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肝炎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5篇慢性
  • 5篇肝炎病毒
  • 5篇病毒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干扰素
  • 3篇慢性乙型
  • 2篇蛋白
  • 2篇乙型肝炎免疫...
  • 2篇球蛋白
  • 2篇慢性HBV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米夫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拉米夫定
  • 2篇活动性
  • 2篇干扰素-Α

机构

  • 6篇兰州医学院第...
  • 4篇甘肃省人民医...
  • 2篇无锡市传染病...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李莹
  • 6篇李文凡
  • 2篇姜瑞
  • 1篇卫峥
  • 1篇李雷
  • 1篇王娟华
  • 1篇王青萍
  • 1篇吴晓霞
  • 1篇周敏
  • 1篇邓永东
  • 1篇陈卫
  • 1篇黄大珍
  • 1篇顾锡炳
  • 1篇邓俊
  • 1篇都丽萍
  • 1篇俞敏敏
  • 1篇丁虹
  • 1篇周彬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肝脏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晚期注射HBIG对HBV产妇母乳安全性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孕晚期注射HBIG对母乳HBeAg和HBV DNA阳性率的影响。方法87例HBsAg/HBeAg阳性、HBV DNA阳性、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分为两组。研究组51例,于孕28、32、36周时肌肉注射HBIG,每次200IU;对照组36例,不注射HBIG。所产新生儿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即出生后6h内予HBIG200IU肌肉注射,乙肝疫苗以"0、1、6"方案免疫接种,剂量为10μg。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静脉血、母乳、新生儿脐血及婴儿6个月龄外周血HBeAg、HBV DNA阳性率。结果研究组阻断后母血HBV DNA含量(4.10±1.17)低于对照组(5.25±1.30)(P<0.01)。母乳HBV DNA阳性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5%(P<0.05)。结论孕晚期HBIG阻断治疗能降低乙肝病毒宫内传播,提高了产妇母乳的安全性。
黄大珍李莹丁虹俞敏敏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母乳
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与干扰素治疗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观察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的关系。方法:用套式PCR方法扩增69例经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S基因,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ty I和Bsr I平行酶切鉴别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并追踪其治疗效果。结果:B型19例(27.5%),C型35例(50.7%),D型12例(17.3%)。对于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B型与C、D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C型与D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型病人对干扰素治疗有较好的应答,HBV基因型可能是预测干扰素治疗的因素之一。
邓永东李文凡李莹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干扰素
吲哚美辛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其机理初探
2004年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 (INDO)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分泌模式的调节作用。方法  78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以干扰素 α(IFN α)和IFN α +INDO治疗 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FN γ、IL 4及IFN γ/IL 4比值水平的变化。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FN γ及IFN γ/IL 4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IL 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有IFN γ、IFN γ/IL 4的升高及IL 4的降低 ,且IFN +INDO组较IFN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 (P <0 .0 5 ) ;IFN +INDO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好于IFN组 (P <0 .0 5 )。结论 吲哚美辛在慢性乙肝治疗过程中能提高IFN α抗病毒能力 ,其机制似与调节T应答模式向Th1/Tc1应答转变有关。
李莹李文凡
关键词:肝炎乙型吲哚美辛干扰素-Α
药师干预对华法林抗凝治疗质量的影响
都丽萍李莹李玲玲保芸尤国皎任爽张波梅丹
Th应答模式在慢性HBV感染与治疗过程中的表现被引量:2
2003年
李莹李雷王青萍
关键词:肝炎慢性活动性辅助性T细胞干扰素-Α
慢性HBV感染过程中的Th应答模式被引量:6
2003年
Th细胞分为Th1和Th2亚群两类,分泌不同的细胞团子,在机体抵御外界侵袭的免疫过程中起不同作用,可通过多种方式检测它们的状态。HBV感染慢性化的多种因素如免疫耐受、HBV侵入PBMC等可能与体内Th应答模式改变有关。目前的多种乙肝治疗方式包括干扰素、细胞因子、病毒唑、吲哚美辛、DNA疫苗及佐剂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可能与它们具有调节Th应答模式的能力有关。现就Th应答模式在慢性HBV感染及治疗过程中的表现作一综述。
李莹李文凡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TH细胞干扰素细胞因子
乙型肝炎垂直传播及阻断措施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3
2006年
李莹李文凡
关键词:阻断措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新生儿
拉米夫定阻断慢性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21
2006年
李文凡姜瑞卫峥李莹
关键词:传播阻断母婴传播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孕妇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肝硬化HBV DNA水平、HBV基因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比较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HBV基因型差别。方法 对210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及2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HBV LC)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及HBV基因型进行分析,比较病毒学和基因型差异。结果 210例HCC患者和220例HBV LC患者HBV 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4.3%(177/210)、94.5%( 208/220);HBV DNA定量为(5.06±1.01) log10拷贝/ml和(5.36±1.13)log10拷贝/ml,HBV LC患者均高于HCC患者(P<0.01);HCC组和HBV LC组均以C基因型为主,两组B,C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 HCC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HBV LC患者。两组HBV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均以C基因型为多。
王娟华周敏李莹邓俊吴晓霞陈卫顾锡炳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肝肿瘤肝硬化
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活动性肝硬化患者57例,其中2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28例使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日,口服,治疗8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和肝功能、Child-Pugh积分、肝纤维化指标以及HBV DNA、e系统血清转换等。结果治疗8个月时,临床症状改善、HBV DNA阴转、肝功能改善,以及有无合并症的出现,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硬化,能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稳定病情,改善预后。
李文凡周彬王玉李莹姜瑞
关键词: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