适应风和地震作用方向的随机性,...
韩淼姜浩杜红凯
文献传递
近断层地震动下基础隔震钢螺旋弹簧限位振动台 试验研究
隔震结构以隔震层的大变形,换取上部结构的小变形,甚至使上部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但当遇到近断层地震时,由于近断层地震富含长周期的速度大脉冲,可能会导致隔震层的变形过大,从而使隔震层发生损坏或使上部结构与相邻结构发生碰撞,造成...
韩淼孟令帅杜红凯崔明珠
关键词:隔震结构隔震层近断层地震动
我国建筑节能领域发展PCDM项目的SWOT分析
2010年
分析PCDM的产生原理及开发流程,对我国建筑节能领域发展PCDM项目进行SWOT分析,对PCDM在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实施提出建议。
韩淼秦颖
关键词:建筑节能SWOT
一种考虑主震损伤结果的建筑结构余震韧性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主震损伤结果的建筑结构余震韧性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工程场地的危险性解耦结果,挑选所需要的主余震序列记录;采用所挑选的主震记录对建筑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根据主震损伤结果对主震后的震损结构进行分类...
周洲韩淼于晓辉曾立静许高娲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软限位对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结构隔震对远场地震动有较好的减震作用,但遭遇含长周期大脉冲的近断层地震动,隔震支座易产生较大水平位移,导致支座损坏甚至上部结构倾覆失稳,须对隔震支座进行软限位保护。对隔震层软限位的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数值模拟精度;进而建立原型结构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285种工况数值模拟计算,对非限位和限位工况下隔震层和主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软限位可以限制隔震层变形,但对主体结构地震响应有增大影响;通过对限位设计参数优选,可将主体结构响应控制在不发生损伤或轻微损伤范围内;给出了软限位设计参数对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提出通过隔震限位结构损伤分析进行限位刚度优选的方法。
韩淼韩蓉孟令帅杜红凯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层间隔震动力响应
设置粘滞阻尼器网架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
2020年
建立大跨平屋盖网架结构数值模拟分析模型,施加风洞模型试验获得的屋盖节点风压时程,分析附加粘滞阻尼器对屋盖结构风致振动响应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附加粘滞阻尼器对大跨网架结构的风致振动响应可取得较好的减振效果;阻尼器布置数量增多,屋盖结构风致振动响应减振效果增强,但受阻尼器布设位置影响,距离较远时效果减弱。非线性阻尼器减振效果优于线性阻尼器,随着阻尼指数的增加减振效果减弱。
韩淼李双池杜红凯韩蓉
关键词:粘滞阻尼器风振响应减振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