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

作品数:19 被引量:18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5篇细胞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汗腺
  • 3篇人骨髓
  • 3篇人骨髓间充质...
  • 3篇腺样
  • 3篇梗死
  • 3篇分化
  • 3篇干预
  • 2篇微小RNA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康复
  • 2篇老年
  • 2篇护理干预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北京军区总医...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19篇陈艳
  • 8篇付小兵
  • 8篇张翠萍
  • 7篇谭志军
  • 6篇赵洪良
  • 4篇李春利
  • 4篇赵换军
  • 3篇李春燕
  • 2篇王华荣
  • 2篇韩智群
  • 2篇李奇军
  • 2篇马奎
  • 2篇赵焕军
  • 1篇许永安
  • 1篇吴明霞
  • 1篇陈晨
  • 1篇张茂
  • 1篇王丽春
  • 1篇吴丽娜
  • 1篇宋淑玲

传媒

  • 5篇感染.炎症....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外分泌汗腺细胞分离方法的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优化人外分泌汗腺细胞的分离方法,以高效地提取外分泌汗腺细胞。方法:新鲜的皮肤样本剪成组织微粒(大小约1 mm3),A组采用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胶原酶Ⅱ型(2 mg/ml)体积分数1∶1混合的方法;B组采用传统消化方法,即胶原酶Ⅱ型;C组采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的方法,三组同时置于恒温培养箱内,比较三种方法处理后汗腺细胞团的获取情况。将挑取的汗腺细胞团种于培养皿内,观察细胞贴壁和生长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最后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汗腺细胞标志性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和C组在消化30 min后,镜下可见少部分的汗腺细胞团,2 h后A组游离汗腺细胞团明显增多,C组游离汗腺细胞团很少;B组在消化6 h后,才出现部分游离的汗腺细胞团。将汗腺细胞团培养3 d后发现C组汗腺细胞贴壁情况差、成活细胞少;A组和B组的汗腺细胞贴壁情况良好,培养9 d后呈"铺路石样"生长,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18±4)%和(17±6)%,无明显差异,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两组细胞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7(CK7)表达均为阳性。结论:胰蛋白酶-EDTA和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能明显缩短汗腺细胞的分离时间,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和增殖特性。
赵换军赵洪良谭志军陈艳许永安张茂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汗腺胰蛋白酶胶原酶
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胆固醇、血糖、三酰甘油和脂蛋白临床观察及护理
2015年
目的通过内科胸腔镜的方式分析糖尿病患者肺部疾病,并考量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的肺部疾病且使用内科胸腔镜治疗的患者29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史分为2组,糖尿病史肺部疾病患者19例为观察组和无糖尿病史肺部疾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对2组的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G、FBG和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检合格率为52.6%,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对照组活检合格率为50.0%,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内科胸腔镜方法对糖尿病患者不明原因肺部进行活体检验和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治疗起到改善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陈艳李春燕
关键词:内科胸腔镜肺部疾病护理
优化护理流程在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可行性。方法将55例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分为常规组(23例)和优化组(32例),常规组按常规护理流程、化化组按优化护理流程行心肺复苏抢救。对比两组急救效率及心肺复苏效果。结果优化组急救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心肺复苏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使心肺复苏抢救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和程序性,提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和患者存活率。
陈艳李薇王华荣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急救护理过程
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纯化原代培养的汗腺细胞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纯化原代培养的汗腺细胞的效果.方法:取新鲜的腹部手术患者腹部皮肤,D-Hanks液浸洗去除皮肤中的血液,剪成1 mm×1 mm大小的皮粒,将剪碎的皮粒放入装有5 ml (2 mg/ml) 的Ⅱ型胶原酶的培养皿中,置于37 ℃、5%CO2孵箱中消化8-12 h,倒置相差显微镜直视下吸取游离的汗腺,用汗腺培养基培养5-7 d,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加入胰酶-EDTA混合溶液2 ml(胰蛋白酶0.25,EDTA 0.53 mol/L)消化3 min,成纤维细胞收缩变圆后立即加入胎牛血清5 ml终止消化,吸弃消化液,D-Hanks冲洗2~3次,加入5 ml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去除效果,并对纯化后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汗腺分离培养5-7 d后,汗腺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并且汗腺细胞周围生长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用胰酶-EDTA消化3 min后,细胞计数显示约有95%以上的成纤维细胞被去除;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显示纯化后的细胞CEA和CK8染色阳性,而波形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染色阴性.结论:胰酶-EDTA差速消化法能够简单、快速、高效地纯化汗腺细胞.
谭志军陈艳赵洪良赵换军孙同柱马奎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纯化成纤维细胞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4
2014年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实践6个月,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P<0.05),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回忆力、语言能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优先广泛推广和应用。
李春利陈艳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痴呆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微小RN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1-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小RNA分子,主要参与转录后基因的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类来源于骨髓非造血组织中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多向分化潜能和可塑性。现对miRNA在BMSCs向有关成体细胞定向分化中的调控机制及作用作以下综述。
谭志军陈艳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分化微小RNA多向分化潜能细胞定向分化RNA分子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63
2015年
目的比较综合康复护理(CRN)和常规康复护理(URN)方案对脑出血(ICH)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115例ICH偏瘫患者分成CRN组(57例)和URN组(58例),分别采用CRN和URN治疗方案,治疗后按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CRN组患者上肢MS超过Ⅲ级37例(94.91%),下肢MS超过Ⅲ级36例(63.16%)。URN组患者上肢和下肢MS达到Ⅲ级及以上各有15例(26.32%)和14例(24.14%),与CR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115例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后发现,CRN方案比URN具有更好的疗效,故临床治疗ICH偏瘫应优先选择CRN方案。
陈艳李春利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脑出血偏瘫
突发事件批量创伤伤病员的应急处置被引量:1
2009年
单志刚樊晓斌刘丽君韩智群陈艳李学斌王小虎李奇军
关键词:急诊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20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复杂,只有尽早明确诊断,并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由于对AMI患者的救治须争分夺秒,选择合适的诊疗路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1—12月,我们选择本院急诊科收治的ST段抬高AMI20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韩智群陈艳吴明霞李奇军柳健茹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诊疗路径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体外热休克汗腺细胞(SGCs)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共培养体系中BMMSCs的形态和表型变化,为进一步表观遗传学表达谱的检测及汗腺诱导关键转录因子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BM-MSCs和SGCs,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以鉴定BM—MSCs的分化功能。在Transwell间接共培养体系中,培养的BM-MSCs和经47℃高温处理造成热休克的SGCs在Transwell板中间接共培养;在Transwell+诱导因子共培养体系中,上室的BM-MSCs培养基中添加了汗腺诱导因子(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蛋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监测共培养过程中BM-MSCs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诱导后BM-MSCs的表型改变。结果:经与热休克SGCs共培养诱导10 d后,部分BM-MSCs有由长梭形变为扁平状多边形的趋势,且局部细胞间连接紧密成片。BM-MSCs诱导前不表达CEA和CK19;BMMSCs诱导后,Transwell间接共培养体系部分细胞CEA和CKl9表达阳性,Transwell+诱导因子共培养体系CEA和CK19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Transwell间接共培养体系。结论:热休克汗腺细胞与BM-MSCs在Transwell间接培养以及相关汗腺诱导因子的共培养体系下,BM-MSCs呈现向SGCs诱导分化趋势。
陈艳赵洪良谭志军赵焕军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汗腺共培养表型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