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风云

作品数:26 被引量:97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关节炎
  • 14篇类风湿
  • 14篇类风湿关节炎
  • 14篇风湿
  • 14篇风湿关节炎
  • 11篇细胞
  • 8篇凋亡
  • 8篇抗体
  • 7篇诱导性
  • 7篇细胞凋亡
  • 7篇滑膜
  • 7篇胶原
  • 7篇胶原诱导
  • 7篇胶原诱导性
  • 6篇性关节炎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6篇滑膜细胞
  • 6篇滑膜细胞凋亡
  • 6篇胶原诱导性关...

机构

  • 23篇浙江省中西医...
  • 15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杭州市红十字...

作者

  • 26篇刘风云
  • 25篇刘喜德
  • 19篇陈滢
  • 16篇张金禄
  • 10篇蔡龙
  • 8篇叶丽红
  • 4篇郑汉光
  • 4篇李召东
  • 4篇杜静
  • 2篇王芳
  • 2篇王云卿
  • 1篇叶丽红
  • 1篇余建明
  • 1篇付天红
  • 1篇冯莹莹
  • 1篇周红娟
  • 1篇杜静
  • 1篇胡建成

传媒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浙江医学会2...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雌、雄狼疮性BXSB小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分布及脾脏T、B淋巴细胞凋亡比较
目的对♀、♂狼疮性 BXSB 小鼠外周血 T、B 淋巴细胞分布及脾脏 T、B 淋巴细胞凋亡进行比较,探讨脾脏 CD4T、CD19B 淋巴细胞凋亡在狼疮性 BXSB 小鼠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刘喜德张金禄刘风云
文献传递
蜂针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TNF-α、IL-1β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蜂针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86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蜂针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TNF-α、IL-1β、ESR、CRP及体征指标。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蜂针治疗可通过抑制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而获效。
张金禄刘喜德陈滢刘风云
关键词:蜂针疗法
温化蠲痹方诱导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中药温化蠲痹方诱导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简称正常组)、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牛Ⅱ型胶原乳剂于大鼠尾根部注射,建立CIA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0)、温化蠲痹方组(n=10,简称中药组)、MTX组(n=10)。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按22.9g·kg-1·d-1剂量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温化蠲痹方,均每日1次,MTX组按0.78mg·kg-1·w-1剂量灌胃MTX混悬液,每周1次。给药30天后,运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和MTX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中药组和MTX组大鼠A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透射电镜显示,中药组大鼠滑膜细胞凋亡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细胞凋亡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中药组和MTX组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CI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减少,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可能是中药温化蠲痹方治疗CIA的作用机制之一。
刘喜德刘风云陈滢蔡龙张金禄叶丽红
关键词:细胞凋亡滑膜
温化蠲痹方对CIA大鼠外周血Th_1/Th_2细胞平衡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药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CI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乳剂于大鼠尾根部注射,建立CI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TX组、温化蠲痹方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给药30天后,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Th1/Th2细胞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MTX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明显降低(P=0.000);与治疗前比较,中药组和MTX组大鼠A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6;P=0.009)。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P=0.000);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MTX组大鼠外周血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P值均为0.0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42)。结论:CIA大鼠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失衡,恢复CIA大鼠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可能是中药温化蠲痹方治疗CIA的作用机制之一。
刘喜德刘风云陈滢蔡龙张金禄杜静
温经清化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系列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痰瘀痹阻。论述了中药湿化蠲痹方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
刘喜德蔡龙周红娟叶丽红余建明杜静王云卿王芳冯莹莹刘风云陈滢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 RA 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 抗体)与 TNF-α、RF、ESR、PLT 及临床的相关性,及未分类关节炎(痛)患者6个月后随访转归情况,探讨其在 RA 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刘喜德张全禄刘风云
文献传递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为了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A-CCP 抗体)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PLT)及临床的相关性,及未分类关节炎(痛)患者6个月后随访转归情况...
刘喜德张金禄刘风云
文献传递
滑膜细胞凋亡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刘喜德陈滢刘风云叶丽红王芳王云卿
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及诱导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CIA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
刘风云
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滑膜细胞TH1/TH2细胞平衡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蜂针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NF-α IL-1β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研究蜂针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影响,以初步探讨蜂针疗法治疗RA的机理。方法: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蜂针疗法加西药治疗组50例,西药对照组50例,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改善TNF-α、IL-1β、抗CCP抗体、RF、ESR、CRP、PLT、Ig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蜂针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蜂针疗法具有抗炎等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RA的作用。
刘喜德张金禄郑汉光李召东蔡龙刘风云陈滢
关键词:蜂针疗法类风湿关节炎IL-1Β抗CCP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