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林伟

作品数:18 被引量:74H指数:7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神经胶质
  • 3篇神经胶质瘤
  • 3篇外伤
  • 3篇细胞
  • 3篇脑损伤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内皮
  • 3篇基底
  • 3篇出血
  • 2篇凋亡
  • 2篇血管痉挛
  • 2篇血管生成
  • 2篇血管生成素
  • 2篇抑素
  • 2篇人脑
  • 2篇人脑胶质瘤

机构

  • 13篇沧州市中心医...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南皮县人民医...
  • 1篇黄骅市人民医...

作者

  • 18篇贾林伟
  • 12篇陈永汉
  • 8篇王毅
  • 7篇田耀辉
  • 7篇李宗豪
  • 5篇张刚
  • 4篇姚俊朝
  • 3篇张更申
  • 3篇刘莉
  • 2篇李国京
  • 2篇肖博
  • 2篇杜国良
  • 2篇樊爱华
  • 2篇孙国柱
  • 2篇任立明
  • 1篇张通运
  • 1篇贺建辉
  • 1篇阎亮
  • 1篇白锡波
  • 1篇刘宗浮

传媒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早期鼻空肠管营养护理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早期鼻空肠管营养的护理重点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50例早期进行鼻空肠管营养,重点做好预防误吸,处理胃潴留、腹泻,密切护理监测等工作。结果发生误吸2例,腹泻12例,便秘5例,死亡3例。结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早期进行鼻空肠管营养支持期间,应做好重点环节的护理与监测,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肠内营养的安全与有效,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陈永汉樊爱华闫亮贾林伟田耀辉
关键词:危重病肠道营养护理
恶性神经鞘瘤合并白血病一例
2007年
患者男,22岁。因确诊为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2年3个月,四肢乏力麻木伴排尿困难4d入院。查体:右上肢及双下肢肌力Ⅱ级,左上肢肌力Ⅲ级,双侧Babinski征未引出。MRI示:C4~7前右侧部脊髓外硬膜下不规则条块状稍长T1稍长1、2异常信号,边界较清晰,信号较均匀,轴位T2WI显示部分病变沿两侧侧隐窝及椎间孔向外凸出椎管外,近似“哑铃状”,局部脊髓受压明显变形向左后移位。增强扫描示病变中等程度异常对比增强。诊断:C4~7髓外硬膜内占位,考虑神经鞘瘤可能性大。既往8年前行扁桃体切除术,2年前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AML—M4Eo),给予化疗后缓解,同时腰穿鞘注预防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贺建辉李朝晖范振增贾林伟
关键词: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神经鞘瘤BABINSKI征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下肢肌力
神经胶质瘤MSCT、MRI图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多层螺旋CT(MSCT)、核磁共振(MRI)图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2例神经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可知所有患者入院均经MSCT和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价值,并整理神经胶质瘤在不同检查方法中的影像图像特征。结果但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诊断符合率(96.15%)显著高于MSCT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检出的诊断符合率84.61%(P<0.05)。在MSCT平扫检查中,绝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低密度、混杂密度以及高密度的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边界可显示清晰或不清楚,部分呈浸润性生长,其中28例检查示肿瘤内表现为小斑片点状、弧状以及结节状钙化,12例瘤体整体钙化。进一步增强扫描检查示轻~中度强化、坏死部分无强化。MRI常规扫描检查中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斑片状改变,在T1WI上主要呈现为低、等信号,在T2WI及FLAIR均以高信号显示,且肿块边界不清,肿块周围脑组织显示肿胀,脑沟变浅、变平,脑室可轻微变窄,未见明显坏死和所有病例均无坏死和钙化;进一步增强扫描检查示40例患者未见明显强化,12例表现为小结节状强化。结论较MSCT检查而言,MRI对神经胶质瘤检出率与其类似,但对其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MSCT检查,更能准确的反映肿瘤病变范围和病理特点,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进行治疗和改善其预后效果。
陈永汉李宗豪田耀辉王毅贾林伟徐延峰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图像特征
MSCT、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诊断及其组织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扫描(MSCT)、磁共振(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诊断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78例患者均进行MSCT与MRI检查,比较CT、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总结MSCT、MRI检查中脑神经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病理学特点。结果MSCT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7.43%,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8.71%,两种检查方式对对脑神经胶质瘤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MSCT平扫图像表现为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者64例,27例患者占位效应较轻,无强化或强化程度低,31例患者占位现象较重,强化明显,少数患者囊中有瘤,瘤中有囊,本质区域强化显著,囊壁呈现不规则强化。MRI图像扫描中多数患者可见肿瘤含实性囊性坏死小肿块,26例患者T1WI序列呈现低信号、T2WI高信号,34例患者表现为长T1、T2信号,信号不均匀或较为混杂,增强扫描多呈现轻-中度不均匀强化。肿瘤细胞为神经胶质及星形细胞,内存在钙化,合并瘤内出血,囊变区域、瘤周组织呈现炎性反应状态。结论MSCT、MRI检查均可有效检出诊断正确诊断脑神经胶质瘤,脑神经胶质瘤多为囊变实性肿块和壁结节的囊性肿块,常合并出血、钙化。
陈永汉李宗豪田耀辉王毅贾林伟徐延峰
关键词:MRI检查脑神经胶质瘤病理学特点
中医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优势探讨
高致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的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探寻优势的诊疗手段尤为迫切。单纯西医疗法或可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后期恢复并无良方。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利用中西医结合手段进行脑血管疾病的诊疗疗效颇丰。通过数据挖掘整...
陈永汉樊爱华李炳奇贾林伟王毅
关键词:脑卒中中医药
文献传递
