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苗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贫血
  • 3篇淋巴细胞白血...
  • 3篇慢性
  • 3篇慢性淋巴细胞
  • 3篇慢性淋巴细胞...
  • 2篇髓系
  • 2篇突变
  • 2篇免疫
  • 2篇免疫表型
  • 2篇巨幼细胞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突变
  • 2篇骨髓
  • 2篇海拔
  • 2篇分子

机构

  • 10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10篇白海
  • 10篇何苗
  • 5篇韩燕霞
  • 4篇张姝婷
  • 3篇赵强
  • 2篇欧剑锋
  • 2篇吴涛
  • 1篇韩潇
  • 1篇陆井之
  • 1篇陈吉祥
  • 1篇张京
  • 1篇马海珍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贫血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CD55^+、CD59^+检测的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和CD55+、CD59+水平在各种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00例贫血患者,其中巨幼细胞贫血(MA)25例,缺铁性贫血(IDA)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5例,3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和CD55+、CD59+水平的变化,比较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3类贫血患者的CD3+、CD4+和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69.2±3.62)%、(38.7±3.56)%、(1.69±0.15)%],其中AA患者的CD4+/CD8+比值为0.94±0.5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CD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2.9±2.35)%,其中AA患者的CD8+为(34.5±2.4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A患者CD55+和CD59+表达正常,大约40%的IDA和34%的AA患者CD55+和CD59+表达异常。结论 3类贫血患者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异常,IDA患者可能是由缺铁引起。AA患者可能是由T细胞功能亢进和CD55+、CD59+表达异常引起的。
何苗乔静巧陈吉祥马海珍白海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贫血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对比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贫血(MA)、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细胞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80例MDS-RA、198例MA和100例AA的血常规、外周血细胞形态、骨髓涂片、骨髓病理活检及骨髓细胞铁染色的特点。结果:三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血片可见幼稚细胞及有核红细胞,骨髓内外铁不同程度的增加,MDS-RA骨髓中红系以中、晚幼红的巨幼变为主(61.3%),出现多核、核碎裂、毫周氏小体。MA骨髓中,红系各个阶段均增生,以早幼红、中幼红及晚幼红的巨幼变为主(95%)。AA骨髓中红系以炭核样红细胞增生为主。MDS-RA和MA粒系均表现出骨髓象病态造血,粒系表现为核浆发育失衡,出现巨晚幼、巨杆状核、细胞核肿胀、多分叶核、环状核,26.3%的MDSRA巨幼样变和畸形核比例明显低于MA(95%)。MDS-RA巨核系出现巨大血小板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MA巨核细胞体积增大,核质疏松,多呈分叶型,胞质内颗粒减少,并且能见到小巨核细胞,但未见到淋巴样的小巨核细胞。低增生的MDS-RA与AA骨髓病理活检涂片区别明显。结论:MDS-RA与MA、AA虽然细胞形态具有相似性,但又具有各自的不同特征。这些特征为这三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何苗赵强韩燕霞张姝婷陆井之白海
关键词:难治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
伴DEK-CAN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8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克隆增殖疾病,其发病与融合基因形成有关。其中,DEK-CAN融合基因是由于6 号染色体上的DEK基因与9 号染色体上的CAN (NUP214) 基因结合形成DEK-CAN 融合蛋白,也被称为DEK-NUP214 融合基因。急性髓系白血病中t(6;9) (p23;q34) DEK-CAN 阳性的患者临床上较为少见,成人AML患者中发生率为1%~5%[1]。该类型的AML复发早、预后差,被分为一个独立的临床亚型.
