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学龄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铅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防接种
  • 1篇预防接种异常...
  • 1篇中毒
  • 1篇铅暴露
  • 1篇铅中毒
  • 1篇流行病

机构

  • 6篇重庆市涪陵区...

作者

  • 6篇蒋蕾
  • 4篇张海艳
  • 3篇杨德明
  • 2篇杨帆
  • 1篇毕玲
  • 1篇秦雪松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2-2016年重庆市涪陵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系统分析重庆市涪陵区2012-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工作质量并探讨提高AEFI监测工作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6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涪陵区2012-2016年共报告AEFI个案127例,根据疫苗接种剂次数进行估算,总报告发生率为6.96/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5.81例/10万剂,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93例/10万剂,无心因性反应、接种事故和疫苗质量事故发生。AEFI病例主要发生在1岁及以下儿童,占63.78%;在接种后1 d以内发生的AEFI有115例。结论重庆市涪陵区AEFI监测灵敏性不够,且有报告不全现象,可通过加强督导考核、强化宣传培训、完善配套措施和开展主动监测等方法,进一步提高AEFI监测工作质量。
张海艳秦雪松杨帆蒋蕾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014年重庆市涪陵区学龄儿童血铅检测结果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学龄儿童血铅水平,为科学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688名儿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含量。结果儿童的血铅平均水平为49.46μg/L,异常检出率为5.52%,儿童血铅水平及血铅异常检出率无性别差异(P〉0.05),7~9岁组高于10~12岁组(P〈0.05),父母的职业、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居住环境污染等为儿童铅暴露的来源。结论涪陵区儿童的血铅水平及血铅异常情况不容忽视。
张海艳蒲朝文田应桥蒋蕾
关键词:儿童血铅铅中毒铅暴露
重庆市涪陵区6827名城乡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城市和农村居民患心血管疾病人群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现状,为涪陵区制订相关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对重庆市涪陵区6827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快速血脂血糖检测,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高危人群检出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重庆市涪陵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3.35%,在检出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1294人只有一类高危因素(81.18%),252人有两类高危因素(15.81%),46人有三类高危因素(2.89%),2人有四类高危因素(0.12%)。四类高危因素中,血压高者864人(12.39%),血脂异常者787人(11.53%),WHO评估10年患病风险≥20%者241人(3.53%),有心血管病病史者70人(1.03%)。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男性、70~75岁、农民、体重超重及肥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涪陵区城乡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体重超重肥胖比例高。应加强对男性、农民、老年人、超重肥胖人群、患有“三高”人群等重点人群的综合干预。
王乐琴陈晓明毕玲王杨凤鞠登会蒋蕾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影响因素
重庆市涪陵区1999~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我市在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麻疹流行强度减弱,流行特征也发生了变化。为了解全区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加强对麻疹的控制,最终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本文对我市涪陵区1999~2013年麻疹病例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张海艳杨德明蒋蕾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重庆市涪陵区非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市涪陵区非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行为表现和健康教育需求现状,为提高健康教育宣传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3月6日00:00至24:00通过问卷星平台对涪陵区非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滚雪球抽样和方便抽样调查,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c2检验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 980份,调查的城市农村人数比为2.19∶1,男女性别比为1∶1.90,调查对象的年龄以37~55岁居多,占67.55%。54.95%调查对象为高认知水平,64.48%调查对象行为表现良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住地为城市(OR=1.372),女性(OR=1.256),学历为高中或专科(OR=1.977)、本科及以上(OR=3.149),职业为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OR=1.284)、教师(OR=1.530)的认知水平较高;女性(OR=1.114),学历为高中或专科(OR=1.217)、本科及以上(OR=1.225),家庭中有医务人员(OR=1.213)、高认知(OR=1.968)的行为表现较好。调查对象主要通过微信(90.49%)、网络媒体(87.55%)和电视(82.56%)获取健康教育信息;对疾病知识(85.40%)、防护措施(84.53%)和防控措施(78.71%)的需求均较高。结论在本次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中,重庆市涪陵区非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表现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当把农村地区人群、低学历人群和学生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
张海艳杨德明蒋蕾鞠登会余彦娇杨帆
关键词:非医务人员健康教育需求
重庆市涪陵区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居民COVID-19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择常住在重庆市涪陵区、年龄≥15岁的居民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COVID-19防控健康教育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制作电子问卷并通过网络推送,调查居民对COVID-19的认知情况。结果调查对象COVID-19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为(7.22±1.07)分,其中≥7分的有21246例(77.99%)。调查对象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知晓率为87.67%,防护知识知晓率为37.97%,临床表现知晓率为20.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居住在城市、文化程度越高、教师或医务人员、过去1年个人年收入越高是COVID-19相关知识认知水平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涪陵区居民COVID-19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较好,其中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知识掌握较好,但防护知识和临床表现知识需要加强。应针对男性、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及收入较低人群加强COVID-19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鞠登会王乐琴杨德明余彦娇蒋蕾
关键词:健康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