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勇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血管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分叉病变
  • 3篇病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围术期
  • 2篇围术期心肌梗...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梗死
  • 2篇冠脉
  • 2篇冠脉分叉病变

机构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赵志勇
  • 6篇尹栋
  • 6篇窦克非
  • 6篇王昊
  • 4篇张冬
  • 2篇高国峰
  • 2篇丰雷
  • 2篇丰雷
  • 2篇高国峰
  • 1篇朱成刚
  • 1篇张峻
  • 1篇徐晗
  • 1篇刘帅
  • 1篇刘帅
  • 1篇刘帅
  • 1篇徐晗

传媒

  • 4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根据美国心血管造影及介入协会(SCAI)新标准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最新的SCAI标准选取我院PCI术后PMI的患者3 371例(3 516例次择期PCI),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造影结果以及操作特点,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识别P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选患者共发生108次(3.1%)PMI。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比值比(OR)=1.037,95%可信区间(CI):1.016~1.058]、处理多支血管病变(OR=1.697,95%CI:1.095~2.629)、至少处理一处分叉病变(OR=1.869,95%CI:1.213~2.878)以及靶病变总长度(OR=1.016,95%CI:1.009~1.024)是P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多支病变PCI、至少处理一处分叉病变以及靶病变总长度是发生PMI的独立危险因素。
丰雷张冬尹栋王昊赵志勇高国峰窦克非
关键词:心肌梗死围术期
冠脉分叉病变主支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分支闭塞的预测因素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较大的分支血管(SB)闭塞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阐明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大分支血管闭塞事件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了累及较大分支血管的分叉病变并接受PCI治疗的连续患者。收集并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PCI手术情况、冠脉造影定量分析数据等,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主支血管(MV)支架置入后的SB闭塞的定义为分支血管无血流或TIMI血流分级下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52例分叉病变,共32例(占4.91%)发生SB闭塞,其中无血流18例,TIMI血流分级下降1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MV/SB直径比(比值比[OR]:7.71;95%置信区间[CI]:1.53-38.85;P=0.01)、分叉角度(OR:1.03;95%CI:1.02-1.05;P<0.01)、MV支架置入前SB直径狭窄率(OR:1.05;95%CI:1.03-1.07;P<0.01)、MV支架置入前SB的TIMI血流分级(OR:3.59;95%CI:1.48-8.72;P<0.01)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OR:1.06;95%CI:1.02-1.11;P<0.01)均为SB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临床与冠脉造影相关的多项因素中,MV/SB直径比、分叉角度、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前分支血管直径狭窄率及TIMI血流分级以及LVEF对于MV支架置入后的大分支闭塞事件具有预测作用。
杨昊翰张冬王昊赵志勇高国峰尹栋窦克非
关键词:冠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界嵴角度对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时分支闭塞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斑块和界嵴的移位可能是造成分支血管闭塞的主要原因。为确认界嵴移位与分支闭塞的关系,我们比较了不同界嵴角度的两组分叉病变在分支闭塞发生率方面的差别。方法和结果本研究连续入选1200例分叉病变,均采用单支架或必要时双支架策略。以中位数31°为界,将病变分为高界嵴角度和低界嵴角度两组,比较两组的分支闭塞发生率,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高界嵴角度组的分支闭塞发生率(61/597,10.2%)明显高于低界嵴角度组(27/603,4.5%)(p<0.01)。经多变量分析后证实:高界嵴角度是发生分支血管闭塞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24,95%CI:1.015-1.034,p<0.01)。结论高界嵴角度与分支闭塞发生率增高相关。既往关于低界嵴角度更易出现界嵴移位从而导致分支闭塞的假说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丰雷赵志勇王昊高国峰徐晗刘帅尹栋窦克非
关键词:分叉病变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小分支闭塞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对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小分支闭塞导致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92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包括949个分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测量分支直径≤2.0mm],根据分叉病变是否发生了小分支闭塞分为小分支闭塞组(85例,86个分叉病变)和小分支未闭塞组(840例,863个分叉病变)。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中的情况、QCA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来确定小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比较小分支闭塞组和小分支未闭塞组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结果:949个分叉病变中共有86个(9.1%)分叉病变发生了小分支闭塞,小分支闭塞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26/83,313%)明显高于小分支未闭塞组(77/821,9.4%;P<0.001),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6/83,7.2%)也显著高于小分支未闭塞组(11/821,1.3%;P<0.001)。两组间主支近段、主支远段、小分支、分叉核心的血管直径及狭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支/小分支直径比值小分支闭塞组明显大于小分支未闭塞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真分叉病变、斑块不规则、预扩张小分支、术前小分支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前主支远端的狭窄程度、术前分叉病变核心的狭窄程度、分叉病变角度、主支/小分支直径比值、主支支架置入前小分支狭窄程度。结论:小分支闭塞的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部分病变特征与小分叉病变闭塞有关。
张峻张冬赵志勇王昊尹栋窦克非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应用药物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在处理冠脉大血管病变中的远期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估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与金属裸支架(bare-metal stents,BMS)在处理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407位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靶血管直径均不小于3.5mm。通过随访收集9年的临床数据包括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TVR(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VR)以及主要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以及TVR的复合终点)。在进行倾向性匹配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检验所有事件的相对风险。结果与DES组相比,BMS组的TLR和TVR风险有所增加:TLR(HR 2.55,95%CI 1.520–4.277,P=0.0004),TVR(HR 1.889,95%CI 1.185–3.011,P=0.0075)。而在死亡、心肌梗死以及MACE方面两组之间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过9年的临床观察,在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的患者中植入BMS并不能改善预后,相反DES可以有效降低TVR及TLR的风险。
丰雷王昊赵志勇高国峰徐晗刘帅尹栋窦克非
关键词:药物涂层支架金属裸支架
房颤患者中suPAR、MMP-2、hsCRP水平及射频消融手术预后探讨
研究背景:   心房纤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增高。心房纤颤引起患者卒中风险增加,增加总死亡率,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近年来,射频消融手术逐渐成为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由于其费用相对较高,...
赵志勇
关键词:心房纤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二维与三维定量分析测量结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二维(2D)与三维(3D)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所得出的相关参数,探讨3D-QCA在分叉病变临床应用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入选176例于我院接受PCI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使用Medis分叉病变软件对所有病变分别进行2D-QCA与3D-QCA分析。得到的参数包括:最小管腔直径,管腔狭窄程度,最小管腔面积,面积狭窄程度,病变长度,主支和分支远端分叉角度。比较相关参数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结果对于主支血管,3D-QCA直径及面积狭窄率小于2D-QCA(63.6±11.5 vs 71.6±17.5;81.2±11.8 vs 88.9±12.8,P<0.05);而对于分支血管,3D-QCA直径及面积狭窄率大于2D-QCA(42.0±15.6 vs 30.2±20.3; 54.2±18.2 vs 47.2±25.2,P<0.05)。3D-QCA所测病变长度均大于2D-QCA。另外,3D-QCA分析出的分叉角度明显小于2D-QCA(50.1±13.5 vs53.9±20.0,P=0.006)。各参数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一致性欠佳。结论2D-QCA与3D-QCA在分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时所得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一致性欠佳。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和发掘3D-QCA在分叉病变分析中的优势。
王昊朱成刚尹栋丰雷刘帅赵志勇张冬窦克非
关键词:三维重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