促血管生成素-2、内皮抑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和内皮抑素(ES)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08例脑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Es和Ang-2的表达进行测定。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SmR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Ⅲ~Ⅳ级胶质瘤中的ES(0.0657±0.0038)和Ang-2(0.0286±0.004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Ⅱ级胶质瘤(分别为0.0349±0.0048、0.0084=1-0.0018)以及正常脑组织(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一Ⅳ级胶质瘤中的ESmRNA(0.0310±0.0041)明显高于Ⅰ-Ⅱ级胶质瘤(0.0152士0.0031)和正常脑组织(O)(P<0.01);胶质瘤中Es与Ang一2的比值和胶质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810,P<0.01)。结论ES和Ang-2的协同作用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及恶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关。
陈永汉李国京任立明肖博魏子兵张刚姚俊朝贾林伟
关键词:内皮抑素类血管生成素2神经胶质瘤
蛛网膜下腔血性与非血性刺激物对脑血管影响的组织学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对蛛网膜下腔血性、非血性刺激物对脑血管影响的比较,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发病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非抗凝自体动脉血组、抗凝自体动脉血组、Kaoline(高岭土)组和失活细菌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动物仅做枕大池假穿刺;非抗凝血组动物采用经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DCVS模型;抗凝自体动脉血组用肝素处理后的自体动脉血代替非抗凝血行枕大池二次注血;Kaoline组和失活细菌组经枕大池穿刺分别注入15%Kaoline悬浊液(0.25ml/kg)、失活细菌悬浊液(3×1010个/ml;0.25ml/kg)。各组受试动物在7d时用4%多聚甲醛灌注处死,将脑组织连同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取出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TNF-α供组织学研究。结果与假手术组基底动脉血管形态相比,非抗凝血组、Kaoline组和失活细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抗凝血组无明显血管痉挛。TNF-α表达随血管痉挛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蛛网膜下腔内不同刺激物导致与SAH后DCVS相同的病理改变提示:蛛网膜下腔内刺激物所致血管局部的过度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血管痉挛发生的重要原因。
张更申刘莉贾林伟孙国柱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促血管生成素-2、内皮抑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永汉李国京苏凤成任立明肖博魏子兵张刚王毅姚俊朝贾林伟
脑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进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肿瘤内新血管生成是影响其生物学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肿瘤内血管形成程度受正性和负性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调控,当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抑血管生成因子均衡时,肿瘤血管处于...
关键词:
关键词:脑胶质瘤
术中开放颅底脑池并尼莫地平液灌洗治疗脑挫裂伤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术中开放颅底脑池并尼莫地平液灌洗对于脑挫裂伤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84例脑挫裂伤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清除脑挫裂伤灶及血肿。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放颅底脑池,术中打开liliquist膜,术中于手术视野内以稀释的尼莫地平灌洗,灌洗10~15 min。于术后1,7,14 d通过颞窗检测伤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判断血管痉挛的程度。观察术后第1,4,7,14 d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伤后3个月随访,记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1和14 d脑血管痉挛发生未见显著差别,但术后7 d试验组的脑血管痉挛程度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 d 2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14 d试验组较对照组GCS评分高(P<0.05);试验组GOS较对照组好;试验组脑积水的发生率为4.76%,比对照组(21.42%)发生率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开放颅底脑池并尼莫地平液灌洗可以改善脑挫伤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陈永汉李宗豪贾林伟田耀辉姚俊朝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开放侧裂池、基底池治疗外侧裂区对冲性脑挫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外侧裂区脑挫伤术中开放侧裂池、基底池治疗脑挫裂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将106例外侧裂区域对冲性脑挫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清除脑挫裂伤灶及血肿,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充分开放侧裂池、颈动脉池、终板池、基底池。检测术后第3、7、14天血浆和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水平,并观察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预后良好率。结果术后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ET-1水平在不同时点(血浆F时间=603.436,脑脊液F时间=684.276)、不同组间(血浆F组间=272.531,脑脊液F组间=317.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各时点看,除术后3 d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术后7 d、14 d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出院GCS评分高于对照组,ICU监护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41/52)vs51.85%(28/54),χ2=8.496,P<0.01]。结论颅脑外伤术中开放侧裂池、基底池可改善脑挫伤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改善预后。
陈永汉贾林伟张刚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