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洪良

作品数:53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烧伤
  • 13篇细胞
  • 9篇瘢痕
  • 8篇创面
  • 7篇汗腺
  • 7篇干细胞
  • 6篇分化
  • 5篇愈合
  • 5篇吸入性
  • 5篇吸入性损伤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伤创
  • 4篇烧伤创面
  • 4篇烧伤后
  • 4篇皮肤
  • 4篇救治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机构

  • 23篇石家庄市第一...
  • 16篇邯郸钢铁集团...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解放军总医院...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市密云县...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53篇赵洪良
  • 21篇赵连魁
  • 16篇李冬军
  • 15篇李明
  • 14篇郑文立
  • 13篇杨高松
  • 11篇卢长虹
  • 11篇张翠萍
  • 10篇付小兵
  • 10篇李连贵
  • 9篇徐和平
  • 7篇孙瑞朋
  • 7篇谭志军
  • 6篇苏晓利
  • 6篇赵换军
  • 6篇刘玉森
  • 6篇陈艳
  • 5篇张文生
  • 4篇马菊英
  • 4篇石慧

传媒

  • 7篇第八届全国创...
  • 6篇中国美容医学
  • 6篇中华烧伤杂志
  • 6篇感染.炎症....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第十届全国烧...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亚洲外科手术...
  • 1篇第九届全国创...
  • 1篇第八届全国烧...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外分泌汗腺细胞分离方法的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优化人外分泌汗腺细胞的分离方法,以高效地提取外分泌汗腺细胞。方法:新鲜的皮肤样本剪成组织微粒(大小约1 mm3),A组采用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胶原酶Ⅱ型(2 mg/ml)体积分数1∶1混合的方法;B组采用传统消化方法,即胶原酶Ⅱ型;C组采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的方法,三组同时置于恒温培养箱内,比较三种方法处理后汗腺细胞团的获取情况。将挑取的汗腺细胞团种于培养皿内,观察细胞贴壁和生长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最后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汗腺细胞标志性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和C组在消化30 min后,镜下可见少部分的汗腺细胞团,2 h后A组游离汗腺细胞团明显增多,C组游离汗腺细胞团很少;B组在消化6 h后,才出现部分游离的汗腺细胞团。将汗腺细胞团培养3 d后发现C组汗腺细胞贴壁情况差、成活细胞少;A组和B组的汗腺细胞贴壁情况良好,培养9 d后呈"铺路石样"生长,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18±4)%和(17±6)%,无明显差异,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两组细胞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7(CK7)表达均为阳性。结论:胰蛋白酶-EDTA和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能明显缩短汗腺细胞的分离时间,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和增殖特性。
赵换军赵洪良谭志军陈艳许永安张茂张翠萍付小兵
关键词:汗腺胰蛋白酶胶原酶
烧伤合并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二例
2005年
赵洪良李连贵卢长虹张文生张瑞臣李梅王江涛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重度烧伤复杂型救治
应用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成功救治特重4小时新生儿烧伤1例
赵连魁赵洪良
毁损性烧伤截肢相关问题的探讨
目的 探讨毁损性烧伤截肢术的特点及方法 。方法 回顾统计了近13年24例次(27个肢体)毁损性烧伤截肢术,对毁损性烧伤截肢适应症、截肢水平的选择、手术方法 进行了分析。结果 毁损性烧伤截肢术致伤原因以电烧伤为主,其次为热...
李冬军赵连魁赵洪良郑文立李明孙瑞朋马菊英杨高松
吸入一氧化氮对吸入性损伤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基础实验研究证明,烟雾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 injury,INI)后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INO)可选择性降低肺动脉高压和改善动脉氧合功能.该研究旨在从肺功能,心脏功能...
赵洪良
关键词:吸入性损伤一氧化氮心功能缺血再灌注损伤
文献传递
瘢痕性并指畸形术后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瘢痕性并指畸形术后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烧伤后瘢痕性并指畸形56个部位依据粘连程度及周围供皮状况分别采用"Z"字或矩形皮瓣等小皮瓣修复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拆线后,对照组15例患者共21个部位应用常规治疗+弹力手套,治疗组17例患者35个部位应用常规治疗+防瘢痕粘连固定带持续保持压力。结果:两组年龄和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访3个月。对照组21个部位复发(7/21)。治疗组35个部位复发(4/35)。采用χ2检验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充分利用指蹼周围正常皮肤,精确设计小型皮瓣可简化手术,手术后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治疗与弹力手套比较,术后复发率低。
赵连魁赵洪良李冬军郑文立李明杨高松潘辉易涛
关键词:爪形手指蹼瘢痕整复
用药不当致Ⅱ度烧伤区假上皮瘤样病变16例
2005年
卢长虹李连贵谢玉芳赵洪良吴沛东刘玉森张瑞臣周佳如徐和平张文生
关键词:瘤样病变上皮用药不当
成批烧伤救治的临床研究
李连贵卢长虹石慧徐和平赵洪良吕淑珍张文生
该研究在国内首创性通过启动制定成批烧伤院内救治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性成批烧伤救治工作,制定了烧伤救救治“新四早”措施,首先提出成批烧伤休克液体治疗的“个体化液体复苏”概念,将心理治疗引入成批烧伤救治的功能康复,并从早期救治...
关键词:
关键词:烧伤救治
烧伤后皮肤组织修复再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汗腺再生及烧伤后化脓性肉芽肿诊疗)
目的:1.探索人外分泌汗腺的自发荧光发生机制;2.筛选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转分化为汗腺样细胞过程密切相关基因启动子位点,探索DNA甲基化调控MSCs的转分化机制;3.回顾分析烧伤后化脓性肉芽肿病例特点,比较烧...
赵洪良
关键词:皮肤组织脓性肉芽肿
创面处理不当引发多器官细菌栓塞致死
赵洪良赵连魁李明马菊英李冬军郑文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