赵霄晨何苗白海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差
西北甘肃高海拔地区6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实验室结果及病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6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结果及病因,加深对该病的预防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7年6-12月收治的62例MA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80.6%的MA患者为中老年人,61.3%的MA患者饮食结构单一、欠规律,且MA患者多伴有消化系统疾病。结论西北甘肃高海拔地区农村人口居多、贫穷,长期以面食为主是造成维生素B_(12)和叶酸缺乏的主要原因。
何苗白海韩燕霞张姝婷张京赵强付丽华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高海拔地区
高海拔地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id leukemia,CLL)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高原地区26例CL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26例患者中CD5、CD19、CD22、CD20、CD23、HLA-DR、CD11c、CD10、κ轻链、λ轻链的阳性率分别是96.2%、92.3%、96.2%、96.2%、88.5%、92.3%、57.7%、15.4%、100%、100%,而CD34、CD38、FMC7以及T细胞相关抗原CD3、CD4、CD8检测呈阴性。结论:与典型的CLL免疫表型特征相比,CD22高阳性率,CD11c和CD10的伴随表达,以及κ轻链和λ轻链同时双阳性表达有可能是高海拔地区CLL的重要免疫表型特征。本研究可为高海拔地区CLL免疫表型分析提供参考和鉴别诊断依据。
乔静巧何苗欧剑锋吴涛白海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
新型小分子药物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以CD5^+CD19^+CD23^+的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结中的聚集为特征。在过去的20年里,CLL的治疗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sponses,CR)由最初的<5%提高到了现在的40%-50%。这一进步归因于联合化学免疫疗法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干的治疗,尤其近5年来一些新型药物的爆发式出现,给复发/难治患者和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案。本文主要针对已被批准或已用于临床治疗CLL的新型小分子药物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讨论的主要药物包括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brutinib),P13K抑制剂(idelalisib),Syk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
乔静巧何苗张姝婷白海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I3K抑制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相关基因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MDS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有表观遗传调节子突变(TET2、ASXL1、DNMT3A)、RNA剪接子突变(SF3B1、SRSF2、U2AF1、ZRSR2)、信号转导调节因子突变(NRAS、JAK2)和转录因子突变(RUNX1、TP53)等.已证实基因突变在MDS发病分子机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与某些临床表型、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深入研究MDS分子发病相关基因,对于明确MDS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何苗乔静巧吴涛白海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突变分子机制基因表达
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在髓系细胞形成和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是造血细胞中表达的转录因子,调控一系列转录因子的功能和表观遗传改变。在单核吞噬细胞祖细胞中,IRF8与富含嘌呤盒1(PU.1)联合促进末端增强子的形成,诱导单核细胞相关基因包括关键的下游Krüppel样因子4(KLF4)的表达,调节单核细胞的形成;IRF8还可以促进树突状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形成;IRF8通过抑制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活性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分化程序从而抑制中性粒细胞的产生。IRF8-/-单核吞噬细胞祖细胞不能分化成单核细胞、吞噬细胞,反而异常引起中性粒细胞产生。IRF8-/-小鼠及IRF8表达缺失或突变的人都会表现出免疫缺陷和类慢性粒细胞性疾病。本文主要概括IRF8在髓系细胞形成及在相关疾病中重要作用。
何苗乔静巧韩燕霞欧剑锋白海
不同冻存时间对CIK细胞免疫表型及杀伤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冻存时间对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免疫表型及其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6名健康患者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第0h加入IFN-γ,24h后加入IL-2、抗CD3单抗,每隔3天补充含CD3单抗、IL-2的新鲜培养液,培养15天进行冻存。复苏冻存1、2、3、4、5月的CIK细胞为实验组,以常规培养至15天的CIK细胞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IK细胞中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的百分比,CCK8法检测各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冻存1、2、3月的CIK细胞与对照相比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冻存4、5月的CIK细胞中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70.62±6.35)%、(14.36±4.28)%、(67.87±5.63)%、(12.61±6.21)%vs(84.23±5.20)%、(22.75±3.46)%],P<0.05。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在1、2、3月时与对照相比未见明显减弱(P>0.05),冻存4月、5月后的CIK细胞在各效靶比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减弱(P<0.05)。结论:冻存时间的长短对CIK细胞的免疫表型及杀伤活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且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CIK细胞的杀伤活性减弱。建议冻存CIK细胞的最佳时间为1、2和3月。
赵强豆兴芳何苗张姝婷韩燕霞韩潇白海
关键词:冻存免疫表型杀伤活性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OTCH1基因突变的研究
韩燕霞何苗白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