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劲松

作品数:9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理学

主题

  • 5篇毒性
  • 3篇有机磷
  • 2篇定量结构活性...
  • 2篇毒性研究
  • 2篇有机磷化合物
  • 2篇磷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 2篇急性毒性
  • 1篇大型蚤
  • 1篇胆碱
  • 1篇定量构效关系
  • 1篇定量构效关系...
  • 1篇定量结构-活...
  • 1篇定量结构-活...
  • 1篇多氯代二苯并...
  • 1篇多氯酚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有机磷酸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作者

  • 9篇赵劲松
  • 7篇王连生
  • 6篇王晓栋
  • 2篇王海燕
  • 2篇王宇
  • 2篇戴朝霞
  • 2篇王斌
  • 1篇孔令仁
  • 1篇刘树深
  • 1篇于红霞
  • 1篇陈振翔
  • 1篇郁亚娟
  • 1篇陈江宁
  • 1篇刘晓华
  • 1篇孙成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部分有机磷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随着工业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化合物通过各种暴露途径最终释放到环境之中,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严重威胁生物物种和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对相关化合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污染物控制和风险削减措...
赵劲松
关键词:急性毒性BOOTSTRAP分子对接生态风险评价
文献传递
取代联苯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及联合毒性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测定了 18种取代联苯对大型蚤 (Daphniamagna) 2 4h的单一毒性 (2 4h EC50 )及其混合物联合毒性 .对单一毒性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QSAR)分析 ,建立了辛醇 水分配系数 (lgKow)模型 ,理论线性溶剂化能相关 (TLSER)模型及量子化学参数模型 ,表明量子化学参数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取代联苯的单一毒性 .混合物联合毒性研究表明 ,取代联苯的联合毒性机制为浓度相加效应 ,并且根据浓度相加预测了混合物半数抑制浓度 (EC50mix) ,预测值与实验值非常吻合 .
王斌赵劲松郁亚娟王晓栋王连生
关键词:联苯大型蚤定量结构活性相关联合毒性
多氯酚类化合物对离体培养细胞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正>多氯酚类化合物是生物杀虫剂,木材防腐剂,染料,除锈剂等产品的主要成分,在环境中分布广泛。这些物质含有抵制生物降解的结构或基团,能在环境中长期稳定存在,并经食物链作用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美国EPA和国...
刘晓华陈江宁于红霞赵劲松
关键词:多氯酚MTT法细胞毒性
文献传递
应用分子全息对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QSRR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基于分子全息技术, 研究了 135 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化合物(PCDFs)气相色谱保留指数(GC-RI)与分子全息结构之间的关系, 应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技术建立了分子全息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模型. 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LOO = 0.998, 非交叉验证系数 r2 = 0.998. 随机选出 100 种 PCDFs 化 2合物作为训练集, 其余作为测试集, 来验证分子全息 QSRR 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 采用最佳模型的建模条件对测试集进行 PLS 分析, qLOO 为 0.997, r2为 0.998. 用训练集数据所建立的 QSRR模型预测测 2试集中 PCDFs 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指数, 结果表明基于训练集所建立的 QSRR 模型可以对测试集中PCDFs 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很好的预测.
王海燕王晓栋赵劲松孙成王连生
关键词:QSRR分子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LSGCRI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及稳健性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应用理论线性溶剂化能关系(TLSER)模型研究了35种有机磷酸酯类(OP)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对家蝇急性毒性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可以指示毒性作用机理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在OP化合物与生物体的作用过程中,分子的极性是影响活性的最重要因素,表明OP化合物可能与生物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模型的系数、标准误差及相关系数均与Bootstrap估计接近,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赵劲松王宇王海燕王晓栋王连生
关键词:有机磷化合物定量结构-活性关系BOOTSTRAP方法酯类化合物有机磷酸稳健性
电拓扑状态预测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被引量:28
2006年
以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ETSI)有效表征35个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OP)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的变量选择与模型化(VSMP)方法建立OP化合物在3种不同固定相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与分子结构(ETSI)的定量相关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不同固定相上OP色谱保留的主要结构因素都是由7个ETSI描述子对应的子结构碎片,即:=CH2,≡C—,aaC—,=O,—O—,Cl和Br.其中子结构aaC—,=O和—O与OP化合物母体骨架密切相关,而=CH2,≡C—,—Cl和—Br反映支链或取代基的变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OP化合物在三个固定相上的定量结构-保留相关模型(QSRR)发现,各QSAR模型的估计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LOO检验相关系数在0.98以上,表明模型具有良好估计能力与稳定性.应用28个OP训练集样本构建的QSRR模型预测外部7个检验集RI结果表明训练集模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
王宇刘树深赵劲松王晓栋王连生
关键词:有机磷酸酯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建立了105种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发光菌、四膜虫、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QSAR模型.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主要是由2个过程引起,化合物首先穿透细胞膜,然后与机体发生反应.讨论了生物种的种间和种内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与生物的脂肪含量有关.化合物分成了3类,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和反应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比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毒性要高,反应型化合物毒性最高.
戴朝霞赵劲松陈振翔王连生
关键词: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水生生物
应用受体学说模型研究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致毒机理被引量:27
2004年
应用受体学说推出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QSAR)模型研究了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致毒机理 ,结果表明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主要致毒机理是化合物亲电中心与受体分子亲核活性中心发生反应 .并引入硝基数目和位置指示变量I,分析表明 ,苯环上硝基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别引起化合物的最低未占轨道能ELUMO的变化 ,即化合物亲电结合能的变化 。
王斌赵劲松王晓栋王连生
关键词:受体学说硝基苯致毒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模型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由于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通常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而表现出生物效应,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进行了35种双烷基苯基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OP)对家蝇(Musca nobulo L.)急性毒性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3D-QSAR)研究,探讨了OP与AChE的作用机理.与传统QSAR相比,CoMFA与CoMSIA,尤其是后二者的结合可以更全面、准确地揭示OP与AChE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OP的烷基取代基的碳链长度,苯环上的取代基的电负性对该类化合物对AChE的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而OP的疏水性对AChE的活性具有较小的影响.在有机磷化合物与AChE的作用过程中,空间与电性因素可能更加重要.
赵劲松王斌戴朝霞王晓栋孔令仁王连生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生物效应家蝇急性毒性疏水性杀虫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